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医疗现场29年第一手观察 蔡壁如:健保署

楼主: sandwalk (sandwalker)   2020-06-13 19:24:15
1.媒体来源: 信传媒
2.记者署名: 杨涵之
3.完整新闻标题:
医材风暴》医疗现场29年第一手观察 蔡壁如:健保署有四件事没说清楚才会引发大风波
4.完整新闻内文:
傍晚6点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民众党立委蔡壁如位于立法院中兴大楼的办公室仍然人来人
往,这几天来找她的陈情的有民众、有医界、也有健保署官员,他们都是为了这几天的
争议话题“自付差额医材将订定上限”而来。
健保署日前公告民众“自付差额医材”将订定上限,预计8月上路,此消息一出引起医生
群组全面反弹,甚至出现了医生、健保署、看病民众三方各说各话的局面,反而是受影
响最大的大型医疗院所静悄悄都没声音。
[1;33m医材事件考验医院、医师、病人三者间信任关系
现在健保署说,会在这时端出调整医材上限政策,主要是因为医材自费引发的乱象,接
到民众的投诉及反应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健保署不得不处理的地步了。但医生们担心是,
这个政策一实施下去,未来较新、较好的医材的会退出台湾,更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
币”的状况,最终受害的会是民众。
不过也有人认为,医院、医生是“自付差额医材订定上限”的利害直接关系人,是不是
能有更客观的声音来向民众说明,到底这个政策应该怎么调整,才能真正保护到民众就
医的权利,这时曾经在台大医院临床第一线担任护理师长达29年,看尽大医院里头形形
色色光怪陆离医病现象的蔡壁如,应该是目前立法院中最有资格针对这个议题发表意见
的立法委员之一。
[1;33m最有资格针对医疗事件发表意见的立委
“他们写的这一大堆法条文字,不只民众看不懂,连他们自己都没办法讲清楚”,蔡壁
如直呼,其实政策争议不大,但是健保署的说明大家根本听不懂,现在脸书上讯息纷乱,
整个政策更加说不清楚。“虽然医界确实有人不满,但说成强力反弹,恐怕是夸大其词。
”蔡壁如说。
由于医界在社群媒体上声量很大,一般民众看到医生反弹的这么厉害,都以为是健保署
这个规定下来,未来自费医材就会被订下价格天花版,网红们更以“国产车”、“进口
车”来比喻,砲轰健保署为何要规定“奔驰车”跟“裕隆车”只能“一口价”,这时蔡
壁如翻著桌上厚厚一叠健保署相关法令跟《信传媒》记者解释,一时间仿佛蔡教授上身。
蔡壁如认为,就这件事情来说,健保署有四个地方没有讲清楚,才会引起轩然大波。
[1;33m一、全额自费医材设天花板?事实是:健保部分给付才规定
首先,她解释,目前医疗院所使用的医疗器材可以分为“健保全额给付”、“健保部分
给付”和“健保不给付”三大类,[1;32m而这次健保署其实是针对“健保部分给付”的差额自
付部分订出上限,对“健保不给付”,全额自费医材的部分,并不包括在这次的讨论范
围内,但因为健保署没有说明清楚,而造成外界的误会,所以才会引起轩然大波。
[1;33m二、健保部分给付医材都限制?事实是:只针对8大类,争议较多是人工水晶体
再来,厘清了这次健保署仅是针对“健保部分给付”民众自付差额的部分订出了上限,
并依照医材的不同功能,设定不同的天花板,“所以并不是以一口价来限缩医材价格。
”蔡壁如说。
而这次限制的医材,只有8大类、针对的仅有心脏内外科、眼科以及骨科包括有:人工水
晶体、特殊材质生物组织心脏瓣膜、浅股动脉狭窄涂药装置、冠状动脉涂药支架、特殊
功能人工心律调节器、复杂性心脏部整脉消融导管、特殊材质人工髋关节、调控式脑室
腹腔引流系统。
对于健保署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导致医材“劣币驱直良币”?蔡壁如说,在规范的8大类当
中,只有人工水晶体惹议,其余项目的厂商她几乎都有接触,这些厂商不只没意见,甚
至愿意降低价格来符合健保署规定的上限,较多争议都在攸关眼睛手术的人工水晶体。
蔡壁如表示,人工水晶体的价差主要在于国产与原厂进口的差别,由于国产不需运费,
价格当然比较优惠,但品质也不差;只是台湾民众往往有价格高代表品质好的观念,但
其实在相关医材品质上,“老百姓不用担心”。
[1;33m三、设天花板会降低医材品质?事实是:恐降低国际大厂新品进台湾意愿
此外,蔡壁如强调,其实只有1、2家厂商超过健保署订定的上限,没必要认定价格天花
板政策会降低医材品质;倒是相关机制可能使未来国际大厂推出新产品时,降低进入台
湾市场的意愿,这部分值得多加讨论。
只是健保署想要用价格天花板来使具有公共性的健保医疗器材,让相对弱势民?也可以
享受到,同时想要处理价格混乱的问题,其实立意良善。不过价格天花板真的能保护到
消费者吗?
以人工水晶体为例,蔡壁如指出,眼科诊所的医生都不多,且要装人工水晶体的速度很
快,熟练一点可能20分钟就装完了,若推销病患较高价的器材,有时候价差能到3倍以上
;也就是?,若有医生想要“暴利”,绝对有办法做到。
蔡壁如坦言,民众被医师“敲诈”而花高价自费医材的现象相当严重,政府确实应该介
入,只是医材的价格天花板是否为最适当的方法?
[1;33m四、设天花板能帮助弱势?事实是:把自费医材比价网做得更亲民比较有效
蔡壁如肯定健保署推动价格天花板的政策的良善立意,除了让相对弱势民?也可以享受
到,同时想要处理价格混乱的问题,但蔡壁如认为,此政策能否达成这个目标,“有待
观察”。会提出这样的质疑,[1;32m是因为目前推出的方案,仍旧让医师有漏洞可以钻。
蔡壁如指出,目前8大类医材当中,又依照不同的功能设定不同的价格上限,像是人工水
晶体中,又分成6个项目,其中最便宜的类别,拟定民众自付的上限为2万4525元;最贵
的则是7万5883元。
[1;32m“医生叫你装A,你敢说不要,我要装C吗?”蔡壁如表示,设定价格天花板后,医师仍
可透过建议病人装功能较多的器材,来使用高价医材,因此她对健保署提出这个政策之
后的效果打了个大问号,尤其现在惹出这么多争议,健保署已经因解释不清,挨骂了一
顿;若推出后还无法解决问题,岂不是做了白工。
蔡壁如强调,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在医师与民众之间的“资讯不对称”,民众不了解自
己需要什么样的器材,变成只能听医生的话,健保署必须思考如何减少认知上的差距。
她建议,让目前架设的自费医材比价网变得更“亲民”一点,在器材功能描述上,使用
民众看得懂的文字,否则给予的帮助有限。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1872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