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死亡+5创新高都没打疫苗!2人吃口服药莫

楼主: AMPHIBIA (amphibia)   2022-05-03 18:20:32
※ 引述《meiyouo (开洋荤)》之铭言:
: 三立
: 死亡+5创新高都没打疫苗!2人吃口服药莫纳皮拉韦仍死亡
: 记者黄仲丘/台北报导
: 本土疫情今(3)日新增2万3102例,首次单日突破2万例;病例数激增,死亡个案也突破疫
: 情新高,今日新增5例死亡个案,都是没有打疫苗的老人家,分别为4男1女,当中两人使
: 用默沙东口服药“莫纳皮拉韦”。
: 国内本土个案单日首破2万例;死亡个案也创新高,今日新增7例重症患者中,有5例重症
: 死亡个案。
: 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说,5位死亡个案均为70岁到90多岁的长者,都没有打
: 过疫苗,分别为4男1女,当中两人有使用默沙东口服药“莫纳皮拉韦”。罗一钧表示,默
: 沙东口服药“莫纳皮拉韦”轻症无症状,高风险使用,作为后续预防,多半是因为有使用
: 鼻胃管,与辉瑞药Paxlovid相比,可做悬浮液,供管灌民众使用,因此这些长者没有使用
: 辉瑞口服药。
: 患者分别为:
: 90多岁男,没有打过疫苗,为中风长期卧床者,因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使用莫纳皮拉
: 韦等药物。
: 80多岁女,没有打过疫苗,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长期卧床者,因新冠
: 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于加护病房使用呼吸器,病情恶化急救无效。
: 80多岁男,没有打过疫苗,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因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使用高流量
: 氧气鼻管,但未插管使用呼吸器,也有使用莫纳皮拉韦等药物。
: 70多岁男,没有打过疫苗,有神经系统疾病,染新冠肺炎也有癫痫,独居意识不清送医采
: 检确诊,在加护病房使用过呼吸器。
: 70多岁男,没有打过疫苗,有糖尿病,因新冠病毒感染,出现败血性休克、心肌梗塞,在
: 家中突然意识改变送医,急救无效,是在到院后采检确诊。
: 指挥中心统计,国内目前中症个案为258例,发生率0.21%;重症42人,发生率0.03%,
: 累计解隔73人。轻症或无症状者有12万4408人,发生率99.76%。
: https://pse.is/45sumc
很遗憾的,承如之前有人所预估的,死亡的高峰会比疫情爆发慢一段时间
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五个人不打疫苗的原因,因为每天门诊都是这些病人跟家属
这些所谓的确诊后的高风险病人,往往也是疫苗接种后,出现副作用的高风险病人
原本我也是站在鼓励接种的立场,花费许多时间跟病人/家属解释各学会的建议
但推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有家属来门诊来开立乙诊,要做行政相验之用
(因为不是在医院过逝,不能开死诊)
当然,这些老病人,就是所谓的“本来就有病”的人,而且还很多慢性病~
然而自从修法后,要认定是疫苗的副作用就困难很多了,要有强烈证据与相关性
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家,可想而知是非常困难的。
这其实是很吊诡的,大家都知道,俗话说: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因为民众是医疗弱势,所以绝大部份的医疗争议事件,都是要医疗方証明自己没有疏失
同样的道理,民众面对疫苗这种新的治疗,在医界没有多年使用经验的情况下,
要证明有没有关系,其实也相对困难~
要是老人家的家属之间有不同的意思,就更麻烦了,
如果决定不打疫苗最后确诊死掉,大家也许还会认为就倒楣遇到了,
或怪那个传给家人的、或一起怪那个造成台湾失守的人
但是如果某人说服大家让长辈打疫苗,结果打完疫苗出事了,
那这个家属大概可能会被其他家人嘴一辈子“都是○○○叫阿爸去打疫苗,我就说……”
这种“作为”而有遗憾,往往比“不作为”而有遗憾的压力更大
比如病人快不行了,大家同意不插管(不作为)比较容易,
但插管后要拔管(作为),大家就更难有共识了
所以后来我都直接讲:打有打的好处,但也有打的风险,不打有不打的风险
目前的证据到哪边,家人一起讨论好,如果有决定了,最后不论如何也不要怪任何人
真的没有共识,就让老人家自己决定,或看有信上帝还是太上老君的,去问一下也好
(根据经验,佛祖祂们比较不会被怪到)
临床上这些老人家的家属并不是不关心病人、所以不让老人打疫苗,而是有太多的担忧。
所以坦白说,许多台湾限制要打几剂疫苗才能○○○的,其实个人是不太赞成的
因为临床上真的有些人就不适合打疫苗,而目前也显示打疫苗并不代表就不会感染
或传染给别人
回到这些不幸过逝的重症患者身上,台湾还在指数增加的早期,死亡人数也还在个位数/天
但这些重症的病人,就算他们没有打疫苗,是否就没有减少他们变成重症的机会?
应该是值得指挥中心讨论的,现在不是2020年了,除了疫苗之外,也已经有治疗的药物
就算版上前面很多乡民指出的,药物不是等到变严重了,再来让主管机关恩准特许使用
台湾既然号称有足够的治疗药物,实际使用的量与流程,应该是很有讨论的空间
虽然药物不是万能,早期药物治疗可以减少90%的住院/死亡,但也不是100%
但早期治疗的效果,一定是比兵败如山倒再来使用,有效得多。
看新闻的叙述,这5个死亡的病人,只有2个人接受过专门的药物治疗,也都是可以讨论的
当然,当台湾如果像欧美有20-30%的人确诊时,原本会因为心脏病、中风、癌症过逝的
也会有许多同时也是确诊者,这些人即使给予抗病毒的药物,大概也无法救回一命
但机会总是在那里,药也进来台湾了,能多救一个人,也少一个家庭的遗憾~
(当然,如果是长期顾卧床顾到很累的……就另当别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