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北京呛翠玉白菜三级品 故宫说话了

楼主: acentric (acentric)   2018-06-12 00:14:36
板上的各位前辈、先进好
拜读Kurosugeto和Jerway大大的优文后觉得很感动,
小弟也想添一块小砖
献上小弟的一点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文物艺品、历代收藏很多,
小弟所知甚少,
无法评论北京故宫、
台北故宫输赢之类的,
但前文提到林院长的努力、
将图片开放下载,
我觉得这确实是非常好的。
让这些影像更容易取得的好处有很多,
使大众更接近藏品,
能使艺术品发挥蕴藏的力量、
能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是近代社会的趋势,
如教皇克莱蒙十二世在1734年将收藏对公众开放,
成为意大利卡皮托利诺博物馆的前身;
梅第奇家族(就玩刺客教条里那个)的收藏,
也在此家族最后一位女性安娜的推动下赠予托斯卡尼及其人民,
使得这些藏品得以公开,
人们得以对历史文化有更多认识,
制作游戏和玩游戏都更有乐趣呀是吧。
近来又如前文所引连结中的内容,
许多博物馆开放数位影像下载,
使得这些藏品能进一步被利用,
我就曾用大英图书馆flickr的图片做过投影片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插图的灵感。
我觉得进一步对大众开放,
松绑授权最直接的是对研究者比较友善,
取得这些资料图片变得容易多了。
举例来说我认为台北故宫里极重要的藏品
〈快雪时晴帖册〉上面有七十余则乾隆帝的题记
但《石渠宝笈初编》(记录清宫藏品的书)
只收录乾隆十二年以前的题记,
在故宫同意让出版社将快雪全册印行之前,
一般读者无法观览此册的全貌、
研究册上的题记钤印,
考据收藏经过,
对它有更深的认识,
这不是很可惜吗?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于康熙十六年(1677)
由冯源济晋献御览。此帖曾为冯氏收藏,
图中左下角为冯氏的收藏印
https://imgur.com/tIMkpc3
此印《故宫书画录》判读为‘冯源济印’
应是根据石渠宝笈中的记载,
但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典藏资料系统中
收藏印记字段是辨识为‘冯源沛印’
,泲和沛都收录于说文解字,
从小篆字型可以判读出来这个印文应是冯源泲印。
冯铨是上述冯源济他爸,
他的收藏印同样在松林亭子图那一页。
https://imgur.com/a/GOYHmgC
冯铨字伯衡,号鹿庵
有三个儿子,
分别叫冯源淮、冯源济和冯源沂,
可以注意到他们名字中皆有水名,
而“泲”即是济水别名,
故之此印应属于冯源济。
如果看不到全册,
就不能看到这方印,
无法比对字形体,
当然也就无法指出释文的不同了,
再次说明公开文物图片对文献研究有帮助)
提到〈快雪时晴帖册〉一定会联想到三希堂,
乾隆十一年二月,
弘历将收得的
王珣〈伯远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一同收藏,
并将养心殿西暖阁辟成一间小书房,
改称“三希堂”,他在册上记录此事
王右军快雪时晴帖为千古妙蹟,
收入大内养心殿有年矣,
予几暇临仿不只数十百过,
而爱玩未已,
因合子敬中秋、
元琳伯远二帖贮之温室中,
颜曰三希堂,
以志希世神物,
非寻常什袭可得。
https://imgur.com/CvMDuer
但由此可知乾隆将此三件书法作品视为希世神物,
辟室收藏、命名作记外,
还在快雪帖册上几近狂热的几乎每年题记。
由这些题记数量可以看出乾隆特别重视快雪帖,
中秋帖有一则跋语和四首题诗、
伯远帖是三则题记和一幅画,
远不如快雪帖从前乾隆11年到60年几乎年年增加,
累计七十余则他本人的题记。
现在北京故宫也保留了三希堂的布置
与“深心托毫素,怀抱观古今”的对联
但三希中最受乾隆喜爱的快雪帖却在台北故宫
只留一个空房子在那,
这必是他们非常想要的藏品吧。
乾隆重视收藏的一个原因
可能是早期的内府收藏,如九鼎、图籍等
具有某种宗教或象征的力量,
而快雪帖曾收藏于宋、金、元内府。
这样的希世神物现在在台北故宫呢哼哼~
当然这是加在藏品上的其他意义啦,
也如同前面文章推文中提到的,
王羲之真迹不传,
但台北故宫院藏也就是清宫内府收藏这本也是极好的,
此册上最早的钤印是南宋时的
“绍兴”及“永兴军节度使”印。
现在关于〈快雪时晴帖〉的着录,
最早见于唐.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
但着录为六行,
与现在见到的四行帖文不符,
可能是褚笔误或有副本等等,
没有其他文献可以说明。
南宋后的收藏与流传,
根据帖上的钤印和题跋
并对照《石渠宝笈》的着录,
可以整理得很清楚。
此帖进入清宫前,
后副页上有九段题跋,
三段是元代的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
时间在延祐五年前后,
另外六段来自明代,
有王穉登、刘承禧、汪道会、
吴廷、文震亨。
本幅上有“绍、兴”二印,
可知此帖曾收于宋高宗绍兴内府(1131-1162)
而帖上仿钱选〈羲之观鹅图〉上
有“永兴军节度使之印”
,证明曾流入韩侂冑家 。
由前副页的“明昌御览”印,
可知此帖在金章宗时期(1189-1208)
曾收藏在金朝内府,
同一页的“秋壑珍玩”印
说明曾为贾似道収藏。
由“北燕张氏珍藏”“张氏珍玩”印
可知元时曾为张氏收藏。
这里的历代题跋文字
除了帮助厘清流传经过外,
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奉勑作及单纯赞叹此帖流传不易的就不说了
专讲我觉得很有意思的部分:
此帖曾在王穉登手上
他在帖上有两则题记,
一则是万历三十二年重新装裱的记录,
另一则是五年后他再次于册上题记,
叙述此帖经过吴廷,
到了刘承禧手中:
https://imgur.com/mrop7XD
https://imgur.com/HnZRFWL
朱太傅所藏二王真蹟共十四卷,
惟右军〈快雪〉、
大令〈送梨〉二帖乃是手墨,
余皆双钩廓填耳。
宋人双钩最精,
出米南宫所临者,
往往乱真,
故前代名贤不复辨论,
概以为神品,
其确然无疑者,
独〈快雪〉、〈送梨〉,
玄赏之士自能鉴定,
不可与皮相耳食者论也。
〈送梨〉已归王敬美,
此帖卖画者卢生携来吴中,
余倾槖购得之。
欲为幼儿营负郭,
新都吴用卿以三百锾售去,
今复为延伯所有。
神物去来,但贵得所,
不落沙叱利手,幸矣,
在彼在此,奚必置意!
考宣和书谱,
此卷曾入天府,
后归贾师宪。
又尝为米老所藏,
米自有跋,今在韩太仆家。
因延伯命题,
并述其流传辗转若此。
己酉七月廿七日太原王穉登谨书。
此则题记写于万历37年(1609)
朱太傅指朱希孝,
是明代朱希忠(1516年-1573年)的弟弟。
此处记载〈送梨〉帖归王世懋(1536-1588)
而王穉登向一卖画者卢生购得
但没有说明如何从朱太傅家流入卢生手中。
王氏想为幼儿购置田产,
又售予吴廷(字用卿),
后又为刘承禧(字延伯)收藏,
题写当时属于刘承禧所有,
不知吴廷是何时以什么方式将此帖给刘承禧的。
沙叱利是唐传奇《柳氏传》中夺韩翊所爱柳氏的番将,
佳人属沙叱利时常被用来比喻书画珍品为人夺去。
刘承禧从吴廷处购入此帖后,得意的做了一跋
天下法书第一
吾家法书第一
麻城刘承禧永存珍秘。
https://imgur.com/CNE3Ygg
刘承禧是明朝收藏家
生卒年不详
《麻城县志》载:
“刘守有号思云,
万历年间武进士出身,
袭祖庄襄公廕官锦衣卫加太傅,
神宗眷宠殊渥。
子承禧号延伯,
亦武进士袭职,
好古玩书画,
奕叶丰华,
人以为邑之王谢也。”
麻城刘家数代为官,
在当地是名门望族,
故有“邑之王谢”的称号,
收藏有许多珍贵字画。
刘承禧可能曾邀汪道会(字仲嘉)观帖,
在前一则王穉登题跋后过了
一个多月,汪道会做了一则题记:
万历己酉年八月十有九日
新安汪道会敬观于秦淮之水阁。
是日清秋和适,
钟山致爽,
得见无上法书真蹟,
真百年中一大快也。
汪道会这则题记记录在秦淮河畔楼阁观帖,
十分惬意,
并盛赞为“百年中一大快”。
接下来的故事有点感人
天启二年(1622)前,
刘承禧过世,
家中所藏皆“为人攫去”
独将此帖留予吴廷
吴廷在帖上记录此事:
https://imgur.com/Qom60eI
https://imgur.com/k8bpWMO
余与刘司隶延伯寓都门,
知交有年,
博古往来甚多。
司隶罢官而归,
余往视两番,
欢倍畴昔。
余后复偕司隶至云间,
携余古玩近千金,
余以他事稽迟海上,
而司隶舟行矣,
遂不得别。
余又善病,
又不能往楚。
越二年,
闻司隶仙逝矣。
司隶交游虽广,
相善者最少,
独注念于余,
余亦伤悼不已,
因轻装往吊之,
至其家,惟空屋壁立,
寻访延伯家事并所藏之物,
皆云:“为人攫去”,
又问快雪帖安在?
则云:“存还与公”
尚未可信。
次日,往奠其家,
果出一帐,
以物偿余前千金值,
快雪帖亦在其中,
复恐为人侵匿,
闻于麻城令君
用印托汝南王思延将军付余。
临终清白,历历不负,
可谓千古奇事。
不期吴门携去之物,
复为合浦之珠,
展卷三叹,
因记颠末。
嗟嗟,此帖在朱成国处,
毎谈为墨宝之冠,
后流传吴下,
复归余手,
将来又不知归谁?
天下奇物自有神护,
倘多宝数百年于余清斋中足矣,
将来摹勒上石,
此一段情景,
与司隶高谊,
同炳千秋可也。
天启二年三月望日书于楚舟,
余清斋主人记。
文中提到两人曾在京城有过密切的来往,
刘承禧罢官而归,
应是指万历十六年其父刘守有被削职
刘承禧可能因此被迫辞官而归,
回到故乡麻城。
此后吴廷两度往麻城拜访,
显示两人有不错的交情。
“云间”是指松江府
在今天上海松江县一代;
“海上”也是指上海 ,
也就是吴廷最后一次见到刘承禧的地方。
麻城在春秋时为楚地,
吴廷回忆分别后,
因为多病而没有再往麻城访刘承禧,
两年后得知他的死讯,
感到特别悲伤,
轻装前往刘家却发现已成空屋,
藏品皆“为人攫去”。
刘承禧想要将物品还给吴廷,
怕旁人从中侵夺藏匿,
故先闻于麻城令君,
请他作证监督,
托王思延代为保管与转交,
〈快雪时晴帖〉才没有也“为人攫去”。
刘承禧家遭逢何事没有记载,不得而知。
吴门是苏州的别称,
这里提到“吴门携去之物”自然是指〈快雪时晴
帖〉
王穉登是苏州人,
前段王穉登跋文中说卖画者将此帖带到吴中
他倾囊购入之后吴廷以三百锾买走,
在万历三十七年之前又归于刘承禧,
估计吴廷可能就是在苏州与刘承禧交易此帖。
天启二年(1622)吴廷于麻城再得此帖,
想起往事而感慨不已。
朱成国,指的是前面提到朱希孝之兄朱希忠,
其祖父朱能封成国公,
朱希忠袭其爵位,所以称朱成国。
估计此帖曾在朱希忠手中,
后为朱希孝收藏,
流传吴下后经王穉登、
刘承禧的收藏,
又回到吴廷的手中。
此帖至吴廷,
已经流传许久,
经过几代的收藏而能保持完好,
真可称为天下奇物了,所以他说
天下奇物自有神护,
倘多宝数百年于余清斋中足矣,
将来摹勒上石,此一段情景,
与司隶高谊,同炳千秋可也。
天启二年三月望日书于楚舟,
余清斋主人记。
这一段,吴廷自知不可能永远收藏此帖,
只求能多珍藏数百年,
也盼与刘承禧的这一段友谊能透过文字永远流传。
吴廷的愿望也成真了,
却不只透过刻石,
这件天下奇物后来为乾隆宝爱,
珍藏内府,
后来成为故宫博物院的收藏,
故宫授权全册出版与展览之后,
此段故事更能传诵不绝了。
我觉得这都可以以此帖为主轴写个剧本了。
游客到故宫也是很难将帖册上一大堆的文字钤印
和他们背后的历史、故事、
政治意含看完
但这些展品上的故事,使展品更立体,
我觉得这样更能了解“我到底看了什么”而得到趣味吧,
但一样的困境是要了解这些确实需要背景资料及兴趣等
最后是关于印章boy乾隆皇帝的一些事,
他确实是被骂到爆啦,
他喜欢题诗文,
记录与作品、作者有关的事蹟或鉴赏心得等。
破坏画面、诗写得不好又超爱写,
印章一大堆等等。
我觉得确实是很不好啦,
他喜欢在名蹟上的题诗,
但只在少数特别喜爱的藏品上有较多的题跋钤印,
有几方印记与题签是出于收藏整理的需要
并不是每件书画作品都被题得面目全非。
重装题记、钤印是中国书画收藏的传统,
并非乾隆新创之特有鉴藏方式,
而他题诗的态度是相当谨慎的,
他写前会先量度、笺幅、
行款,排次起草,
以备涉笔时,旁按比拟规格
所以鲜少有错、漏的情形,
实在不能说是粗鲁。
我的意思是他虽然在名作上笔记了,
但有些笔记(像快雪时晴帖)
是加在新页上的(像贴便条纸那样)
而且他写笔记超认真都用尺划线并打草稿。
(当然多涂写还是不好啦,只是说明他真的超热爱)
而他对书画的收藏,
坏的影响是破坏了画面,
但出于热爱也有些好的结果呀
透过如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这样的大型法帖,
在没有影印机、照相机的时代
保留的珍贵的书法字迹,贡献又岂容小觑?
他下令刻帖的谕旨云:
书为游艺之一,
前代名蹟流传令人兴怀珍慕,
是以好古者恒钩橅镌刻,
以垂诸奕禩,
宋淳化阁帖其最著矣。
厥后大观、淳熙皆有续刻,
其他名家摹本至不可𫌨数。
我朝秘府初不以广购博收为尚,
而法书真蹟,积久颇富,
朕曾命儒臣详慎审定,
编为《石渠寳笈》一书,
因思文人学士得佳蹟数种,
即钩摹入石,矜为珍玩。
今取羣玉之秘,寿之贞珉,
足为墨宝大观以公天下。
著梁诗正、汪由敦、蒋溥,覆加校勘,
择其尤者,编次橅勒,
以昭书学之渊源,以示临池之模范。
透过刻石制帖,
使这些不易保存的书迹可以流传久远,
将“墨宝大观公天下”,
与天下人分享书法收藏中的精品,
期待够
“昭书学之渊源,以示临池之模范。”
提供临习书法者很好的范本,
也给研究书法的学者题供了丰富的资料。
虽然书迹原件属于皇家,
但字迹却供士人观摩,
亦是在一定程度下分享并保留了藏品。
〈快雪时晴帖〉册首题的五首诗之一:
赚得兰亭萧翼能,
无过玉匣伴昭陵。
賸留快雪公天下,
一脉而今见古朋。
就可看出,
他没有打算将这珍贵的书迹陪葬,
亦是对人类文明遗产的敬意。
比先前相关推文里提到的兰亭叙给唐太宗陪葬的传说,
一样是喜欢王字,
乾隆表现了不一样的风度。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18-06-12 00:16:00
推 可是希望排版一下 好难读呀
作者: os2CV (os2CV)   2018-06-12 00:16:00
贴这边太浪费了,快转到历史板去
作者: ceiba5566 (Ceiba56)   2018-06-12 00:16:00
end 你要不要先学一下排版
作者: namfish (吴沟娱)   2018-06-12 00:19:00
大家对中国的文物好热诚 真的是中国的子民
作者: opball (谢谢你,兄弟)   2018-06-12 00:19:00
排版 补血
作者: Kamelie (Shiba Inu)   2018-06-12 00:20:00
作者: pugipupu (johnsonlalala)   2018-06-12 00:20:00
作者: chaos1526 (ezbear)   2018-06-12 00:21:00
最简单的排版就是每一句都空一行就是了 才不会全部挤在一起 阅读起来会很累
作者: luminous214 (bambi)   2018-06-12 00:55:00
喜欢你文字朴实真诚赞
作者: ejo3and503 (GG)   2018-06-12 01:00:00
楼主: acentric (acentric)   2018-06-12 01:09:00
对不起各位大大小弟太少发文,正在修正排版了
作者: jengjye (建)   2018-06-12 01:15:00
排版,以及亟需整理一下述说的事,太多又杂乱
作者: kim01027 (虎鲸。漫游中)   2018-06-12 01:29:00
我是在看杂志还是论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