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两边对于科技方面的政策吧
陈:
加速传产转型、升级工业4.0
打造智慧城市、发展应用产业链
桥头科技园区
韩:
招商引资小组
南海科技首都:升级高软
说实在的
这些政策都讲得很好听
但是很多疑问
陈:
传产转型大家知道,BUT HOW ?
工业4.0?别再用这种低能口号了吧,跟BigData Cloud一样愚蠢
智慧城市?要多智慧?或是为了智慧而智慧?
桥头科技园区?南科叫做南部科学园区
比桥头大,南科都搞不起来,高软一堆不怎么样的公司,桥头能怎么样?
韩
招商引资小组?? 为什么他们不来台北?不去新竹台中甚至去台南?
过去高雄也招商也引资了,那你要怎么招?给予便宜水电吗?
升级高软?凭什么升级?高雄软件园区凭什么升级?升级硬件设备?
高雄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
是产业失去竞争力的问题
全球化 自由化的时代 人才一定密集 资本也是密集
所以东京就是商业软件业 名古屋工业
美国东岸金融 西岸科技
不过我没听过京都想要变成东京那样
或是四国的高松想变成大阪那样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适合的利基
高雄现在该往什么方向去?
高雄之所以能够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有没有一个宏观看来有远见,细致看来有可行性的计画?
陈韩两人就是开了一些政见
但谁知道这些会不会最后变成蚊子馆
谁知道这些政见最后会不会跳票
如何升级高软?人才凭什么来?高雄有什么人才群聚?
为什么有能力的软件商不去新竹台北
高雄有原有工业利基
但是薪水起不来 问题在哪边?
两位候选人如果走旧路如何得到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