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很多哲学家是不是容易让人感到厌恶?

楼主: arrenwu (键盘的战鬼)   2020-12-13 03:20:36
※ 引述《ochitsuite (冷静点)》之铭言:
: 很多哲学家往往都喜欢用辩论的方式来探讨一件议题不管在真理规则上还是道德范畴上的
: 合理性
: 透过批判以及有条理的思考模式来与对方把道理“争论出来”
: 虽然辩论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对错问题,有的时候为了讨论出事情的合理性,按照
: 一贯的逻辑去纠出对方不合理之处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或许就科学研究的精神层面
: 而言应该算是个不错的讨论方式吧
: 但是就“情感”面而言,辩论往往会让彼此感到极度反感与厌恶,也会让人觉得很厌烦
: 辩论甚至会让彼此辩得没完没了无法跳脱出这个无限循环里,终究反而得不出任何合理的
: 结论
: 有时候在外人眼里,辩论就像是在“钻牛角尖”,永远都钻不出结果来,也不懂得去弹性
: 的处理一件事
: 甚至有人会误以为辩论是个“为反而反”的行为,但实际上辩论是用一连串强而有力的思
: 考逻辑和推断能力去跟对方反驳并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
: 由于很多哲学家都倾向以批判性思维来对某些议题进行长篇大论的辩论
: 那么是不是可以因此推测出很多哲学家其实就“情感”方面而言会因为常进行大篇幅的辩
: 论行为而被人所讨厌?
: 有没有大家对哲学家看法的八卦?
以你的标题来说:答案是 是
而且跟是不是哲学家关系不大
两个人在同一建议上有不同结论的时候,常常会进入言语交流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先从动机的不同定义两种交流模式
(1)讨论:为了找出致使两人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2)辩论:为了维护自己选定的立场
这两种模式,都会有质疑和解释的过程,但走向会差很多
最明显的是,目的是辩论的人,在发觉自己选定的立场看起来有矛盾的时候,
话会越讲越不清楚,然后让整个交流进入循环。
最常见的手段就是“人家问他A问题,他反丢一个B问题”
这种就很容易进入循环,所以奥勒冈辩论规则也禁止这种行为
而目的是讨论的人,会倾向让所有的叙述越清楚越好
什么钻牛角尖、弄不出结果来,这不是哲学家造成的,
而是有人他就是来辩论的,是来告诉你“他不是错的”,
所以会竭尽所能地针对其他人所有的疑问想出各种对抗方针
这种情况很常见的原因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承认自己讲错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作者: xxx60133 (这下糗了)   2020-12-13 03:22:00
涨知识
作者: andy1105 (..........)   2020-12-13 07:54:00
没人理你 这就是理性讨论的常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