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或是新竹市很重要,那是其来有自的。
第一,一个最明显的原因,就是面子。
林智坚在爆发抄袭案以前(那时棒球场也还没启用),
不论是在政绩宣传或是施政满意度,绝对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尤其是选第二任市长时那个辗压对手的得票率,
在传统上蓝大于绿的北部真的是前所未见。
以这样的态势,民进党要拿下新竹市,
应该要是轻而易举,理所当然,
所以也找了一个前所未闻知名度并不高的沈慧虹出来选,
而不是在当地经营有色的某郑(不论如何,至少他有经营),
就可以知道民进党,不,或是说蔡英文的信心有多么大。
殊不知,爆出一连串的抄袭事件,跟棒球场的惨剧,
加上蔡英文跟党中央一开始面对这些事件的作法错得离谱,
导致新竹从稳稳上变得岌岌可危。
(其实当初只要有一个人认真看论文早点停损就好了)
新竹的态势不佳,一定会直接影响到桃园的态势,
甚至会间接的影响基隆,毕竟基隆真的没什么显而易见的政绩,
看到附近的绿营执政县市这么惨,选民可能就见风转舵了。
为了避免北台湾一次被翻盘,蔡英文跟民进党当然得发挥全力,
无论如何守住新竹,因为新竹输了,就是蔡英文跟民进党输了。
第二,是政治考量,避免大新竹发展过于迅速,
这样会让在野党很难重新取回政权。
大新竹之所以一直是个概念而没有具体成形,
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新竹县市长期是不同政党执政,
如果让同一个党,或者是理念近似、可以合作的党共同执政,
那新竹地区的发展绝对会比以前来得有声有色,
至少执政者间有机会就重要政策进行有意义的实质对话,
而不是隔空放话然后彼此批评对方,
看看之前吵的大新竹合并就知道了,
不同政党各怀鬼胎,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
第三,是利益考量。
其实新竹市的发展方向一直在转变,
看看为什么经国大桥要在千甲开个诡异的出口,
跟千甲站盖在什么鸟地方就知道了。
以前的执政者,是想要发展千甲那一块。
但换了执政者之后,
可以看到现在大兴土木或有公共建设的地方完全不同,
大概就可以推测到不同政党执政,
着重的发展方向会不一样,
而过去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可能也会因此大受影响。
最后,是执政难易度。
新竹,相对于其他地方,执政实在是容易许多。
以面积而言,比其他地方小(至于嘉义基隆真的本质较弱),
可以忽略很多像是交通之类难解的问题,
只要多盖些公共建设,多办些活动,
基本上就可以搞得有声有色,执政CP值很高。
加上有科学园区加市民持,市民平均薪资不错,
又有两所知名国立大学(好像还有一些私立的),
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人口外流或是少子化的问题,
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吸力的地方,
只要再多做一点加分项,市民就会觉得有感,
所以说新竹是全台除了有铁票仓的以外,
最容易透过施政来连续执政的地方,
抢下新竹,说白了,就是可以复制n个没有抄袭问题的林智坚,
然后用施政成绩慢慢进军全台各县市。
新竹市重不重要,当然重要,
因为拿下新竹,不但有面子,有利益,
还可以拿新竹来当作政治明星制造机,
但前提是真的不要抄袭论文被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