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卦] 玻璃天花板以及物化女性算假议题吗

楼主: jeromeshih (以谨慎态度来面对问题)   2018-10-04 13:19:21
在两性的地位比以前更平等的今天
也开始让人思考不同的问题
例如:女性玻璃天花板以及物化女性的讨论
根据某些女权团体的说法,这是父权压迫的现象导致
但如果真的存在玻璃天花板,如此老板为了赚钱,理论上大量聘用女性的公司,因为成本较低会更赚钱,但似乎在某些女权人士眼中,市场机制会遇到女性突然失灵,但还是有点不太理解
现在的女性又强调个人自主,似乎也代表人本来就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力,物化女性的职位都是女性自己去应征,即使美容整型也是如此,这样难道算压迫吗
以下会为针对两个内容的一些想法
I.玻璃天花板的讨论
一般比较相信右派的都认为可以透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解
当然有时有的人会认为这个调解也可能失灵
不过一般还是能维持价格/商品的平衡
不过在某些女权人士认为
1.女性待遇的侷限是受父权体制的影响
2.女性和男性能力相同,因此待遇不同一定是有差别待遇
不过小鲁就有点不懂了
A.如果真的女性相对男性有25%的溢价,为何都没有老板愿意多聘女性员工,如果员工可以省25%,对于公司的竞争力是大大提升,不太可能没有老板没有想过吧
B.如果男性老板就算了,许多女性老板也喜欢聘男性员工,难道女性老板也要歧视自己的性别吗?还是女老板也被父权体制化了?
性别吗?还是女老板也被父权体制化了?
C.看到许多待遇不输男性的女性,做事能力、积极度也都表现很出色,有的还能生多个小孩,结果反而表现比不当兵、呼吁要求男女待遇平等的某些女性好,这是否有个体的原因?
D.决定待遇理论上一般老板是根据能力而非父权、女权,而且许多工作表面名称相同,但工作内容有落差,这样是否算同工同酬呢?
综合上面几点,再参考经济学人之前的内容
https://goo.gl/DydaJx
a.男女之间薪水差距大部分来自公司内部职位高低的差异, 公司的对于高低职位的给薪
政策以及工作所需的能力
b.根据咨询公司Korn Ferry收集全球870万名员工的数据, 相同职位和能力的女性薪水只
比男性少1%。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差异同样很小
文章作者的影片
https://youtu.be/QcDrE5YvqTs
c.如果女性成本比较低,女性赚0.77元而男性赚1元,为何企业不开除全部男性? 工资为大多数企业的最大开支。因只雇用女性可使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如此更能降低成本,难道老板不知道?
d.0.77是将所有全职工作女性的收入中位数除以所有全职工作男性的收入,但没有考虑职业,职位,教育程度或工时。
e.美国女权组织大学女性协会一项研究表明,当考虑到男女不同的选择时, 实际工资差距缩小到0.06。关键是“选择”而非性别
其他探讨两性待遇的影片
https://youtu.be/u_Fm9XjXCJ4
https://youtu.be/bndADg_9Qys
II.物化女性讨论
===========
如果参考维基的说明
https://goo.gl/Uon6xE
物化(reification),是一种客体化(即对象化,objectify)的过程,透过社会分工来
区分物我,也就是把某些东西当作劳动的对象,是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变、转型、交换、消费、生产…的东西。
物化一词现在则最常被用来批判,批评消费女性身体(展场女郎、部分模特儿),或是将父权审美观强押在女性身体(减肥、整形、美容),以及的其他父权资本主义的商业性行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业。
父权审美观强押在女性身体(减肥、整形、美容),以及的其他父权资本主义的商业性行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业。
===========
因此扣掉那些欺骗的
1.许多当网红、模特、show girl、直播似乎都是自己去应征
2.整型、美容常都是没被胁迫下自己花钱的
而且很多人会说,我去做这些让自己美的行为可以让自己高兴,并不是因为他人的影响
而且有时也很享受这些人气带来的附加价值,ex:免费的餐点、帮忙置入行销的广告费、donate的礼物金钱等等
感觉这些行为并未对这些人进行压迫,不然也可以不做不是,毕竟工作有很多选择,也没说一定要整型或美容
也没说衣服一定要穿得很清凉,也可以穿长袖戴口罩,在自由的台湾也不会有人管
如此对于上面的一些行为到底是
1.许多人自己相信社会传递的价值观从从事此行为
2.自主选择的权力
所产生的结果呢?
因为如此的话,似乎说是男性或社会物化女性似乎也有点怪
所以根据以上讨论,玻璃天花板以及物化女性是否某种程度算假议题
不知有人能说明一下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