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这些理由 法官不判死…

楼主: MikaHakkinen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   2022-08-26 06:36:30
备注请放最后面 违者新闻文章删除
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记者署名:
记者温于德/台北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这些理由 法官不判死…
4.完整新闻内文:
杀人犯黄东明逃过死刑,死者家属失望,屏东地院认为黄男纵经假释出狱,已年逾8旬,
再犯风险低,无剥夺其生命而与社会永久隔离的必要。 (记者李立法摄)
2022/08/26 05:30
现今司法机关对于判决死刑愈加趋于保守,曾任司法官的律师吕俊杰盘点法院不判死的理
由包括“自首”、“精神障碍”、“未达两公约可处死程度”、“再犯可能性低”、“达
成和解”等,也会根据刑法五十七条规定,将“信教”或“在校操行良好”等纳入量刑考
量。
司法机关判死刑愈来愈保守
吕俊杰举例指出,二○二○年,王秉华与妻子在车上争吵后,随机杀害路边机车骑士,一
审认为王不构成自首,判王死刑;二审改为认定王符合“自首”,依此判无期徒刑。
精神障碍更是法官不判死的“大宗”理由,即使不少杀人案被告经鉴定,犯案时并未受疾
病影响,但多半仍获免死,小灯泡命案凶手就是典例;被告王男虽罹患思觉失调症,但检
方侦查认为他的犯罪行为没有受精病影响,法院审理时,最后是以“被告透过治疗或心理
辅导后,再犯可能性低”为由,判无期徒刑确定。
另有一名患思觉失调症的郑男,二○一九年在火车上不满车长查票发生口角,见铁路警察
前来处理,掏出尖刀刺警腹部致死,一审以郑患精神病为由判无罪,二审虽认定有罪,但
以“精神障碍”为由仅判刑十七年。
两公约也被广泛运用,男子李昆霖二○一六年对油漆行老板不满,前往油漆行骑楼纵火烧
死老板的两名长辈,被认定犯行未达两公约“情节最重大之罪”,获判无期徒刑。
男子曾智忠偕同犯案时还是女友的蔡京京绞杀蔡母弃尸,一、二审判曾男死刑,结果更一
审法官考量曾男在高中、大学时“在校操行良好”,从事军职期间记功、嘉奖十次,因此
改判无期徒刑,也引发不少争议。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536556
6.备注:
※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以天为单位),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水桶,请注意
※ 备注请勿张贴三日内新闻(包含连结、标题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