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感染Omicron多轻症没关系?研究:病好1-6

楼主: gyGirl   2022-04-18 17:40:39
1.媒体来源:
tvbs新闻医疗
2.记者署名:
丁彦伶 报导 2022/04/18 14:35
3.完整新闻标题:
感染Omicron多轻症没关系?研究:病好1-6个月后血栓、糖尿病...问题才开始
4.完整新闻内文:
新冠肺炎Omicron病毒“掌控传染大局”后,因为9成以上为轻病,让很多人放心许多,但是许多研究却发现:“可怕的在后头”。有研究指出,Omicron染疫痊愈后30天到数个月内,血栓风险开始增加。也有研究发现,染疫痊愈后半年到1年后,糖尿病风险升高40%,不要掉以轻心。
轻症患者血栓风险也增加3到7倍
根据刊登在英国医学期刊中,由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观察超过百万新冠肺炎染疫者痊愈后的研究中发现,显示染疫痊愈后30天到数个月后,康复者发生血栓的风险也上升。其中虽然重症者的血栓风险最高,可以高达33倍,但即使是轻症,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3倍、肺栓塞风险也增加7倍。甚至在统计中也发现,染疫一个月后,患者发生中风、心脏病和血栓相关疾病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有凝血危险者才能服用抗血栓药物
台南心脏科开业医师李聪明表示,针对这种血栓,阿斯司灵等抗血栓药物预防效果好,但是这类药物服用后发生出血性疾病的风险也很高,所以也要慎选适合服用预防用药的患者。台安医院心脏内科暨心导管室主任林谓文也提醒,没有凝血问题的民众不需要特别服用抗血栓的药物,否则反而有危险。
哪些人染疫后需要服用血栓预防药物?李聪明提醒,在染疫期间有心跳速度忽快忽慢、心悸等问题者,在染疫期间要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有问题要加做运动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有疑虑则要进行核子医学摄影,了解心脏是否有容易发生血栓的问题。如果有,就要在医师指示下,开始服用抗血栓的药物。
染疫后有肚痛、水肿、胸闷、头痛者小心
林谓文提醒,本身容易有血栓问题,例如心房颤动或相关心脏病,感染中或打疫苗前后,药物都不能停。染疫后如果有肚子痛、脚水肿、胸闷、头痛等不适症状,都要进行检查,看是否需要服用预防血栓的药物。
李聪明说,如果检查没有疾病,但是非常担心,建议可以服用预防血栓的健康食品,例如纳豆或红曲等有取得预防血栓健康食品认证的产品,但如果已经有服用抗血栓的治疗药物者,“绝对不要额外服用”任何有预防血栓的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
康复者发生糖尿病风险增40%
另外,也有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DZD)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即使只出现轻症,胰脏也可能受新冠病毒的破坏,使胰岛素
分泌功能异常、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倍增。美国分析18万名新冠肺炎患者研究报告也指出,康复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较未感染新冠肺炎者增加40%,该怎么办?
台安医院内分泌暨新陈代谢
科主任林毅欣表示,风险较高者以染疫前有三高的患者为主,建议有三高的民众染疫后要持续追踪检查各项健康指数。
三军总医院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科医师祝年丰指出,染疫后糖尿病风险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发炎反应,免疫风暴的细胞激素对胰岛细胞产生的破坏,二是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有增加免疫反应对胰岛细胞造成的影响。
康复后定期检查血糖
因为无法确知哪些人特别容易受影响,目前也没有任何治疗或药物可以预防染疫者的胰岛细胞免受破坏,林毅欣和祝年丰都建议染疫者痊愈后每个月到每半年检查一次,无法避免胰岛细胞被破坏,但可以从及早控制糖尿病做起,可以避免糖尿病进一步的破坏。
《健康2.0》提醒您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续加强疫情监测与边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状,请拨打1922专线或0800-001922,并依指示配戴口罩尽速就医,同时主动告知医师旅游史及接触史,以利及时诊断及通报。
◎ 图片来源/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咨询专家/李聪明医师‧林谓文医师‧林毅欣医师‧祝年丰医师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245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