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逼出中国人怒火!大陆不靠欧美要打造大型客机
2018-12-05 13:23联合新闻网 文╱远见提供
中国商飞制造的大陆国产飞机C919,2016年投入市场,这是大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客机制造计画。(新华社资料照)
中国在服务业的创新,部份“新物种”已领先全球。
2006年,中国大陆号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5年进一步形成战略方案“
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变“智造”,国际媒体很少再指称中国是山寨大国。
不过,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却在2018年变成中美贸易战的狙击点
。
美国点名“中国制造2025”对美国科技业造成威胁,并封杀大陆企业,如中兴通讯不得进
口美国元件,福建晋华也接连被美国商务部、司法部惩罚,列入出口管制。
中美之战,由弭平贸易顺逆差延烧到科技实力之争。两家大陆企业也因此一度“休克”,
后来都受伤惨重。
中兴之痛,震动了中国社会,中国科技界开始反思,如何把半导体产业做到自立自强,因
为不创新,脖子总被掐在别人手上。
研究赛局理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巫和懋指出,这些制裁,一方面导致中国不
再宣传中国制造2025,“更重要的是,反而让中国被激发出想要自力更生的意志。”
创新,如今愈来愈内化成中国产业界的行动。
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中国航空产业。大飞机的制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准和技术
创新实力。
以往中美破除贸易摩擦的手段之一,就是中国多买几架波音飞机。现在,买飞机无法再解
决争端,中国呼吁“自造大飞机投入商用”的声浪,变得愈来愈高。
参展法恩堡航空展,中国商飞展示1:10比例的C919大型客机混合级客舱模型。取自...
参展法恩堡航空展,中国商飞展示1:10比例的C919大型客机混合级客舱模型。取自澎湃新
闻
自主研制大飞机,中国走过艰难曲折道路。从1970年代仿制俄罗斯的安-24生产运7开始,
接着包括跟德国合作MPC-75、转包生产麦道公司的MD-82、MD-90,最后都以夭折收场。
直到2017年5月5日,由中国研制大型民航飞机的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