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THE REPORTER
2.记者署名:
蔡百蕙
3.完整新闻标题:
“绿色”超前部署之2
欧洲扩大自行车道、补贴购车抗污防疫,台湾电动化政策却刹车
4.完整新闻内文:
欧洲各国在解封后,纷纷鼓励市民以零碳的自行车取代其他交通工具。(摄影/REUTERS/A
nnegret Hilse/达志影像)
https://i.imgur.com/l2eqlKO.jpg
未能即时反应而导致疫情严重的欧洲各国,在陆续解封后却展现了宏观的超前部署视野,英
法义等国家纷纷扩大自行车道与购车补贴,鼓励市民们以零碳的自行车,回归封城前的日常
。
反观台湾,却是燃油汽机车销售量逆势成长,大笔预算用于补贴化石燃料运具。疫情进入振
兴阶段之际,台湾能从欧洲各国措施看到哪些他山之石?交通学者又有哪些具体建议?
“我不想跟一堆人挤地铁,戴口罩还是无法安心,所以决定骑车通勤了,”英国国民健保署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经理、37岁的玛卡娜(Urvi Makwana)接受《报导者》
连线访问时说。
玛卡娜住在南伦敦,在封城前是标准的地铁族,封城后担心搭地铁被感染,于是在解封前夕
决定改以脚踏车代步,只不过,“现在脚踏车太难买到了!我家附近的自行车行全卖光了,
找到另一家还大排长龙。”她索性走路3小时,到住在西伦敦的姊姊家牵一台旧自行车先凑
和著用。
练身体、降空污,疫后欧洲力推自行车代步
兼具低污染以及可维持社交距离的两大优势,自行车意外地成了欧洲解封后当红的代步工具
,从伦敦、巴黎、柏林到米兰等,各大城市纷纷扩建自行车道,也祭出购车、换车、甚至学
车补助等手段,鼓励市民以自行车出行。
英国用20亿改建车道,估可省170亿NHS支出
疫情严重、连首相强森(Boris Johnson)都曾染疫的英国,政府已大手笔宣布将陆续投入
共20亿英镑(约新台币750亿元)的预算重新分配道路空间,扩大自行车道与公共汽车专用道路
,并且加宽人行道。
原本每日正常运量达500万人次的伦敦地铁,疫情后相较去年同期,运量下滑了超过90%,
坚定的地铁和公共汽车族很容易一个人就轻易包车,这在过去几乎难以想像。为了避免群众感染
,自行车就成了重要的防疫替代方案。
为了鼓励民众以自行车代步的基础投资,乍看之下花费庞大,但英国政府初估后发现,当城
市居民每天多骑自行车、多走路,由于人民健康程度提升,政府反而可以在接下来20年省下
约170亿英镑(约新台币6,310亿元)的NHS支出。
封城期间空品改善,义、法以补助鼓励民众骑自行车
而欧洲第一个进行封城的意大利,在2个多月漫长的封城期之后,从米兰市开始,率先宣布
将在市中心周遭扩增35公里的自行车道。意大利政府还提出1亿2千万欧元(约新台币41亿元
)的购车补助,补贴民众购买新车的7成费用,上限为500欧元(约新台币1.7万元),堪称
全欧最大方的自行车补贴。
同样积极推动自行车代步的还有法国。欧盟境内最大城的巴黎市,人口上千万,冬季空气品
质并不好,雾霾大的时候甚至看不见艾菲尔铁塔。然而,在封城的2个月内,巴黎市明显观
察到空气品质的改善,空污平均骤降了20~35%,主要街道的空污减幅则高达50%。
为因应解封后的人潮回归,巴黎市在解封前夕大量设置了临时的自行车道,并一路扩建至巴
黎市郊。左派的市长伊达戈(Anne Hidalgo)更宣布,如果成效良好,市中心的临时自行车
道将变更为永久车道,短期的目标是将目前3%以自行车通勤的人口,在2024年前增加3倍、
达到9%。
此外,法国全国将投入2,200万欧元(约新台币7.5亿元)的预算鼓励使用自行车,添购新车
有补助,连修车也有50欧元(约新台币1,700元)补贴。法国生态与团结转型部长柏纳(Él
isabeth Borne)表示,根据统计,全法国有6成的出行属于5公里以内的短程移动,这些都
有以自行车取代的潜力,能够大幅改善空污。
欧美超前部署低碳交通,台湾发展背道而驰?
台湾并未在绿色交通政策上超前部署,纾困补贴仍集中于化石燃料运具。(摄影/余志伟)
https://i.imgur.com/RBqRIDK.jpg
因应疫情而起的自行车风潮并不限于欧洲。美国的费城、丹佛,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以及澳
洲雪梨、墨尔本等各大城市,也都纷纷扩建市内的自行车基础建设,自行车甚至在澳洲热卖
到取代了卫生纸,成了新缺货商品。
对比各大国际城市的自行车政策超前部署,将疫情冲击当作绿化都市交通的契机,大众运输
同样明显受到疫情冲击的台湾,似乎还未能掌握推动替代性低碳交通的机会,迄今仅集中纾
困补贴化石燃料运具。
油价下滑、政策改变,燃油汽机车逆势成长
先看北高二市的捷运运量影响。今年(2020)大台北的捷运运量2月起明显下滑,比1月减少
了8.8%;对比去年同期,3、4月更分别骤减20%和28.7%。
平时从台北市象山站搭捷运到新北市新店上班的34岁上班族Coinky,就因为担心搭捷运的感
染风险,2月起改为开车上班,“搭捷运虽然比较方便,但家里长辈会担心,而且开车还可
以省口罩,”于是通勤工具迄今改以汽车为主。
高雄捷运受到的冲击更大,今年2、3、4月的运量比起去年同期,分别下滑达39%、40.6%
和50.5%,4月甚至出现单日运量只有9万人次的最低纪录。
同时间,全台的机车销售量逆势上升。燃油机车销售量在2月比去年同期成长达30%,3月也
成长了7%,然而,电动机车的销售量却呈现下滑,今年第一季的电动机车销售较去年减少
达15%。环保团体认为,这和油价暴跌以及电动车新车购车补贴取消有关,多重因素都让燃
油机车的优势扩大。
除了燃油机车,燃油汽车也热卖。至6月30日为止,在世界各国汽车销量受疫情影响大跌的
情况下,全台汽车销售数据却显示,甚至比起2019年上半年,还出现了1.4%的微幅成长。
如果此项趋势不变,疫情完全解封后,台湾回归的将是废气更多的都市环境?
学者:捷运定期票应趁机降价、吸引机车族
关于疫情和缓后的永续交通策略,台大先进公共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张学孔接受《报导者》访
问时指出,交通部迄今的纾困补贴有其必要,但下一步的振兴作为亦至为重要,“在后疫情
时代的交通系统,就是要更永续、更安全。”
怎么做?张学孔指出,参考《巴黎协议》的内容,国际上对于因应气候变迁的绿色运输,大
多有三种策略:avoid、shift、improve(避免、移转、改善)。第一个avoid就是避免出行
,不单指用视讯会议等远距方式,而是透过都市计画,在大众运输场站周边就有良好的生活
机能,让大家用步行就能完成旅次,真的有需要就用公共运输。这是最上位的策略。
在后疫情的情境中,当大众对搭乘公共运输有疑虑,张学孔特别强调shift(移转)的重要
性。“在台湾,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因为公共运输受到感染,”正因为台湾公共运输的防疫成
效良好,因此,在后疫情时期,鼓励人民使用公共运输更显重要,“例如把台北捷运吃到饱
的1,280元套票降到888元,现在讲这个绝对是吻合时事。”
张学孔说明,捷运套票的目的不应是让现有使用者受惠,而是在吸引非公共运输使用者,但
实施2年以来,“使用的95%都是现有的使用者。”而根据他的研究,把摩托车使用的时间、
停车和折旧等成本加总计算下来,台北市的机车族平均每天只需要花费1美元,因此只要捷
运套票超过30美元(约新台币900元),“机车族会不会来用(捷运)?当然不会。”他认
为当捷运票价比机车平均花费低时,机车族才有改搭捷运的诱因。
运量之外,安全、污染等外部效益也应纳入政策考量
在环境永续的考量之外,张学孔也特别强调安全因素的重要性。近年来,每年有近30万起的
车祸事故,造成约1,500人死亡。
“888元套票不只运量的增加,如果机车使用者移转十分之一(到捷运),小汽车使用者也
移转十分之一,增加的旅次是80万到100万,”张学孔表示,捷运套票降价不能只看差价的
补贴,“更重要的是移转带来的环境变化、能源消耗降低、污染减少和交通安全提升等这些
外部效益。”
至于欧洲流行的自行车风潮,张学孔则强调,永续交通的多元性,是要环绕着“avoid、shi
ft、improve”研拟振兴方案,公共自行车带动的是使用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刺激政府重新
思考基础建设和道路设施配置,“我用欧盟的公式去算,台北市政府对公共自行车只投资6
亿,但一年的健康效益是1.25亿,”他并指出,台北市之外,有的中南部市镇例如屏东潮州
,公共自行车搭配客运也可以发挥很好的功能。
从纾困到振兴,台湾交通与永续安全的距离
关于鼓励行为改变,地球公民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中岳以高雄市在2017年推动的政策为例指出
,当时在冬季空污期,连续3个月实施市内公共汽车、客运、轻轨以及捷运的上下班时段,使用
电子票证全部免费搭乘;要鼓励使用大众运输,甚至是从骑机车改成搭捷运,“这种补贴政
策就是应该在这种需要的时候推,从环境的观点出发,交通部门可以做的其实是这些事情。
”
但他也坦承,在各种交通减碳的做法上,最大的困难就是调整人的习惯,“要人从骑机车变
成搭捷运,这件事很难,可是从骑燃油机车变成骑电动机车,会比较容易。”因此他认为,
从务实角度思考,运具电动化也相当重要。这也是张学孔强调的永续交通最后一个策略“im
prove”:非用个人运具不可时,就使用新能源运具。
2019年,电动车政策“急转弯”
针对运具电动化,2017年赖清德担任行政院长时,曾提出阶段性电动化目标,宣布在2030年
公务车辆及公共汽车全面电动化;2035年则是新售机车全面电动化(禁售燃油机车);到2040年
就是汽车全面电动化(禁售燃油汽车)。
但这项运具电动化的政策,却在燃油机车业者大力反弹之后,于2019年被行政院长苏贞昌撤
销。今年起,环保署更停止补助新购电动机车,反而利用空污基金补助民众汰换七期燃油机
车。
“燃油机车业者来抗议,他(苏贞昌)就说要油电并行,完全没有环境思维!”蔡中岳不敢
置信地说道,“2035年禁售燃油机车是躁进政策吗?还有15年耶,一点都不躁进,很慢。”
对比全球最大的机车市场印度,13多亿人口拥有近2亿辆机车,每年还可卖出约2千万辆的机
车,印度政府去年却宣布将于2025年4月起全面禁售燃油机车,加速对抗空污,等于在5年内
机车即将全面电动化。蔡中岳问:“(印度)那个躁不躁进?他们现在电动机车的市占率还
只有1%。”对于台湾对全面电动化踩刹车,他直叹可惜。
根据环保署统计,台湾境内的碳排和细悬浮微粒PM2.5,分别有高达13.6%和27.5%正是来
自交通部门,包括汽车、机车和卡车等各种燃油运具。
如果再对照台湾2015年《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制订的长期目标,“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
应降为2005年排放量50%以下”,以及自明年起的第二阶段目标,执行期程从2021年至2025
年,“温室气体排放应较2005年减少10%”,台大风险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赵
家纬曾计算,若运输部门要达成第二阶段减碳目标,且不同运具按碳排比例分摊减碳责任,
2025年前全台必须有500万辆以上的电动机车。
依照赵家纬的估算,以台湾目前不到100万台的电动机车来看,光是第二阶段的温室气体减
量目标,全台至少还有400多万台机车必须汰换为电动机车。
政府补贴化石燃料运具,然后呢?
然而,对比欧洲解封后的绿色交通潮流,台湾迄今提出的交通运输纾困方案,却都是针对化
石燃料运具的补助,遑论鼓励电动运具或自行车代步。
交通部提出98.3亿的交通运输纾困计画,将用于:补助游览车客运业、小客车租赁业、小货
车租赁业、汽车货运业、汽车路线货运业及汽车货柜货运业之营业车辆109年度应纳汽车燃
料使用费50%;补助游览车客运业、小客车租赁业2010年牌照税之50%;出租车客运业营业
车辆油料补贴;游览车、出租车驾驶薪资补贴;协助游览车客运业、小客车租赁业、出租车
客运业融资贷款及利息补贴;促进公路运输业从业人员发展,运用减班休息时段进行专业职
能训练课程。
总结上述补助重点,“不要说什么汰换电动车,对于纾困的想像就是发钱,没有人去挑战。
”蔡中岳感慨地说道,要让产业升级、运具汰换 ,难道不能趁这时候一起进场?
以提供出租车司机的纾困方案为例,一个月1万元的薪资补贴,连续给3个月,再加上6个月
的油料补贴和职训课程补助,全部申请可领到6万元。
“也不是不能给,而是要附加什么样的条件?”蔡中岳指出,针对交通运具的电动化,政府
应该思考如何让司机得到诱因,在这个时刻升级为油电混合车,这样就可以同时达到纾困及
转型的双重目标。
各国民情与条件不同,欧洲各国在解封后的扩大自行车政策,台湾的距离或许还很遥远,但
在鼓励搭乘大众运输、交通运具电动化等面向,台湾现在就可以努力迎头赶上。疫情和缓之
际,也是台湾超前部署迈向永续交通的契机。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green-recovery-experience-europe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