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也觉得作者不同意答案这件事很瞎
不过看了相关解释后觉得满不错的
各位可以看看以下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以下转贴有经粉专同意
转贴自:深崛萌
———————————————————
【课本主编 #朱宥勋 野生踹共 :不要再让国文科成为学生眼中的“猜心”或“通灵”科
目了】
#大学学测
关于刚结束的国文 #大考,出题内容引起多方讨论
针对各种论点看法,请看课本主编朱宥勋如何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 #作者不能垄断诠释权】
简单回应一下 #马世芳 老师,对于“#李宗盛 & #罗大佑”入题的困惑。
这里要先说,马世芳老师的回应,是我看过“被出题的作者”当中,回应得最好的,很清
楚地点出了“#作者不能垄断诠释权”的原则。
所有说出“作者无法答对这题,所以这题出错了”的人,全都是文学教育不周全的受害者
。(而如果这么说的人,本身就是文学教育从业人员的话,那我就直说了:他的专业能力
有问题。)作者本来就不保证“答对”,#因为同一作品可以有超过一种诠释。
不过,马世芳老师的文章当中提到了一个点,是很值得讨论的:
“考题只撷取了文章中的一小段,答案也以这一小段为依归,这样合理吗? 如果原文的
其他段落,有写到不一样的东西,难道通通都不算数了吗?”
这个疑问,如果放在“文学研究”的场合,答案确实是“不合理”,因为研究者有义务把
脉络搞清楚。
不过,如果这个疑问,放在“考试”的场合,答案就是“合理”。不但“合理”,而且“
非如此不可”。
【 #考试的“意义”】
这里我要再次强调一个观念:#考试是一种工具,它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准确测出学生的
能力”。台湾人号称很在乎考试,可是几乎全民都不了解考试的科学原理,这其实满糟糕
的。
既然是工具,那首先就要厘清:我们到底想考什么?
我直接举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有一篇文章是这样的:
“小明跟小华十分相爱,他们的婚姻很稳固。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份爱情只维持了十年。”
这篇文章就两行。而我们 #只撷取了第一行当作考题 ,并且问学生:“请问小明和小华
是否相爱?”
答案是什么?
答案是“相爱”。因为第一行只看得出相爱。
而如果今天有个学生看到这题,发现自己以前读过这篇文章,他知道还有第二行的存在。
于是他回答:“后来就不相爱了!”这样的答案是否正确呢?
很抱歉,这答案是错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想考的是“阅读能力”,你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
我们不是考你“有没有看过第二行”。如果我们给第二个答案分数,那就会造成严重的不
公平。因为这名学生展现的不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是展现了自己的运气。
这样的考题会侦测到错误的东西,我们明明要测的就是“阅读能力”。
同理,回到马世芳老师的文章,这状况是一模一样的。确实,在考试的脉络下,由于不可
能全文征引,所以常常会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然而这并不是考题出错了,也不是在定调
马世芳老师的文章“就是那个意思”,而只是显示了“这个断章、只能取出这些意义”。
这是 #测验编制理论的基础。
【 #不要再让国文科成为“猜心”或“通灵”科目】
如果大家还是觉得很奇怪,我换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说法好了。这种考题是在测什么呢?很
简单,就只是测试一种科学精神: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没有看到证据的通通不算,如此而已。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能否让文学的教学现代化,这是简单而关键的一步。不要再让国文科
成为学生眼中的“猜心”或“通灵”科目了。
而这样做的好处,除了比较科学化以外,还有个有趣的效果:根据统计,新题型考出来的
结果,“#城乡差距”反而缩小了。原因不难想见,因为如果只要当场判读就能作答,都
市小孩的文化资本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优势了。你多看过几部电影、几场戏、几本书,差异
都不会那么大。
这不正是大家一直希望看到的情况吗?
-
———————————————————
我是觉得解释满不错的
然后
拜托针对内容讨论
别看到作者是朱宥勋就直接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