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鞋子怎么这么贵呀!

楼主: Lyeuiechang (誠誠小屁孩)   2021-09-07 16:37:50
※ 引述《HappyDiD (开心的动一动)》之铭言:
: 安安肥宅闷
: 最近想买双跑鞋
: 去nike跟adidas官网看了一下
: 怎么每双都四五千块起跳
: 难道穿上去就会变跑步高手吗?
刚好最近有点研究来认真回答一个好了,
首先是我不知道你是看到哪款跑鞋都 4000-5000 起跳,
如果是 Nike 则应该是看到 Next%、React Infinity Run、ZoomX Invincible Run,
或者是 Vomero,
如果是 Adidas 估计是看到 UltraBoost 和他的快乐变种伙伴,
不然就是看到 4D、X9000L4、Adios、Boston。
基本上我们一般在做跑鞋分类的时候,若以价格做区分会以 100 美元作为分界点,
以台币的价格来说大概是落在 3000-3500 之间,
以上者就是中阶高阶以及旗舰款的鞋款,以下则是中低阶或者叫做入门款。
最近观察了这两个品牌的价格产品布局大概一年之后,
发现其实 Adidas 在 Nike 同样性能表现下的鞋款售价会高出 500-1000 多台币,
非常奇怪,基本上可以认定是一种品牌价值的溢价,
比如同样是落在 3000 左右的 Nike Winflo 6 与 Addias Astrarun,
当初入手 Outlet 的价格分别是 1490 与 1495,
但是 Winflo 6 明显缓冲性能更好,除了很大方的前后 Zoom Air 气垫配置,
在鞋面编织材质也是使用工程布料而非只是单纯一张步贴上去。
Astrarun 虽然在足跟的部分配置了一块 Boost 中底,其余部分用 Bounce 拼接,
但是跑起来的感觉就是觉得很硬没有缓冲,但是又不能说那块 Boost 没有用,
只能说是有一点点感觉但是效果真的差强人意。
这个现象在现在两家的布局产品线上来说也有类似的状况,
Nike 在 3000 以下档位有 Revolution 5、 Downshifter 10,
主打买 Logo 送鞋子的主流大众族群,可以说是 Nike 鞋款销量的主要流向,
这几年似乎在涨价的过程中有下放一些自家的鞋面材质科技,
虽然几乎都是以 EVA 作为发泡中底,但是在鞋型上尽可能仿造那些 3000 以上的鞋款。
在 3000元档位一样有 Winflo 8 跟 Renew Run 供选择,
一个是 Flywire 加上 Zoom Air 另一个则是 Lunarlon 泡绵,
主打客群是预算吃紧的消费者,能够以较低价格入手他家的独家缓冲科技。
3500-4000元档位则有 Pegasus 38、 React Miler 2 与 Strcture 24,
主打主流消费族群,均衡且全面的鞋款。
4000-5000元档位则有 Vomero 16、React Infinity Run 2,
主打高阶消费族群,比前一个价位段更好的缓冲材质。
(不过 Vomero 这几年的定位一直不太明朗,有点尴尬。)
5000-7000元档位则是 Zoom Tempo Next% 与 ZoomX Invincible Run,
前者主打类竞赛日常训练鞋,把 Next% 一些元素(如: ZoomX)下放,
后者则是恢复跑与日常穿着,对标早期 Ultraboost X.0 目标客群,
也就是 Nike 目前旗下最软的鞋款。
7000元以上则基本上都是竞赛专用鞋款,Vaporfly Next% 与 Alphafly Next%,
为目前 Nike 跑鞋的金字塔顶端,碳纤维板与 ZoomX,
同时达成足够轻量、起步响应能力最大化、又提供一定的缓冲能力。
至于 Adidas 的部分,
在 3000元以下的档位款式相当丰富,有 GALAXAR、DURAMO SL,
以及 EQ21、RUN FALCON 2.0、FLUIDFLOW 2.0、REVOLUTION... 等等,
跟 Nike 一样这个价位段也是买 Logo 送鞋子,
不过相较于 Nike,Adidas 在这个价位段提供的选择可以说是多非常多,
中底材质有些会加入 CloudFoam 或者是 Bounce,基本上一定看不到 Boost。
3000-4000的价位段则就有些微妙了,
这部分是因为台湾爱迪达似乎只引进了少部分款式的跑鞋,
这部分鞋款主要有 Supernova、Climacool、Alphatorsion 2.0、AlphaBounce,
主打加入 Boost 缓冲材质,或者是 Bounce 材质,
不过像是国外的 SolarGlide 就没有引进,使得现在只有 Supernova 可以选择。
4000-5000的价位段则有 PureBoost 21、Adizero Adios 6、AlphaBoost、X9000L4
、EQT+、Adizero Boston 10,
Adizero 主打路跑竞速鞋款,是 Adidas 的入门路跑鞋款,
PureBoost 则一直是 Ultraboost 的简配版,主要差在鞋底不耐磨,
而且没有 Torsion 系统,稳定性较差。
5000-7000的价位段则是一票 Ultraboost 各种变形版本,
这边就是 Ultraboost 所以应该不用介绍,
这边很可惜 SolarBoost 也没有引进台湾,所以只有 Ultraboost 可以选择。
7000以上价位段则有 4D 系列与 Adizero Adios Pro,
4D 是目前可量产 3D 打印鞋身中底的款式,其缓冲的原理是打印框架后的孔洞,
给框架受到脚踩产生的形变的机械式缓冲结构,与传统发泡形式完全不同,
Adios Pro 则是目前 Adidas 旗下旗舰跑鞋,内置碳纤维板。
简单来说,同价位下跑鞋体验 Nike 会比 Adidas 划算很多,
在 Nike 2000 的鞋款,在 Adidas 要花 3000 才能买到类似的体验,
在 Nike 3500 的鞋款,在 Adidas 则要花 4500-5500以上才能买到类似的体验,
不过 Adidas 的外型真的好看很多,穿搭上也比较方便,
只能说买 Adidas 的鞋子可能有一大部分的钱都是花在了外型之上。
这边也补充一下,
其实 Adidas 之前的旗下品牌 Reebok 已经用上了与 Boost 一样的材质,
取名叫做 FloatRide , FloatRide Energy 脚感上会比 UltraBoost 稍硬,
也就更适合跑步,这个系列从 1-3代在国内外评价都非常高,
主要是 CP 值非常的高,不过 Reebok 鞋型我自己觉得没有 Adidas 潮,
价格的话自己去翻一下应该会吓一跳,毕竟是跟 Ultraboost 类似的中底。
以上。
楼主: Lyeuiechang (誠誠小屁孩)   2021-12-04 23:42:00
[新闻]有狼师一直戳女学森(.)(.)而被家长吉上法院...
作者: Xhocer (以前也很快樂)   2021-12-04 23:44:00
) (
作者: xj654m3 (卢鱼)   2021-12-04 23:46:00
( Y )
作者: Xhocer (以前也很快樂)   2021-12-04 23:48:00
\|/
作者: xj654m3 (卢鱼)   2021-12-05 00:47:00
(╮⊙▽⊙)ノ|||
楼主: Lyeuiechang (誠誠小屁孩)   2021-12-05 01:17:00
/|\╰╮o(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