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陆学者:和世界最大市场发生贸易摩擦 美

楼主: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8-10-18 11:14:26
1.媒体来源:
联合
2.完整新闻标题:
陆学者:和世界最大市场发生贸易摩擦 美国不可能胜出
3.完整新闻内文: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世界最大的
消费市场发生贸易摩擦,是不可能胜出的”。 他表示,目前世界历史已进入一个关键时
刻,要防止任何将中美关系推向冷战的努力,否则将会对中美双方和世界带来极为严重的
后果。
由美国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合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与中美关系论坛
”15日在哈佛大学举行,大陆观察者网17日刊登张维为在会中的演讲全文。张维为1980年
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等大陆领导人的英文翻译,并曾在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担
任访问教授。
张维为表示,40多年前的1976年1月,《时代周刊》首次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封面人
物,同时还在他的图像边用大幅字体提了一个问题:“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China: Friend or Foe?)
张维为说,“这表明当时的美国,在周恩来总理去世后,在毛泽东主席身患重病时,对中
美关系将如何演变充满了不确定。但40多年过去了,许多美国人今天似乎还在问这个问题
:‘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他指出,今天每天都有1.4万人来往于中美之间,每17分钟有一架飞机飞往对方国家。但
由于川普发动了不明智的中美贸易摩擦,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国大陆访美游客
数量下降超过40%。
张维为称,今年中国大陆的国内消费规模将近6兆美元,这还是按美元官方汇率计算的。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消费市场更大。换言之,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和
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发生贸易摩擦,是不可能胜出的”。
张维为并提出美国对中国的三个认知误区:
一、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冲突乃至战争难以避免。
二、中国要向世界推销“中国模式”。
三、中国奉行扩张主义。
张维为说,回到“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典型的西
方式或者说美式思维逻辑,这种逻辑的最大特点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你赢我输、零和
游戏。
同样逻辑的论述还有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的:“要么与我们在一起,要么就是我们的敌
人”(with us or against us);还有川普与中国贸易争端的假设:中国贸易顺差,便
是中国得了好处,美国吃了大亏。
张维为指出,中国有着历史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比欧洲更加包容和
淡定。中国一直认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完全可以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双赢、多赢。
如果以中国政治文化的视角来提出问题,中国可能不是问“这个国家是朋友还是敌人?”
而是问“这个国家是朋友,还是将要成为朋友?(a friend or potential friend?)”

换言之,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特别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政治传统中,所有国家都是现在
的朋友或者未来的朋友,中国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以政治制度划线。即使某个国家由于
种种原因目前与中国的关系困难重重,但中国坚信,“最终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化敌为友”

张维为说,中国今天外交政策的最大特征,就是与所有国家打交道,力争与所有国家都成
为朋友和伙伴。
他强调,“我们正处在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我们的选择将变得非常重要。关键是与
其做出一种愚蠢的冷战的选择,不如做出明智百倍的合作共赢的选择,使中美两国尽早摆
脱阴影,走上合作共赢的道路。”
张维为表示,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双方的利益已经十分密切地捆绑在一起,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世界历史已进入一个关键时刻。我们要防止任何把中美关系推向冷战的努力。冷战是基
于一种恐怖平衡,即所谓的‘MAD’(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互相确信的毁灭
)。这种选择会产生对双方和对世界都极为严重的后果。”
张维为称,“我们今天完全可以选择比MAD好百倍的‘MAP’(mutually assured
prosperity,互相确信的繁荣),这种选择将给中美两国人民和整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
与繁荣。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0814/3427744
5.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