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卦] 最近很夯的国舰国造问题,不懂的进来看

楼主: b777300 (su35s)   2019-11-10 20:21:57
不好意思,小弟来巴一下各位政客砖家的脸,再顺带为各位军盲解惑一下。
除了最近很夯的国舰国造,到国机国造(IDF)、国车国造(云豹)之类(以后再提),其
实问题都一样,只要钱够多,妳想造什么都没问题,那怕是航空母舰也可以。
对于国舰国造为何大家会有这样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主流媒体与政客、砖家因为政治因
素,一直再说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而不去详细解说,导致很多人半知半解。
跳过政治,让我们直接来说技术,首先我们先把一艘潜舰拆开来看,主要构成有耐压外壳
、侦搜战系、动力系统、攻击武器等四大部分,集满四大部分后还要能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这是最难的。
以上四大部分中只有耐压外壳能国造,其他三大部分则是需要外购或技术移转(直接授权
技术拷贝),还有商请专业人士来整合系统(看起来会是美国+日本人)。
举例来说,一辆车子,台湾只能生产车壳,其他的内部零件都是混血采购回来的,现在最
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能不能整合组装试车成功。(整合好坏可是差很多的)
再来就是花费,而这些研发、生产、外购、整合都需要钱,这些零零散散的加起来,一艘
的单价成本可能会超过300亿台币(个人估算,单艘造价约300~350亿台币)。
现在厂房+产线+设备测试+首舰价格约500亿台币,虽说很多消息都说如果建造八艘,扣除
研发、厂房测试费用,单价均分约250亿台币,但个人认为怎样降,单艘都不可能低于300
亿台币。
而生产研发出来的潜舰性能可能介于日本亲潮级与苍龙级之间。(别觉得差,日本常规潜
舰科技可是点到世界最高等级)
给大家一个数字参考,日本现役苍龙级单艘造价,首舰约600亿日币,第十舰约520亿日币
。(这也是为何之前军方是偏向用采购的方式,而不是自制,同样自制研发生产的钱可以
买到接近双倍的量。)
============
个人是认为既然有确定要国造潜舰(对于台湾来说,的确是非常需要新潜舰的战力),那
投入多少钱是一回事,后续是否能保持生产能力才是重点。
最好能保持2~3年生产一艘的速度,持续稳定的升级生产,保持一支8~12艘的潜舰常备战
力才是国防永续发展的重点,不然等三十年后又是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样各位乡民有稍微了解了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