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有郭礼伯、王继春与章亚若的八卦吗

楼主: ostracize (bucolic)   2022-07-31 18:10:02
黄澎孝
因为蒋经国骗了我爸
所以我要为余杰新书:
《伪装的改革者-— 破解邓小平和蒋经国神话》写序
华文世界著作等身的余杰先生,日前又有大作出版,书名是“伪装的改革者-— 破解邓小
平和蒋经国神话”。因为出版者“八旗文化”总编辑富察,要我和王丹帮该书写序,所以
我有幸在该书出版之前就先读为快了。
坦白说,起先我颇感为难,因为我是“蒋经国学校”— 政战学校的子弟兵;而我爸更是
他的忠实粉丝。
民国29年,我爸在老家赣州听了蒋经国ㄧ席热情澎湃的演说后,他就抛弃了广州中山大学
的学业和他那富家公子的生活,毅然投考军校,抗战救国去了。
但是,当我爸走出了蒋经国营造的“新赣南”梦园后,迎向他的“救国之路”,却是一条
死荫的幽谷,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我爸是黄埔四分校17期的学生,他在广州入学后,四分校就开始播迁,先是迁到到广西桂
林,后来,又撤到了贵州独山。
他们迁校的过程完全靠徒步,“走”到贵州独山后,已过了三四个月。于是,就算完成了
“入伍”训练。
我爸他们都还来不及上军校的正式课程,就因为“昆仑关”战事吃紧,国军基层干部伤亡
殆尽,于是紧急调派我父亲那ㄧ期的“新生”,投入了战场。
父亲从不讳言,他最初面对战场断肢残躯的惊骇恐惧。但是,他说:想到蒋经国引述委员
长“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最后关头”的演说,他还是硬著
头皮,舍生忘死的,领着抓伕来的士兵向前冲!直到远征缅甸,在缅北重伤倒地为止。
若干、若干年后
当我读到蒋经国赣南时期的日记,赫然发现,正当我父亲在蒋经国感召下,为抗战救国,
而在一个又一个人间炼狱般的战场上厮杀时,蒋经国却正和一个名叫章亚若的妙龄寡妇热
恋厮混。
那段时间,蒋经国的日记对于抗战着墨不多,反而连篇累牍的都是对章亚若细腻缠绵的爱
语,哪怕是温存过后短暂的分离,也会让蒋经国心思恍惚,辗转难眠。
1942年3月,父亲当时所属的远征军200师,在缅甸中部的同古(又名:东圩)遭遇日本精
锐的陆军55师团攻击;而展开有名的“同古之役”。他们在师长戴安澜率领下,血战11日
,牺牲八百多人后,才突围至伊洛瓦底江畔。
但是,同一时间的蒋经国日记,记载的却是3月1日“喜获麟儿双子”的喜悦,以及他对章
亚若母子的万分挂念。
蒋经国几度以到重庆洽公为名,假公济私从赣州驱车到桂林探望章亚若母子。却全然看不
到他对“可怜伊洛瓦底江边骨”的关怀!
从当时的日记看来,最让他烦心的是,如何向他的委员长父亲报告他的外遇生子?以及他
想要和俄国糟糠之妻方良离婚,让“小三”章亚若成为名正言顺的“蒋夫人”
1942年5月16日,远征军第200师途径缅甸东北朗科地区时遭到伏击,导致我父亲第一次受
伤。但是,师长戴安澜却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拖到5月26日,终于伤重不治为国捐躯,
享年才38岁。
戴安澜后来虽然成为国共两党一致推崇的“革命烈士”。可如今,还知道戴安澜将军的已
经没几人了,当然更甭说我那负伤的上尉老爸。
然而,同年八月在桂林不明原因死亡,年仅29的章亚若,却因她和蒋经国的小三关系,而
广为人知,流传至今。
诡异的是,现已在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公开的蒋经国日记,其中1942年8月9日到
20日,这两个星期的日记被撕毁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一度让蒋经国迷恋不已,怜爱逾恒的《章亚若》这三个字,从此再也不
曾出现在蒋经国的日记中了。
到底 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是 发现了什么事情
会让蒋经国把章亚若死亡前后那15天的日记撕光而且,从此以后,绝口不提《章亚若》这
个女人呢
莫非“委员长”告诉了“蒋太子”
那位想当“蒋夫人2.0”的“小三”底细:
原来:这个曾让蒋经国神魂颠倒,暱称为“慧云”的章亚若,竟是黄埔ㄧ期“天子门生”
曾任江西警备司令的郭礼伯中将的小妾。因此,到底谁才是孩子的爹蒋经国能不怀疑吗
还不仅于此,早在蒋经国尚未回到中国的1935年,当时本名叫“章懋礼” 的章亚若,就
曾因与江西当年最高司法长官 —- 江西高等法院院长鲁师曾的暧昧关系,而导致她的原
配唐英江在旅社留下遗书后服毒自杀。
在那个非常保守的年代,妙龄少妇与高院院长的绯闻,经江西《民国日报》报导后,立刻
闹得满城风雨,甚至于,连司法行政部都特别立案进行调查。
还好“章懋礼”当时还劈腿了江西军阶最高的郭礼伯中将,因此,在郭礼伯的安排掩护下
,“章懋礼”改名为“章亚若”,躲藏到五百公里外的赣州。没想到竟因此而让这位曾经
惊世骇俗的丑闻女主角,得以劈上“第一公子”蒋经国。
事实上,换了任何男人是蒋经国的话,事后才得知,曾让自己神魂颠倒的清纯少妇,竟是
一个专门劈腿达官显贵的情场老司机那种尴尬、羞愤与怨恨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站在我的立场,我觉得最可怜的是我爸,他在蒋经国“感召”下了,奋不顾身的投
入抗战救国的行列,而饱受战火纹身。尤其可悲的是,他ㄧ辈子笼罩在“战场创伤症候群
”的梦魇中。但是,他却毕生从未质疑过蒋经国的道德情操。也从未觉悟到蒋经国言行不
一的虚伪面。
曾经是北大学霸的余杰,在饱览群藉,而又走出中国,来到西方自由民主世界后,让这位
天赋极高的文史达人,得以经历了一场由“入乎其内” 到“出乎其外”终至于“超乎其
上”的辩证思维爆破。
这让余杰不但想要把毛泽东和蒋介石拉下历史神坛。甚至于还要藉著近年来港台和西方所
公布的丰富史料,让世人看清邓小平和蒋经国,这两位由苏联共产党所培养出来的同门师
兄弟,所谓“改革者”的真伪面目。
当然,对于已经走上民主化30年的台湾而言,破除蒋经国神话,更是让台湾的民主,从伟
人神赐,落实到平民政治的最后一哩路。
我作为政战学校毕业的“蒋经国子弟兵”而言,蒋经国曾是我与我爸共同的偶像,但是,
我爸生前所未悉的蒋章婚外情,却让我开始意识到蒋经国有他“凡夫俗子”的一面。
正如同余杰那样,当我的好奇心在前苏联和台湾与美国所公开的史料中,得到满足之余,
也让我帮我爸和我自己,解开了更多蒋经国的真心与假面的重重谜团。
当然,我能够体会到蒋经国特殊的家庭背景、特殊的成长际遇、特殊的时代环境,让蒋经
国不可能处处都以本然面目示人。
但是,真正的蒋经国到底是何模样?
一位由苏联共党培养出来的政治人物,有可能成为台湾民主的改革者吗?
蒋经国与他的留苏同学邓小平,在他们各自掌握两岸政权后,行事作风上,特别是在他们
所主导的改革上,到底会有哪些异同?
经过一番挣扎思考后,我在余杰新书《伪装的改革者-— 破解邓小平和蒋经国神话》的序
言中,终于坦白道出:
“我总结蒋经国的一生功业,事实上正体现了一个标准的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他的字
典里没有民主,只有和中共同样的民主集中。”
换言之,蒋经国对台湾当然有所贡献,但是,他对台湾民主化的贡献,却是“被动”而又
“意外”的。
那是因为一场众所周知“意外”涉及他儿子的“江南命案”,迫使他不得不向美国承诺:
蒋家政权到他为止,并让台湾人李登辉接棒。从此开启了台湾往后这三十多年来的民主之
路。也让蒋经国的神话逐渐落幕。
https://www.facebook.com/yujie198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