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为什么台湾民俗宗教在台湾变了调?

楼主: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8-10-08 14:45:59
※ 引述《A1right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之铭言:
: 会称乎为台湾民俗宗教是因为台湾佛教 道教 与地方民俗结合成特殊的宗教
: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 但是台湾却有人插香拜拜?
: 为何这种特殊三合一结合的文化 变成黑道 8+9 台妹长期占据?
: 宗教多数都是劝人向善 结果不是霸占车道放电音 很俗的灯光 抽菸吃槟榔
: 台妹电子花车 拿狼牙棒敲头 还有更多违法的就不多叙述...
: 泰国佛教国家 应该也没有这种俗气8+9吧? 人家也是乖乖剃头念佛
: 台湾只有基督天主比较清流 其他大多是跟政治黑道与地方势力结合
: 形成这种不伦不类的文化 不去好好传教 搞这种吸收辍学生
: 为啥台湾宗教文化变成这样?
佛入灭后佛教中有些人信仰和原来佛教教义不合,
不过那些人不反省自己错误反而发明大乘经典自夸自己的错误信仰是高级的大乘,
抹黑真正的佛教是虚妄不实低级的小乘,
瞎掰佛用虚妄不实低级的小乘诈骗根器低劣的弟子,
稍微有点理智就知道真正的佛不会抹黑佛自己说过的佛法是虚妄不实的低级小乘。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1
(八四)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
“复次,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此三刺者,漏尽阿罗诃已断、已知
,拔绝根本,灭不复生,是为阿罗诃无刺、阿罗诃离刺、阿罗诃无刺离刺。”
真正的佛教是教导消除贪瞋痴的方法,不过假佛教大乘经典刚好相反。
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75_002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
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
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婬、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婬、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婬、
怒、痴性,即是解脱。”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即于佛法为增上慢。”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842_001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
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
、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
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像维摩诘所说经和圆觉经这类大乘假佛经瞎掰贪瞋痴也是佛法,
外道信仰也是佛法,
真正佛教消除贪瞋痴的修行方法反而被抹黑成低级的“小乘”用来教低级的佛教徒。
所以大乘信徒不需要修行消除贪瞋痴也不需要了解佛教和外道有什么不同,
大乘信徒只需要用一些诡辩术说这些都是佛法就行了。
所以大部分的华人都搞不清楚佛教和道教和民间信仰有什么差别,
他们就只是到处拜拜求佛菩萨求神保佑,
很多华人什么都拜什么都信然后会念一些经咒比较看看那种比较灵,
他们也说自己信佛教。
不过真正的佛教不是这样。
要了解佛法必须修四念处避免被“大乘”误导,所有的“大乘”经典都是“假佛法”,
例如“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乘”“心经”、“大乘”“金刚经”、
“大乘”“楞严经”就是典型“打着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经”“假佛法”。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在上面网页点选《帝释所问经讲记》77页可以看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对“假佛法大乘”
的评论,马哈希尊者的《毗婆舍那讲记(含法的医疗)》详细说明了如何修四念处增加智慧
断除所有烦恼。
http://santi4u.blogspot.com/
台湾班迪达禅修学会也有教导马哈希尊者的四念处禅法。
https://www.udaya.dhamma.org/zh-tw/
http://www.mutta.dhamma.org/new/HKVMC_Chi/HKVMC_Home_Chi.html
上座部佛教除了马哈希尊者之外葛印卡的四念处内观禅修中心也有很多分部,
上面是葛印卡四念处内观禅修中心网页。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为了说明真正的菩萨成佛之道拆穿“大乘假菩萨道”的“骗局”,
明昆长老特别把上座部巴利三藏和注释中的菩萨成佛之道整理成《南传菩萨道》,
有兴趣了解真正菩萨成佛之道的人可以参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