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肥国小5.6年级的班导满偏心的
基本上成绩好的她会比较照顾
然后成绩好的人里面又会有最宠爱的
毕旅的时候去北部
当时有学生问怎么不去士林夜市
她说那边小偷多不让学生去
后来才知道她偷偷让她最喜欢的学生去
不过当时快毕业了大家也觉得算了
以上我是觉得还好 导师会比较偏心很正常
只是她比较明显而已
接下来是我觉得不太好的
当时让她带的时候她有设计一个制度
班上学生分成好几组
只要有好表现就会奖励加点
一个月后统计出来点数最高的组别有礼物
当时刚好有捐钱做慈善的活动
结果她就说只要捐了多少钱就可以加点
结果班上有个家境好的学生就真的捐了
有了这个先例之后有的人也开始跟着捐钱
但是大部分都是为了点数
其实她出发点也许是好的
但是本肥觉得这会让学生搞错慈善的意义
捐钱到底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
亦或是为了点数
在国小价值观还在发展的过程里
我想这样的教育是不太好的
有好表现加点 好表现通常都是以成绩量化
例如考试全组都100可以加点
班上有成绩好的也会有成绩不好的人
于是就有成绩不好的人因为没考到100被其他组员靠北
分组的时候成绩不好的如果人缘不是很好
就会被当皮球踢来踢去
也许有人会说她的立意是好的 只是实行不良罢了
接下来这个例子才是真的夸张
过动儿不一定是头脑不好
只是想静下来比常人困难
班上有个过动儿 叫他A吧
有人在嘲笑A或对A有不友善的行为时
导师不但没加以阻止 反而跟着学生一起
可以说导师带起霸凌A的风潮
A因为是过动儿所以学习进度上跟我们不太一样
有时候导师在盯他课业的时候就是当着全班的面 说的话也不是很好听
大家就会想 他怎么还在学这个
这个不是什么时候就应该学好的吗?
国小生因为还不了解个体之间都会有差异
跟自己不一样的就容易用有色眼镜去看待
尤其又看到明明跟自己年纪一样的人
却在学以前学过的东西
就开始带着轻蔑的心态看待A
他一定头脑有问题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不懂
进而上纲变成过动儿就是不好
这部分就真的满超过的了
随着年纪愈大 学习到的东西也愈多
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所以没太多感觉
但是现在想起来就觉得还好本肥的价值观没被带歪
现在虽然是肥宅但却是个善良肥宅
大概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