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记者署名:
记者陈钰馥 台北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与习近平“中国梦”唱反调 分析:中国年轻人“躺平”主义盛行
4.完整新闻内文:
2022/02/14 10:25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政下,对岸致力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中国年轻世代
却反其道而行,“躺平”主义盛行。陆委会最新一季“大陆情势季报”指出,“躺平”主
义系对改革开放后“先富不富”体现,惟触动中共当局敏感神经,官方加强网络监管与封
杀相关“躺平”言论。
陆委会“大陆情势季报”分析,中国年轻人面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与就业压力,选择放弃
努力、降低物欲的“躺平”生活方式,触动中共当局敏感神经。近来“躺平”一词在中国
年轻世代蔚为风潮,迅速成为网络热搜关键词,强调“少工作、不买房、不买车、不购物
、不结婚、不生子”,这种用最低欲望过生活的心态,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但也被抨
击为是毒鸡汤。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年轻人选择“躺平”,不再对未来抱持希望,恰与习近平宣扬为民族
复兴事业、提升中国在世界影响力而艰苦奋斗的“中国梦”背道而驰,形成“人民躺平、
国家在做梦”的讽刺状态,对中共是一大警讯。
据了解,“躺平”会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最早可溯及2021年4月中国网络论坛“百度贴
吧”出现一则名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作者自述“在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通过
偶尔打零工和低消费来过生活,每月花销控制在人民币200块以内,虽然失业2年,还是过
得很开心。
日常就是家里躺、外面躺,像闲散的猫猫狗狗一样躺,‘躺平’才是宇宙间客观的唯一真
理。我选择‘躺平’,不再恐惧。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
文章贴出后,在中国掀起“躺平”风潮。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张安于现状、不消费、不合作
、非暴力,消极对抗社会加诸于人的各种要求,挣脱如结婚生子、升职买房等身心束缚,
并在抖音、微博等社群平台分享如何躺平日常。
另有学者指出,“躺平”系指人在面对压力时,无论其他人做出什么反应,自己内心都毫
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反抗,代表一种放弃努力的顺从心理。尽管“躺平”是一种生
活方式的选择,而非明显的政治行为,但依旧触动中共当局的敏感神经。
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一份监管通知,2021年5月,中共互联网监管机构命令网络平台
严控有关“躺平”话题,另一项指令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停止销售带有“躺平”标记的衣服
、手机外壳及其他商品有关的系列商品亦须全部下架。
一向习惯于要以“主旋律”压服一切异音的中共官媒,立即向“躺平主义”反攻,配合文
宣机器强烈抨击,谴责“躺平”是“一株意识形态上的毒草”,高呼“躺平可耻”,警告
不要“未富先躺”。
有学者表示,“躺平”可以理解,但需要超越,呼吁年轻人不要躺下,否则国家的未来靠
谁做。并认为随着社会富裕,逐渐形成“侥幸心态、懒惰、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恶习
,应加强培养学生勤奋态度和乐于劳动的美德与价值观,成为勤奋向上、有责任感及坚毅
精神等质素的新一代。
陆委会指出,“躺平主义”是中国年轻人对改革开放后“先富不富”情况的无奈体现。部
分中方学者坦言,中国就业环境竞争日益激烈,雇主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于劳
动者保障与回馈却无法跟上。
据举例,例如886(一周6天,朝8晚8)、996(一周6天,朝9晚9)、007(一周7天,0时
至0时24小时)等工时型态日益常见,“还被雇主吹捧为员工的福报”,因此当“若站不
起来,又不愿跪着,那就索性躺平”的论述出现,就引发很多90后、95后打工者的深切共
鸣,表达出一种想要反其道而行的愿望。
换言之,“躺平主义”透露民间对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资源分配不公、底层努力却得
不到相应回报等经济与社会现状的不满。另有评论认为,指责年轻人“躺平”就是堕落毫
无道理,因为真正堕落的是阶层固化、无法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而不是年轻人本身。
陆委会表示,面对中国结构性失业、低薪、劳动保障不足等艰困处境下,对中国社会反抗
的可能性被逐渐削弱,政治与社会改革希望日渐黯淡、社会陷入“内卷”(即为 Involut
ion,形容社会文化因重复劳作,发展迟缓)停滞成为共识,“躺平主义”是当今中国年
轻人对改革开放后“先富不富”情况的无奈体现,此系观察中国社会文化态度的重要趋势
变化之一。
陆委会提及,目前中共当局高举“共同富裕”大旗,用激烈手段整顿经济垄断,加强网络
监管与封杀相关“躺平”言论,借此消弭社会不满情绪,然而中方相关作法究竟能否有效
改善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打破社会阶级固化现状,使年轻世代对工作与未来重拾信心,
“躺平”文化对中国经社未来发展的可能冲击与影响,值予进一步观察。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reurl.cc/qOK1nE
中国,日本,韩国,香港年轻人的共识,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