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ack3023595 (我爱夏天)》之铭言:
: 联合报
: 记者李奕昕、戴永华、陈弘逸
: 警疲民怨 交通违规检举案暴增
: 民众检举交通违规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检举二七三万多件已逼近三年前一整年数字;
警
: 方统计发现,检举案超过半数是对交通安全影响不是很大的违规停车,有立委认为已出
现
: 检举浮滥、耗费警力状况,拟修法规范警方处理民众检举案要“先劝导再举发”,但一
提
: 出就遭骂翻。
: 智慧型手机、行车记录器普及,不少邻居互相检举违规停车,有人不满被开罚单而“疯
狂
: 检举”报复,还有行车纠纷后尾随对方检举违规,出现恶意检举、挟怨报复现象;警政
署
: 统计,去年有人一年检举一万五七八一件,平均每天要检举四十多件,登“检举达人”
排
: 行冠军。
: 三成是“无效检举”
: 警政署指出,近五年检举交通违规快速成长,二○一六年受理一五三万多件,去年已攀
升
: 至三九一万多件,今年更破纪录,上半年就有二七三万多件,基层员警逐件查证是否属
实
: 并将处理情形回复检举人,其中三成因检举资料不明确、检举时间逾期或重复检举成为
“
: 无效检举”。
: 检举违规项目最多是违规停车,去年二九九万七一八八件检举案有一五七万五九○七件
检
: 举违停,比率逾五成,其次是未依规定使用灯光及闯红灯,各占近一成。
: 官警:耗费无谓警力
: “民众检举闯红灯、蛇行、恶意逼车等易造成重大立即危害的违规可弥补警力不足,但
多
: 数检举的违停案件对增进交通安全意义不大,也造成无谓警力耗费。”官警说,违停牵
涉
: 车辆数及停车位“市场供需”,单靠执法无法解决,且深夜或未妨碍通行的违停对安全
影
: 响较小,建议民众检举项目应限缩在检举重大违规。
: 民众:检举人何心态
: 违停两度遭检举的屏东洪姓男子表示,住家外道路有人行道,他的车身只要露出人行道
一
: 点点就被检举,“检举人到底抱持何种心态”?他说,违规遭警方拦查,还有澄清说明
空
: 间,警方会依违规情节及行政裁量权决定劝导或开罚,就算警方迳行举发也会透过专业
仪
: 器采证,但许多民众只凭手机拍照就举发,争议颇大。
: “先劝导再举发”挨批
: 立委陈欧珀日前提案连署修改“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七条之一条文,希望警方确
定
: 民众举发事件属实时要先劝导,再犯同一违规行为再举发,获十九名立委连署支持,但
一
: 提出就被人骂翻,质疑助长违规。
: 陈欧珀表示,此提案并不是鼓励大家要检举或不检举,只是有些人恶意在同一地点检举
轻
: 微违规造成警力负荷,因此才希望透过修法来避免恶意“检举魔人”造成警力负担,也
希
: 望让民众轻微违规有劝导改善机会。他说目前未撤案,也尚未送进交通委员会讨论,想
多
: 听各界声音再决定。
: https://udn.com/news/story/10701/4787185
: 最近怎么很多这种检讨检举人新闻 想透过媒体带风向?
: 根本原因就是警察执法怠惰、或者首长想讨好人民要求警察只劝导
: 才会造成大家心存侥幸
: 违规开罚有没有效?绝对是有效的
: 我也曾经违规临停红线想买东西,遇到警察来劝导,之后还是不当一回事,
: 但有次被开罚单就学乖了,下次就乖乖找车位,再走路去买。
: 文中有警官说只靠执法没用,原因在停车位
: 这点想吐槽,其实真正原因就是很多人“心存侥幸、贪图方便”
: 很多时候附近就有停车位,只要走3~5分钟就可以
: 甚至停车位就在前面,也懒得先停好车再来买东西
: 如果直接开罚就能让违规者了解违规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建议所有检举项目皆需负担处理费10元,因公共资源有限,考虑比例原则,微罪检举的成
本可多一个来源。而对检举人来说,因要付出金钱成本,自我就会过滤此种违规项目是否
值得,若以可改善社会优良风气,或者此检举可解决自己困扰,我想这还蛮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