[新闻]【独家】极危植物“海米”拉警报!贡寮龙

楼主: NEDYA ( )   2022-11-16 09:34:14
【独家】极危植物“海米”拉警报!贡寮龙门沙滩清理工程恐重启,居民忧保育成效归零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77662/
上下游
记者 孙维扬
2022 年 11 月 14 日
新北贡寮的龙门沙滩上,生长著一种台湾极度濒危植物——海米,但沙滩却因被倾倒建筑
废弃物,而陷入清理与植物保育的两难。为了避免机具清理沙滩伤害到海米,龙门里居民
从2020年开始以人工捡拾废弃物,因此对海米保育产生深刻认同感,而植被保育也降低了
社区的扬尘困扰。
但最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工程委员会”)将再度讨论重启清理工程,居
民与保育专家都担忧,若是容许机具进场清理,不但会干扰海米生长,还可能影响沙滩上
其它珍稀植物,更破坏社区好不容易建立的保育共识。
居民与专家建议,应维持人工清理方式优先,若有工程也需要居民参与保育规划。工程委
员会则强调,会顾及海米的生存,避免使用大型机具清理沙滩。监察委员则回应会密切监
督工程执行单位,减少对环境与居民冲击。
https://reurl.cc/bGGzQy
生长在贡寮龙门沙滩的海米,在《红皮书》被列为“国家极危”植物。(照片提供/钟国
芳)
全球最南界的海米原生地,却堆置营建废弃物
海米(Carex kobomugi Ohwi)属于温带莎草科植物,以全球尺度来说并不稀有,台湾却
仅剩马祖与贡寮龙门沙滩上存有野外族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钟国
芳解释,海米在《2017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名录》(以下简称《红皮书》)列为“国家
极危”,属于最高保育等级,龙门沙滩的野外族群更是2015年才重新发现。
林业试验所(以下简称“林试所”)植物园组组长董景生表示,贡寮龙门沙滩为全球海米
最南界原生地,“它们可能具有耐热基因,在气候逐渐暖化的情形下相当重要,因此需要
好好保育”。
然而过去因填土工程管理疏失,2011年福隆贝悦饭店与台 2 线兴建工程把夹带砖头等建
筑废弃物的石英沙堆置于龙门沙滩。原本监察院于2020年请工程委员会主责,预计用大型
机具清除龙门沙滩的建筑废弃物,但却引发伤害海米的疑虑。因此观光局东北角国家风景
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东管处”)在同年6月召开会议,改请龙门里居民人工捡拾建筑废弃
物,并由林试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简称“特生中心”)等单位协助保育海米

https://reurl.cc/911Z2O
当年工程堆置于沙滩的土方,仍可见到建筑废弃物(摄影/孙维扬)
居民燃起保育热忱,海米成为社区荣耀
龙门里居民则是开始人工清理龙门沙滩后,才认识原本视同“杂草”的海米。里长吴世扬
笑说,居民只会辨认如滨防风等较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海米可能看过,但都不知道需要
保护”。经由专家和保育人士介绍,居民才了解龙门沙滩海米的独特之处。
“想着家门前的植物那么珍贵,就会有点荣耀”。吴世扬说明,居民认识海米后,都出现
积极保护海米的使命感。不仅例行性前往沙滩捡拾建筑废弃物,也会主动驱赶或通报任意
采摘植物与在沙滩开越野车的外来游客,让沙滩上的海米安稳生长。
长期投入贡寮生态保育的讲师林纹翠协助龙门里居民认识海米,也帮忙申请林务局的社区
林业计画,让居民借由上课了解、保护海米与列当、滨旋花等其他列于《红皮书》的滨海
植物。她认为,居民已经将海米保育深化到社区意识里,“他们还学习辨认外来种植物并
定期清除,以利维持海米生长空间”。
海米也对龙门里居民有所回馈。林纹翠说明,东北角沙滩容易因海风而扬尘,严重影响邻
近社区空气品质,但因居民保育海米而妥善维持沙滩植被,让扬尘侵害明显降低。另外,
居民也发展社区小旅游,带领游客认识与观察滨海植物,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感觉现在
是居民与海米共同维系龙门沙滩的生态与生活”。
https://reurl.cc/bGGz0v
龙门里居民除了巡逻,也会定期移除沙滩上外来种植物,维护海米等珍稀植物的生存空间
。(照片提供/林纹翠)
清理工程会议再起,居民与专家担忧海米再受威胁
生长趋向稳定的海米,生存却可能再受威胁。由于废弃物清理进度缓慢,工程委员会技术
术处长曾钧敏表示,工程委员会将于11月15日召集东管处、新北市政府、林试所、特生中
心等单位,前往龙门沙滩现地勘查,讨论建筑废弃物接续清理方式。她强调,工程前会划
设海米生长区,在区域内维持人工捡拾废弃物,其他区域则可能以机具过筛等方式进行。
然而龙门里居民得知消息,因清理方式可能为“重启机具清理”而胆战心惊。吴世扬担心
地表示,目前海米自然复育速度缓慢,现地沙滩上的数量仅约数十株,“如果受工程重新
开挖影响,再度消失了怎么办?”
林纹翠也认为,虽然龙门沙滩的海米族群有逐渐外扩迹象,但繁殖状况仍不佳,“滨海气
候变化大,海米本来就难以每年开花,种子萌芽机率更低”。她认为,若经过清理工程扰
动,可能导致沙滩上海米数量锐减,且无法评估何时族群能再恢复。
虽然工程委员会说会预先圈地,只针对无海米族群分布区域开挖,但钟国芳强调,“就地
保育不是只保护部分环境,剩下区域就能扰动,那对保育对象没有帮助”。他解释,物种
保育也着重邻近物种与环境维护,要保育海米,应该维持龙门乃至整个福隆沙滩稳定性,
避免工程影响临近环境。
林试所与特生中心虽有收取龙门沙滩海米的植株与种子,进行移地保育,不过繁殖速度也
相当缓慢。董景生说明,海米在北部繁殖情形较差,主要是于中部的特生中心保育,目前
无性繁殖状况稳定,但种子繁殖成功率亦不高,海米种子极少,也因为相关研究较少,短
期较难解决海米种子繁殖遇到的困境。
https://reurl.cc/6LLyWM
在龙门沙滩的海米,可能受到清理沙滩工程干扰再度受到危害。(摄影/孙维扬)
其它濒危植物不受保障,施工扬尘冲击生活品质
龙门沙滩若重启清理工程,不仅是海米,生长于沙滩上的其它珍稀植物生存同样面临威胁
。钟国芳解释,《红皮书》中等级为“国家濒危”的列当,或因人为采集而数量减少的滨
防风等植物,也生长在龙门沙滩上。因为这些植物比海米还不受重视,不会被圈地保护,
若进行清理工程,可能会被机具直接铲除。
“如果开挖沙滩,让植被消失而出现扬尘,对生态与居民都有冲击”,林纹翠表示,海米
与保安林的植株可能会被扬尘覆蓋而影响生长,沙尘进入社区也会劣化当地空气品质,影
响当地居民生活起居。
吴世扬说明,工程机具为了开挖可能频繁出入,衍生出交通安全跟噪音问题,在老年人居
多的龙门里更需要关注。更重要的是,破坏龙门沙滩的植被,也破坏了这些年来社区发展
跟居民保育动力,“好不容易建立的保育意识,没了滨海植物可能就是归零”。不仅从海
米保育衍生的在地旅游、净滩会中断,居民也难以再去沙滩接触珍贵植物,将使得保育共
识无以为继。
https://reurl.cc/EXX2OR
于龙门沙滩生长的滨防风族群,可能也会因清理工程而受到严重影响。(照片提供/林纹
翠)
https://reurl.cc/pZZmQb
于龙门沙滩生长的滨旋花,濒危等级“接近受胁”。(照片提供/钟国芳)
维持人工捡拾优先,居民请求积极参与清理监督
眼见龙门里居民的付出,钟国芳认为,龙门沙滩不适合重启大规模清理工程,“他们非常
符合社区自发性保育实例,人工捡拾对环境冲击又小,我认为是目前最好的沙滩清理方式
”。且海米至今仍未从《红皮书》移除,应该要以保育海米为重,而避免以工程清理沙滩

吴世扬也表示,居民希望维持人工捡拾,才能减小当地环境与生活冲击,“倾倒废弃物的
错误已经造成,我们怕工程清理会变成另一个破坏沙滩的错误”。若是清理工程非要进行
,他也期望居民能被明确列为参与者,在施工过程监督植物保育,随时可向工程单位表达
意见,维持良好沟通。
为保障当地植物生存,林纹翠建议,若要重起机具清理沙滩,需先妥善规划生态补偿措施
,“不仅是海米,列于《红皮书》上的植物都应受到保护”。工程单位先盘点沙滩上珍稀
植物,并协助社区另外设置复育地,工程结束后再将植物移回沙滩。另外施工期也应避开
植物结籽季节,才能维持植物采种与繁殖研究。
董景生也说,假设清理工程进行,林试所等保育单位会先协助明确界定敏感区域,会同时
考虑沙土流动等环境变化因子,避免清沙掏空沙滩地形而影响邻近海米生存。同时保育单
位也会留意其他珍稀植物,确保不会因清理工程而消失。
工程单位允诺仅用小型机具,监委强调需让民众参与
曾钧敏表示,考量工程对沙滩环境与海米的冲击,规划工程区域时,会在海米生长区域规
划缓冲带,以小型工程机具复合人工方式进行沙滩清理工程为主,同时提醒工程单位密切
留意施工对当地植物的影响。东管处管理课课长曾庆春则说明,之后定夺清理工程实际执
行方式,会与在地居民充分揭露与沟通,尽量减少工程冲击当地生态与生活。
监察委员赵永清强调,已经指派调查官跟工程委员会与东管处确认清理工程规划,并收到
两方承诺,将以维护海米生存、不使用大型机具而产生环境破坏的前提讨论清理工程,后
续亦会持续监督执行清理的相关单位。他也强调,这次会议和清理工程需有在地居民参与
,才能确保他们的意见被纳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