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ykuririn (kuririn)》之铭言:
: 刚刚在龙山寺看到一个路牌
: 写艋舺公园 不过英文好像怪怪的
: 这个不知道是谁翻的
: https://imgur.com/Bil1TGt
艋舺,原本是平埔族语,意思为独木舟
因早期众多独木舟停泊于此,后因故得名
再来谈到艋舺这两字的译名
我们必须先了解早期的中英拼音译法之争
台湾常用拼音有三种
汉语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拼音为英国人19世纪建立
利用罗马拼音来拼出中文发音
早期台湾确有些地名用此拼音,不过现在已极少
也是外交部办理护照拼音英文译名时,早期最多人使用的拼音
通用拼音,为2000年时中央政府开始推广之拼音法
与汉语拼音之差别在于
汉语拼音为国外最多及最广泛学习中文时,使用的拼音法
同时也是ISO认证的中文拼音法
但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则坚持不使用通用拼音,而是汉语拼音
导致有一阵子全台使用了通用拼音,只有台北使用汉语拼音
而后来为方便外人易读各地地名之译名
中央及各地机关也慢慢将早期的通用改成汉语拼音
所以现在除了各种特殊地名外,拼音译名的准则即为汉语拼音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地名若有保存特殊文化或民俗,则会取其之特别译名
例如:淡水
淡水之汉语拼音为Danshui,但后来政府为了保存早期淡水之特色
把淡水之拼音正式视为,Tamsui,此为自西荷时期起,最早的淡水译名
回归艋舺的正题
艋舺的汉语拼音为 Menjia是没有错的
但是若查国家教育院之双语词汇建议辞库可以发现
艋舺,竟然有两笔机关建议,即为Mengjia和Bangka
我们再查内政部地名资讯网,可以发现艋舺拼音为Bangka
https://i.imgur.com/qXVw9Nd.png
再来看看台北市议会公报2013年的质询纪录
https://i.imgur.com/1CVf8n3.png
可以发现几年前的艋舺拼音,各机关也是常常出错的
但艋舺拼音应是与淡水一例相同
不采用汉语,而是具有特色的早期称呼
现在的台语、平埔族语的艋舺,Bang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