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ohanLarson (Rent)》之铭言:
: 明明在欧美
: 行为主义的年代-1960年代
: 大家都只是看数字
: 发现只重视数据就会很危险
: 于是1970年代开始
: 很多文组领域
: 就觉得在价值为基础上理性才是真理
: 换句话说就是意识形态
: 但台湾似乎还是强调住中坜的李姓选民
: 为何台湾的思想还停留在1960年代
主要是因为台湾的共同体一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就直接过渡到了后现代
我的意思是
以前美国大众是没人在搞理性的
都搞经验主义与宗教意识形态的
因为以前的美国 是统一的单一民族熔炉
但现在 美国就开始搞理性了
因为现在美国人 除了白人 其他族裔愈来愈多
这时 以前美国的建国神话就不能用了
因为黑人没有参加五月花移民
所以美国需要新的叙事来凝聚全国
这就是一个从现代到后现代
建构到解构
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再回来台湾
台湾相对于美国 是没有phase I 的阶段
直接跳到 phase II 的
台湾共同体一开始就是分裂的
是台湾认同与中国认同的两群人 一起在台湾共事
而台湾认同与中国认同的冲突
是不可能有解的
这是零和的
所以 两批人为了能够在台湾岛上和谐生存
从一开始就是搞理性中立客观
所以台湾其实是根基不稳的
没有经过现代 就直接跳入后现代的
没有经过建构 就直接开始解构的
但你的直觉完全没错
这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基础是价值
价值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
比如我就是比较喜欢台女 胜过港女
这就是价值排序
台湾与香港对我而言内外有别
台湾是内 香港是外
台港有利益冲突
我会直接站在台湾这边 连演都不演
这就表示“我活在现代”
另外有一批人
每天理性中立客观
没有共同体的内外之分 活在云端世界里
他们会认为“台湾与香港完全平等”
这就表示“他们活在后现代”
现代与后现代的初级讲座
讲解完毕
其实大部分八卦板人 4%仔
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
后现代主义必定会导向虚无主义
为4%的人生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