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限缩民众检举的真相 (发钱)

楼主: louiswei1986 (CPdemon)   2021-11-15 23:39:53
我先说结论,台湾交通问题跟罚则关系不大。
无论违规多不该,罚则总有个上限,
取缔总不可能次次都抓得到,
当发现时间成本比罚则高的时候,
大多数人就会选择违规。
打个比方你每天送小孩上课,
假如该学校没有规划临时停车区,
你必须每天多花半小时找地方临停让他下车,
跟红线直接让他下车你选哪个?
台湾地狭人稠,交通从来都是个问题,
而要改善这个问题,只能从用路人的思考模式去改善,
而不是一昧地增加罚则增加取缔。
我讲个最简单的,弄了机车待转区,
请问有多少台停在待转区外面的机车?
这样的违规应不应该检举?
又你发现待转区满了应如何应对?不转了?
在狭小巷弄增设绿色人行道,
压到是不是要检举,那遇到龟速脚踏车,
四轮是否就乖乖跟在后面行驶?
这样不会导致后方更塞吗?
台湾很多时候的思考模式都是站在弱势思考,
行人优先、脚踏车优先,但优先的结果就是交通更不顺畅,
这时候警察只能装傻,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正常开,
而不是死守那规则双黄线不能跨越,绿色人行道不能压。
改善第一点,路边停车格24HR收费,全数采累进费率,
迫使车主租用长期车位,这样增加路边车位流动,
违停自然减少,也减少寻找车位而不停打转的车流;
第二点,全面检讨路权,部分狭巷设为汽车或机车专属,
或是改为全面步行区,减少交织造成的问题,
而不是一条路硬要画成好几条结果大家都卡在一起。
第三点,速限全面检讨,减少车辆滞留,
如车每天能缩减1/3通勤时间,路上就少1/3的车辆。
我想说的是人性始终是人性,反人性单用罚则是无效的,
而当你去了解使用需求从而满足需求,
像现在的货车临停格、家长接送区我认为都是良好的示范,
当有了合理的基础再去规范不合理的行为才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