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我台北人的观点来看 这没什么影响阿
我认为
让高雄做为一个金融沙盒 全面开放陆资置产是个满不错的研究实验
好坏不说 至少就可以观测四年内房价/物价究竟会成长多少%
毕竟过去从来没有任何政府做过这种国家级的战略研究
既然高雄有了这个选择 那么就放手让他开放也没关系
反正再怎么说 台北经济都可以一人打三个半的非台北市
只要有台北的商业产值持续撑著
高雄的在地经济不管怎样变化 对台湾整体经济是没什么影响的
重点是 可以获得非常珍贵的社会实验纪录
-
顺带一提
关于薪资为什么上不来
这个问题在于经济学中非常基本的 "供需生产问题"
这类论调过去讲过很多次了 不过通常解释都太难懂
我换个浅显易懂的举例来解释
劳工实际上是个"产品" 而资方是商品买家
由于现代SOP与自动化生产的关系
资方在工业生产时 所需要购买的劳工商品中 80%都是通规(社会金字塔定律)
这些通规 就是标准化的螺丝 都没有差别性 损坏时随时可以被替换
而只有20%不到的劳工商品 是需要特别技术性的特规 需要特别订制 相对的也较贵
今天
在流通市场中 台湾从国外进口了6-70万的外来劳工商品(以通规为主)
这个数量远比台湾国内目前所有滞销劳工商品(也是通规)的总数都还要多
因此 造成市场上的通规劳工产品供过于求 所以劳工产品的售价就会大幅降低
这个道理就如同
在农产区发生风灾灾损的当下时 进口国外蔬菜来稳定菜价
菜价虽然会获得平抑
但农产区的生产批发价就会全面崩盘的概念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这就是台湾劳工售价长期低迷的最大理由
台湾进口了太多的外来劳工
顺带一提
资方的买家近年一直想要要求 开放进口特规螺丝到台湾来
这个风向一直都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