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netflix重温一下末代皇帝
看完去乱翻到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
写的也太好看了吧
他详细载明当时的背景 人物 事件经过 有条有理的
因为他最接近历史风暴核心 看了他的叙述好像身历其境
而且又是皇帝所以看过的资料和听到的资讯也多
连一些细节都有 包括说他老爸摄政王唯唯诺诺 讲话结八
只会说好好..好
说第一次见到慈禧的时候是个瘦脸且非常丑..等等
还叙述最后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 商讨要君主还共和的情景
太后问:“你们看是君主好还是共和好?”
大约有四五个人立刻应声道:“奴才都主张君主,没有主共和的道理。”接着别人也
表示了这个态度,这次奕劻和溥伦没参加,没有相反的意见。有人还说,求太后“圣断坚
持,勿为奕劻之流所惑”。太后叹气道:
“我何尝要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凯说的,革命党太厉害,咱没枪炮没军饷,打不了
这个仗。我说不能找外国人帮忙吗?他们说去问问。过了两天说问过了,外国人说摄政王
退位他们才帮忙。载沣你说是不是这样说的?”
溥伟忿忿地说:“摄政王不是已退位了吗?怎么外国人还不帮忙?这显然是奕劻欺君
罔上!”
那彦图接口道:“太后今后可别再听奕劻的啦!”
溥伟和载泽说:“乱党实不足惧,只要出军饷,就有忠臣去破贼杀敌。冯国璋说过,
发三个月的饷他就能把革命党打败。”
“内帑已经给袁世凯全要了去,我真没有钱了!”太后摇头叹气。
溥伟拿出日俄战争中日本帝后以首饰珠宝赏军的故事,劝清太后效法。善耆支持溥伟
的意见,说这是个好主意。隆裕说:“胜了固然好,要是败了,连优待条件不是也落不著
了吗?”
这时优待条件已经由民清双方代表议出来了。
“优待条件不过是骗人之谈,”溥伟说,“就和迎闯王不纳粮的话一样,那是欺民,
这是欺君。即使这条件是真的,以朝廷之尊而受臣民优待,岂不贻笑千古,贻笑列邦?”
说罢,他就地磕起头来。
“就是打仗,只有冯国璋一个也不行呀!”太后仍然没信心。溥伟就请求“太后和皇
上赏兵去报国”。善耆也说,有的是忠勇之士。太后转过头,问跪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载
涛:
“载涛你管陆军,你知道咱们的兵怎么样。”
“奴才练过兵,没打过仗,不知道。”载涛连忙磕头回答。
太后不做声了。停了一晌才说了一句:
“你们先下去吧。”
末了,善耆又向太后嘱咐一遍:“一会,袁世凯和国务大臣就觐见了,太后还要慎重
降旨。”
“我真怕见他们。”太后摇头叹气。……
在这次会议上,本来溥伟给太后想出了个应付国务大臣们的办法,就是把退位问题推
到遥遥无期的国会身上。可是国务大臣赵秉钧带来了袁世凯早准备好了的话:
“这个事儿叫大伙儿一讨论,有没有优待条件,可就说不准了!”
太后对于王公们主战的主意不肯考虑了。王公们曾千嘱咐万嘱咐不要把这件事和太监
说起,可是太后一回宫,早被袁世凯喂饱的总管太监小德张却先开了口:
“照奴才看,共和也罢,君主也罢,老主子全是一样。讲君主,老主子管的事不过是
用用宝。讲共和,太后也还是太后。不过这可得答应了那‘条件’。要是不应呵,革命党
打到了北京,那就全完啦!”
在御前会议上,发言主战的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据说我的二十几岁的六
叔是主战者之一,他主张来个化整为零,将王公封藩,分踞各地进行抵抗。这个主张根本
没人听。毓朗贝勒也出过主意,但叫人摸不清他到底主张什么。他说:
“要战,即效命疆场,责无旁贷。要和,也要早定大计。”
御前会议每次都无结果而散。这时,袁的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人突然从前线发来了要
求“清帝”退位的电报,接着,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死了。这样一来,在御前会议上连毓朗
那样两可的意见也没有了。主战最力的善耆、溥伟看到大势已去,离了北京,他们想学申
包胥哭秦庭,一个跑到德国人占领的青岛,一个到了日本人占领的旅顺。他们被留在那里
没让走。外国官员告诉他们,这时到他们国家去是不适宜的。问题很清楚,洋人已决定承
认袁世凯的政府了。
宣统三年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了我的退位诏。一部分王公跑进了东交
民巷,奕劻父子带着财宝和姨太太搬进了天津的外国租界。醇王在会议上一直一言不发,
颁布退位诏后,就回到家里抱孩子去了。袁世凯一边根据清皇太后的懿旨,组织了民国临
时共和政府,一边根据与南方革命党达成的协议,由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一变而为中华
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而我呢,则作为大总统的邻居,根据清室优待条件【四】开始了小朝
廷的生活。
简单说就是太后自知清廷早无实力可抗革命军
为了避免连优待条件都失去 想至少拿个保底
最后又被袁世凯操作一波只好颁布退位
虽然大家都知道历史结果
但从溥仪来叙述过程也是蛮有趣的呢
想不到这本这么好看 跟小说一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