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rik8866 (Eric)》之铭言:
: 如题啊
: 最近都去MOMO买发现大部分都比pchome便宜
: 搭配神卡每笔都至少95折
: 虽然有发展自己的物流
: 龙头是不是已经不保了?
: 还是早换人了?
: 有卦?
小弟弟我奈米电商
这两家吼,我们也是有玩过拉!
刚好M跟P的性质是最像的
但是吼 这几年下来 真的是活生生血淋淋
看到某P是如何在这个战场中
被弯道超车 然后几乎海放
大概五年前上一波的电商金物流革命
让某P站上小龙头,美好风光过
也因为靠那波革命称王,养成P家的物流偏执个性
24H不够!我还要拼12H或杀小6H
反正他们就是从血液里就坚信
物流时间是电商成功的王道
(据说这个信仰大到还不能跟老板顶嘴呢)
但电商岂止物流?
终归来说上网买的都不是真正的急需品
(今晚想吃火锅你不会现在上网下单)
价格、购物体验、客户关系、商品多元性,都非常重要
而P家就是败在过度执著物流
然后其他指标通通不及格
像是那个千禧年无名时代的网站style
网络都到5G了还是这个样子
某M跟某P其实在经营本质上非常相似
都是零售思维在经营,销量即收入并没有打造什么生态
(台湾的市场还是比较务实主义)
既然回到零售思维,除了拼实力也拼经验
某M从电视购物时代就建置非常好的非线下购物体系
非常成熟收益佳,收获一堆消费者以及培养购物专家
背后的务实经验可能真的是台湾男八万
有了底气,长年累积的经验让某M在挑战市场时更有弹性
页面、系统调整快,对新系统或比较新颖的行销方式接受度也高
(这是外部上能看到最明显的差别)
而真正让我感受到两家不同的在于他们家的业务
(做行销的都爱讲PM,假掰)
基本上某P来谈的,都是传声筒
没什么权限,不敢喊价也不敢喊量也不知变通
那个业务窗口谈了几年还是那个鸟样
而某M来谈的,就比较有王牌业务员的样子
想要压价会先喊一个你拒绝不了的量
而且是真的吃下来,钱压不下来就跟你谈大礼包
偶尔会跟某M谈些走量的合作来清库存
基本上他们的业务敢喊敢冲
强的那几个连公司的高阶都要敬他们三分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在某M会看到好价钱好套装
毕竟曾经主要服务的TA是三宝
购物体验等要求会比一般人还高
总而言之,M家超车是去年已超
今年只不过是海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