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湾高端新冠疫苗:二期试验结果出炉,三

楼主: TBOC (花严)   2021-10-21 13:32:24
台湾高端新冠疫苗:二期试验结果出炉,三期为何仍沿用“免疫桥接”
吕嘉鸿 BBC中文网
台湾本土新冠疫苗“高端”(MVC )二期实验期中分析数据出炉,刊登在国际医学期刊《
刺胳针呼吸医学》(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也译作《柳叶刀-呼吸病学》),该
研究分析称,预期高端疫苗的保护力为80%至90%区间,再次在台湾引起讨论。
该论文运用了世卫组织(WHO)及其所属的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国际血清标
凖品,进行免疫生成性数据比对参照,同时借由澳洲学者科夫(D. Khoury Curve)及英
国牛津大学发表的牛津/阿斯利康疫苗(AZ)之保护力关联指标(CoP)推估出,这款疫苗
的保护力为8到9成区间。
该计划执行总主持人、台大医院感染科谢思民医师接受BBC中文采访称,除了保护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是全球首次依据世卫组织定出的中和效价标凖所做出的蛋白疫苗分
析。研究方法能让其他新冠疫苗在研究上有路径可循,加速各国研发蛋白质疫苗,协助贫
穷国家及地区获取新冠疫苗的速度。
不过,在台湾也有持续的批评声音认为,高端新冠疫苗没有如同BioNTech(台湾称BNT 或
复必泰)及莫德纳(Moderna)疫苗等做完传统的三期试验后才开放接种,导致民众及医
界对其仍有质疑。
试验结果
高端在今年初开始执行的扩大二期临牀试验规模约3800人。而此前的疫苗人体临牀试验第
二期大概只有300名的受试者,第3期才扩大到3000人的规模。有学者认为,此作法是为了
配合当时疫苗施打的急迫性。
因此,外界认为此次公布研究结果是回应过去对于高端疫苗保护力的质疑。但是,台湾舆
论对于高端新冠疫苗没有完成三期试验便开放接种的批评声一直都在。其中,对于使用“
免疫桥接”(immunobridging)技术在实验室比较“中和抗体量”,取代三期试验结果的
做法一直遭到质疑。
“中和抗体之几何平均效价”是指疫苗打进人体后产生的各种抗体中,真正具有降低病毒
感染率的抗体。台湾食药署公布的数据称,在高端疫苗组与AZ疫苗组进行比较后,高端中
和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大于标凖要求,因此得到了紧急使用权(EUA)。
但是,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感染科,王任贤医师过去便向台媒《康健杂志》说,中和抗体“
只是一种可能有关保护力的指标”。他认为,新冠疫苗保护力会随着大环境不同而有所变
动。
“例如接种者身在原始病毒株流行的环境、跟身在Delta变异株流行的环境,疫苗保护力
可能就有落差。因此疫苗真正的保护效果究竟如何,还是必须做大规模的第三期临牀试验
、以及监测在真实世界施打后的状况,才能证实。”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刘士任博士之前也向台媒称,如果欠缺三期
临牀数据,只比较中和抗体效价,这种方式令人担忧。
回应相关质疑,谢思民向BBC分析称,台湾确实无法如同辉瑞或莫德纳等疫苗,在本地进
行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期试验。
他解释说,除了台湾确诊数少的原因外,高端去年底在进入第二期试验的时候,彼时辉瑞
及莫德纳(Moderna)新冠疫苗业已通过紧急授权,因此若高端要在台湾进行有50%的受试
者要施打安慰剂,亦即安慰剂受试者在实验结束前,不能去接种新冠疫苗,却有染疫风险
,是违反医疗伦理法规。
换言之,全球新的新冠疫苗,在这些先驱型的疫苗(如莫德纳)上市接种后,若要进入三
期试验,基本上都不能再使用传统上这种征求50%的受试者接受安慰剂的实验。
“此外,像是我们新冠临牀治疗药物,其实很多都没有通过三期试验,有的甚至第一期才
刚过,但是病患已在病牀上喘了,我们为了救助病危者,有些药物是透过专案紧急授权个
案使用。治疗药物比起疫苗,更急着要用上去。”谢思民说。
根据世卫组织,疫苗保护力共有三种指标来判断,包含中和抗体效价(immunogenicity)
,效力(efficacy)以及效益(effectiveness)。但谢思民说,“这三种没有哪一种评
估方式是Gold Standard(黄金凖则),各有偏差。”他补充说,譬如AZ跟辉瑞在第三期
试验的“效力”保护性指标上有相当差异,但在大规模施打后,两者保护力没有明显差距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世卫组织逐渐建立以免疫桥接与中和抗体效价的标凖,作为新开发的
新冠疫苗评估凖则。
有评论称这已经逐渐成为新冠疫苗研发趋势。
此外,台湾有舆论认为,此次公布研究结果的价值之一,是肯定了蛋白质疫苗在对抗新冠
病毒上,同样有效。谢思民补充说,蛋白疫苗已经在人类施打数十年历史(譬如流感疫苗
)等,此次研究证明,蛋白疫苗一贯的好处,即“不良反应低”也获得确认,施打这款疫
苗后发烧者比例小于1%。
高端疫苗三期实验怎么做
高端三期试验是在拉丁美洲国家巴拉圭进行,已于七月获该国紧急授权,同样采取免疫桥
接设计并与牛津阿斯利康(AZ)新冠疫苗进行比对性实验。该试验没有安慰剂组,1千人
参与,预计今年第四季取得期中数据分析。
谢思民告诉BBC,选择巴拉圭的主因是该国疫情相对严重,而且人种与台湾不同,因此能
提供不同背景的医疗评估。
巴拉圭约有700万人口,至今新冠确诊数超过46万。
台湾疫苗推动协会荣誉理事长,台大医院医师李秉颖曾向BBC中文解释,作为“先驱”的
新冠疫苗(譬如辉瑞)已经做过3万人规模的保护力抗体实验,后面新研发的疫苗,只需
采免疫桥接方式与这些先驱疫苗做比较,不需要做几万人的三期或四期试验。
李秉颖医师说,像是现在市面上的许多HPV疫苗(又称子宫颈癌疫苗),从四价疫苗要变
九价的时候,美国FDA就使用免疫桥接。只要多出来的5种病毒抗体,不亚于原来4种的话
,就能上市。
根据台湾卫福部统计,截至10月18日,约有130万剂高端疫苗已经施打。全台Covid-19疫
苗第一剂接种人口涵盖率达63.5 %。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8979721
备注︰
WHO赞助哥伦比亚的四万人三期有没有违反医疗伦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