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uyulala (The Neverending Story)
2018-09-11 12:25:52※ 引述《lpbrother (LP哥(LP = Love & Peace))》之铭言:
: 最近有个保险业务员跟我推销癌症险
: 说我每年缴 9350 ,缴20年,
: 等到确认我得到癌症之后,可以一次给付 50 万元
: 9350*20= 187000
: 18万 可以赔 50 万 利大于弊
: 可是我有一些疑点
: 20年后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50万元是不是还等于现在的50万?
: 如果我没得到癌症,18万就消失了
: 癌症险是不是骗局,
: 有没有八卦?
文长慎入,不喜保险者不用看。
基本上八卦版还蛮仇保险的,而且很多时候的回文、推文资讯也
蛮过时的,大概是比较了解的人都不想在这种氛围下说话吧XD
保险的基本概念本来就是“集合多数人的钱去帮助其中少数倒霉
的人,因为大部份人“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变倒霉”,而万一倒霉
的时候靠自己的资产又怕撑不过去,所以才会发明保险这种办法,
所以很自然地当然会有用不到、觉得“赔钱”的人。
不买保险的人我猜测如下:
1.贫苦之人-温饱都有问题自然没办法考虑,只能寻求社会福利。
2.极度讨厌保险之人-可能遇到烂业务、烂理赔、听过烂经验...
3.富有到可以用自己的钱承担所有人身风险(伤病、残、死亡)
4.有未卜先知能力的人-算得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都不会有事,当
然就不用买。
..........................................................
不买保险的因应方法如下:
1.自立自强-完全靠自己的资产支应风险降临时所需要的花费。
例如A君是个超级有钱又不喜欢买保险的人,他为自己和家人
各准备了XXX万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资金是除了风险
发生之外都不会拿来用的(存个定存买个国库券之类的)
2.顺其自然-社福、健保有的用就用一用,不够的话看能不能和
亲朋好友周转或贷款,都用完了就听天由命。
...........................................................
目前比较流行的保险规划方式:
1.定期取代终身
因为台湾的利率很低,比起20年前和现在的“终身”保险,你
会发现贵超多,以小孩的终身癌症险来说,以前一年只要几百
块还理赔无上限,现在都要几千块还给你2、300万的额度限制。
既然欢乐的岁月已经过了,那也只有向前看,以保费便宜的定
期取代保费昂贵的终身。
......................................................
以癌症或重大伤病来说,目前都是流行定期或一年一期保证续
保到XX岁的类型,而且相较于古早时期着重在住院期间的理赔,
现在较多是诊断确定后给你一大笔钱让你自行运用,因为现在
有很多高科技的医疗方式单价高,但又不在传统手术定义之内,
或是一些需要自费的标靶药物,单笔高额的理赔会更方便使用。
........................................................
以死亡保障来说,重点是25-65岁这段家庭责任期(尤其是有小
孩、有贷款的家庭),准备个500-1000万的定期寿险是很正常的
,过了这段时间大概有个30万的存款支应丧葬费也就够了XD,不
需要买终身寿险。(其实现在的终身险通常是为了附加医疗、残
废、重大伤病...等附约不得不买,规划“最低额度”即可)
2.实支实付医疗重于日额型医疗
古早有一段时期很流行终身医疗(日额型),大家对于老时生病
的恐惧还是很大的。而现在因为薪水低、保费贵、医疗技术进步
、自费情况增加、住院时间变短、更重视家庭责任期(25-65岁)
的保障,反而实支实付型医疗险更能符合台湾目前社会的需求,
所以预算比较充裕的人甚至会买两家公司的实支实付来保障。
3.残废残扶和重大烧烫伤的重视
虽然20年前就有此类理赔的商品,但并不被重视,顶多意外险买
高一点(但只赔意外造成的残废)。以人身风险来说,这两项的开
销大,复健期长,对于家庭经济的影响往往更甚于死亡,因此近
十年来有强调这方面的风险和保障。
..........................................................
PTT有Insurance保险专版,网络上有一大堆提供咨询和规划的网站
,我觉得这个时代最好的一件事就是资讯流通快速,请教别人和查
询资料超方便(如什么保障、多少保费,也有医生根据他的实务来
评论医疗险应该重视视哪些内容),但是在八卦版对保险的回应常
让我觉得回到古早时期,而事实上很多观念已经不太一样了。
如果觉得保费贵、保障低,那可以去专版问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如
果都不满意,再来考虑自立自强或顺其自然也不迟~
至于骗局--不详细了解就签下去,自然很容易被骗,毕竟保险商
品还是有CP值高低和规划是否合乎个人需要的问题。
大概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