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鱼栽歌、绑槺榔帚 记录农民智慧
2018-09-30
中研院4所在全台20村田调 挖掘台湾农村丰富文史
〔记者吴欣恬/台北报导〕唱鱼栽歌卖鱼苗、农村妇女绑槺榔帚、看农民历决定何日婚丧嫁
娶…,台湾传统农村人文风情,经过严谨的学术田野调查逐一记录下来,鲜明地呈现古早农
民的生活智慧与哲学。
由农委会跟中研院合作的“台湾农村社会文化调查计画”今年七月展开先驱研究,中研院社
会所、民族所以及台史所等选择全台廿个农村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团队已经陆续挖掘出不少
农村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三尾算啊五尾,算啊十尾增,算你增五来增八,二啊十尾,算啊廿五啊,算来啊廿八……
”
鱼栽歌近失传 团队在安平见耆老完整唱出
很多人认为鱼栽歌已经失传,但台史所调查团队在台南市安平区渔光岛,亲见八十一岁林明
山完整地唱出鱼栽歌(数鱼歌)。
台史所所长许雪姬表示,过去鱼苗买卖需要透过中间人数鱼苗才能确定数量及品质,因此发
展出唱鱼栽歌数鱼苗的作法,但目前全台恐怕只剩林明山能唱出完整的鱼栽歌。
在嘉义县朴子市,台史所团队发现,过去居民常以防风用的槺榔树(台湾海枣)树叶制成扫
帚,除了用于清扫,也使用在神明出巡的祭典中,田野调查中惊喜发现当地八十岁侯涂梅霞
还会绑槺榔帚。
日治时期创校中小学保有文件 将数位化存盘
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自日治时期创校至今的中小学,仍保存有日治时期的学籍簿或文件
,从这些小学生名册可以了解哪些人离开农村出外发展、哪些人又留在家乡,成为农村的主
力,这些珍贵史料都带回中研院数位化存盘。
社会所所长谢国雄则分享闻名全台的台东池上米故事,全镇稻农共同建立严格认证审核程序
、确保池上米品质,稻农们还将收益一部分用来支应公共的稻米停损基金,并提供在地居民
以八五折购买,甚至投入艺文活动,邀请云门舞集表演等,将传统农作作为公共财,产生社
会及文化效益。
此外,云林县斗南农会承租土地招募小农耕作,前两年有薪水、第三年起自负盈亏,让青年
能够加入耕作;也有农村将消费者和产地连结,成立股东俱乐部,由消费者认股或认养果树
,和农民共负盈亏、分摊风险,创造新的产销模式。这些故事,展现了农村适应新时代商业
竞争的生命力。
谢国雄指出,除田野调查,明年也将以问卷调查农民对土地态度、性别分工等,更具体、全
面地描绘台湾农村样貌。
https://tinyurl.com/y9m9j5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