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民进党2016年执政后吧
所谓的觉青,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在太阳花学运时参与的青年
后来支持环保、反核、两性平权等的青年也算在内
后来随着2016年民进党执政
招牌最大的太阳花觉青重要性下降
觉青就开始被检讨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
引进新观念、挑战旧传统本来就没有这么容易
只是太阳花觉青的目的正好切中台湾的忧虑点
又获得在野党的支持
后来随着政权转移后
太阳花招牌卸了下来
才回到该有的样子
要社会接受新观念本来就不是一蹴可几的
部分觉青过于激进就很容易招来反感
而且新观念本来就不见得适用台湾
甚至不一定是正确的
旁观者清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任何情况
觉青往往是旁观者而已
他们可能是看得很清楚
但也有可能什么都不懂
而在网络上曝光度高的觉青
往往为了声量偏激夸大
给当局者非常大的麻烦
偏偏他们又是所谓的觉青代表
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负面名词
觉青也是有真材实料
确实为弱势发声与挑战既得利益者的
只是他们往往都不是被注目的那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