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猜测生育率跟预期生产力可能也有正相关
爷奶那个年代生育率高是因为他们觉得多生几个,稍微大了点就可以帮忙种田,小学下了课回来帮忙捡稻,或是大小孩帮忙带小小孩,不用再额外花费托幼
再后来一点的经济起飞时代,很多妈妈一起在家里做家庭手工,一边顾小孩,小孩也帮忙做,等于省了托幼的费用也不会没收入,小孩也在帮忙赚钱,爸爸去外面上班,就这样也可以存到一间房子
再后来一点就是爸妈那个年代,也是育儿花费开始变得很高的时代,补习班盛行,但是一个爸爸在外面上班就算月薪三万也可以养活一家人兼买房,并且负担我们的补习费才艺费,可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为教育的支出砸下去了小孩未来就会是三师、电子新贵,说穿了就是预期儿女未来会带来高生产力
然后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已经不再是经济百花齐放的年代了,多数人也没有成为三师或是新贵,我们没有办法一个人养活全家或买房,但我们依然被预期要负担相当高的育儿支出(ex:一个月两万的幼稚园)月薪三万或月薪五万都不够用
也就是说,
小孩再也不能放学后一起回家种田
也不能放学后回家做手工
也不被预期未来高机率是创业家或是高收入份子
也不能预期他放学回家能不能帮忙照顾阿公阿嬷
所以小孩没有任何被预期生产力
想到的只有各种经济负担
加上种种已经被讲到烂掉的因素
自然而然造就了无法挽救的少子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