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解释产品征税流程 参考“中国制造2025”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202294
美国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大陆商品加征关税,并分两批对总计1,102项产品征税,在美国
贸易代表署(USTR)发布对大陆征税清单后一个小时,一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举行电话会
议,解释美方产品征税流程 ,是将“中国制造2025”为重要参考。
财新网报导,首批约340亿美元的818项产品,是之前USTR公布的1300多项产品的初始清单
,经公共评论后筛选的结果,这些产品与“中国制造2025”及其他产业政策密切相关,以
期借此改变大陆的产业政策。
美国曾于今年4月3日公布初步清单,集中在航空、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
这次将之前公布的“其他产品”中的医药、电视等去除。
在5月中旬为期三天的关税听证会上,分别有一组医药和电视行业的代表,对位于初始清
单中的该行业产品征收关税提出强烈异议。
主因是这并不属于“中国制造2025”的高科技行业,许多原材料或型号的产品仅大陆生产
,无法在美国或除了大陆以外的市场找到,即使少数能够找到替代产品,因全球供应链,
也需花费数年寻找、磨合与建立合作,而许多依靠进出口的中小企业可能无法支撑如此长
的时间。
此外,对于医药行业,除了上述原因,任何新的合作伙伴,都须经过美国药监局(FDA)
的批准,这一繁复的过程又将进一步增加医药行业的时间成本。
同时,此次美国政府的专家顾问又新列出284项产品,认为可以促使大陆改变产业政策,
和给予美国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但这些新加入清单的内容需要经过同样的公开征询程序
。
上述官员透露,美国政府将在7月24日,就最新列入的284项产品举行公开听证会。
该官员还透露,对第二批产品,美国政府将会在接下来数周内开启“排除过程”(
exclusion process),即给予美国公司机会,展示自己所需的产品无法从美国或除大陆
以外的其他市场获得,需要从关税清单中去除。
川普政府试图透过威胁施加关税的举动,激发大陆全面改革产业政策,解决围绕市场准入
、智慧财产权保护和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301报告”还指出,大陆多个政府文件显示出“颇具野心的技术产业政策”,包括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年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
报告认为,这些计画以自上而下、由政府驱动的方式发展技术,所提出的对外国技术的“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四个步骤中,每一个都是在大陆政府和产业的紧密合作中
,充分利用外国技术。
美国政府在301报告中指责“中国制造2025”,认为中方在其中设定了市占和政府支持措
施,构成不公平竞争。
大陆商务部曾回应,这没有事实依据,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曲解,“中国制造2025”
是公开透明的,目的是为推动大陆制造业升级提供战略指引和指导,“中国制造2025”也
是开放、非歧视的,相关政策措施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企业,中资企业、外资企业都可以
参加。
曾任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主管国际经济政策副国务卿的拉森(Alan Larson)表示,
当前美国政界并不是把“中国制造2025”视为一种愿景或抱负而已,而是把它看做将要落
实的“政策”,大陆能否明白美方的观感很重要。
但从大陆角度来看,也不可能因为迫于美国的压力,就撤回对大陆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这在政治上并不现实。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表示,美国这样的要求不现实,大
陆不会因为美国需要大陆这样做就如此做。
也有美国专家认为,美国对大陆产业政策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夸大,拉森并不认为每一项
大陆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所认定的重要领域内的投资,都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即使这些领域有政府资金的支持,重要的是,美方的政策制定者不光要了解哪些领域有大
陆政府资金的投资,还要辨别哪些支持,会真正造成不公平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