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揭露香港基督教性暴力真象

楼主: pipiboy1980 (post-neo)   2018-03-20 10:57:49
1.媒体来源:
立场新闻
2.完整新闻标题:
收集逾50宗个案 她誓要揭露香港基督教性暴力真象
3.完整新闻内文:
A小姐是一名基督徒,有一次她出席丧礼,一位牧师假借“安慰”之名,从后将她紧紧抱
住;K小姐曾到台湾参与基督教会议,期间在旅馆被上司强暴 …
英文里有一句谚语 — “elephant in the room”,意指一个问题有如房间里的大象般显
眼、庞大,却又无人敢于正视。教会内的性暴力问题,无疑是一头大笨象,明明早已是公
开的秘密,大家却无意解决,眼不见为干净。
曹晓彤是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性别公义事工干事,由2013年起一直在推动教内防治性骚扰的
工作,誓要大家正视这头隐形大象。然而在各大宗派、教会的忽视及抨击之下,她几经努
力却不见重大成果。
直至近期她发起网上行动,透过Facebook收集教内性骚扰个案,一下子接获超过五十名受
害人自揭经历。这些个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污秽的大象里,尚困着多少不敢发声的受害
者?
从K小姐的故事说起
2012年5月一宗教内性侵丑闻,一度震惊本地宗教界。一名化名“K小姐”的受害人,于基
督教媒体《时代论坛》撰文,自揭被已婚基督徒上司强暴的经过。
在该篇以“教会,你能为性侵犯受害人讨回公道吗?”为题的文章中,K小姐称曾在2011
年与上司跟随本地有名的基督教组织,到台湾参与一个基督教国际会议。但在回港前一日
,K却在旅馆被上司强暴。事后K亦被上司无理解雇。
该文指K在回港后,立即联络了施暴者的牧者求助,惟牧者一直建议她不用报警,将事件
交由教会处理。一个月后,K的母亲发现事件并打算报警,惟“知情的基督教领袖”再致
电要求K小姐三思,称公开事件对K没有好处,亦会严重影响教会声誉。
K当年接受《苹果日报》访问,就透露是香港国际全备福音商人团契总监陈世强等牧者,
劝她只是索偿无理解雇的金钱赔偿了事。不过陈世强就否认曾劝阻受害人报警。
K小姐的事件引来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不过事隔多年后,本地基督教会在防治性暴
力的政策上,原来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毫无寸进。教内性侵这头大象,继续屹立不倒。
指大部分教会未制定防治性骚扰政策
曹晓彤从中学时期开始返教会,笑言自己是一位“耶撚”。2013年她加入了基督教协进会
担任性别公义事工干事,五年来一直致力推动防治教内性暴力的工作。
初入职时,曹晓彤觉得性暴力理应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似是LGBT等性小众议题具争议性
,理应不难在教内推动讨论。但工作多年后她才发觉,现实情况与想象刚刚相反,要鼓励
教会制定性骚扰政策,难关重重。
她上月出席香港基督徒学生运动的一场讲座,指香港大部分教会都没有制定任何防治性骚
扰的政策,仅采取“有事才去处理”的态度。于是基督教协进会希望先制定一套防治性骚
扰政策,在推出后再鼓励教会及机构跟随。
当时她邀请了四十个不同宗派的弟兄姊妹加入了一个投诉委员会,专门处理协进会内的性
暴力问题,并向这四十人提供相关培训,“希望好像撒种,让四十个不同宗派的领袖,听
完后将此带回自己的宗派去做”。
然而她的幻想并没有成真,培训过后并不见有领袖将政策带回去。她又走到不同宗派堂会
举行讲座,出版了一份防治性骚扰的宣传小册子,但都似乎无法引起实质的改变,“那时
开始觉得,继续等他们开门,都不是办法”。
四年前问卷 全港仅12间教会参与
在2014年,协进会决定发起“教会内性骚扰及性别意识问卷调查”,希望了解弟兄姊妹对
性骚扰的认知及经验。结果香港约1,200间教会,只有12间愿意参与,收集了超过三百份
问卷。
全港仅12间教会参与问卷,调查结果的代表性相当有限,难以反映香港教会的整体面貌。
调查最重要的发现,可能是“12”这个数字,揭示了教会对性骚扰问题的鸵鸟心态。
这份问卷明明是针对性骚扰,并没有触及同性恋等敏感议题,但不少教会见到“性别意识
”四字就已乱扣帽子。据曹晓彤形容,当时协进会逐一致电教会,确保对方收到问卷调查
的邀请函。惟不少教会接到来电,只是抛下一句“我们不支持同志”就狠狠挂断电话。
原来不少教会一见到“性别”二字,已经觉得要避之则吉:“这当然是很恐同,但亦反映
他们将‘性别议题’等同‘同志’,但性别议题其实很宽阔。”
有教会甚至在回函中,对协进会的问卷调查表达强烈不满。有教会在一封回函中写道:“
哪有教会接受这种调查?若有,那间已不是属灵的教会,只是基督徒聚会所。”、“这种
市场式调查问卷未必适合教会使用。请问策划者及调查顾问是否基督徒,又是否清楚基督
教教义?”
结果显示,约有一成的受访者称,其自身或认识的弟兄姊妹,曾在教会或教会活动内遭受
性骚扰。有五成半受访者认同教会内出现性骚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七成半受访者支持教
会设立防治性骚扰政策。
问卷结果最终发送至逾千间教会,亦在《时代论坛》上发布,惟仍然未能引起教内的讨论

“做完这份报告,却引发不到一点涟漪或回响。”曹晓彤无奈道。
有受害人被要求遵从经文原谅施暴者
去年8月,协进会在Facebook发起了“不再沉默 ── 收集教内被性骚扰经验”的行动,
收集教内性骚扰的实例,最终收集到超过50宗个案。协进会目前正分析收集到的个案,并
接触了部分个案深入了解情况,预计今年稍后将会发表报告。
这些个案涉及轻微至严重的性罪行。有个案涉及受害人被牧师拥抱、触摸,部分案例更涉
及试图强奸。在不少例子中,施暴者都是用“关心”、“安慰”等借口,在获取信任后作
出性骚扰的行为,犯案地点包括是教牧同工的房间、寓所等,亦有个案是在海外发生。
大部分受害人在事发后,都不满意教会的处理方法。有受害人被要求遵从“不可含怒到日
落”等圣经经文,放下怒火原谅施暴者;有人甚至被责骂没有好好保护自己;有侵犯者在
犯案后,仍能够在教会内工作或侍奉。
其中一个个案中,受害人在出席一场丧礼时,被牧师以“安慰”为名从后拥抱。事主之后
走出走廊,该牧师再次走近,并隔着一名老妇触碰事主腰部。受害人最终向另一位不属该
堂会的牧师倾诉,惟对方仅叫她参与其他教会,并不建议她应作出投诉。
曹晓彤:大部分案例涉权力不对等
据曹晓彤初步分析,这些收集到的个案之中,近九成都是涉及权力不对等关系,施暴一方
包括是牧师、传道人等在教会中有权力的人物,又或是较为资深的平信徒。大部分都是男
对女的性暴力,亦有数宗男男的例子。
曹晓彤称由这些个案可见,大部分教内性暴力都是涉及权力关系。部分教内有影响力的人
物,利用别人的信任而犯案:“大部分施暴者的角色身份,都是牧者、传道人等,又或是
在群体角色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她引述这些受访者指,公干、住宿、露营等活动,往往是高危的性暴力场合。正如当年K
小姐的个案,在外地发生的性暴力,受害人事后要追究法律责任亦较为困难。
为保教会声誉 受害人倾向噤声
为何教会一直未有正视性暴力问题?
曹晓彤认为,与一般性暴力不同,不少教内性暴力的受害人,仍然十分关心教会声誉及和
谐,因此更倾向不发声。
“在街上被非礼,你与施暴者非亲非故,很快就会有捉拿对方、告诉他人的想法。但当加
害你的人,对你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是对群体有一定影响力,你要指证他就是很大的困
难。”这些受害人最后可能是选择默默离开教会,避免再受伤害。
她指出,不少教会将性暴力视为“丑事”,而且觉得加害者会改过自身,因此即使发生了
性暴力案件,都不会向其他教会通报。结果加害者在被赶离某教会后,往往能够轻易转往
其他教会。
“基督新教有很强烈的宽恕(意识),觉得每个人做错了都有可能翻身。”
她坦言协进会在推动防治性暴力政策上,角色非常被动。他们虽然是一个教会联合组织,
但并无实权要求各宗派推动政策,“他们不做,我都吹佢唔涨”。
“很多时我与堂会牧师讨论,对方会说要视乎宗派是否愿意做;与宗派高层谈,他们又会
说不知道堂会方面的想法。大家都在‘推个波’。”
不少的性骚扰,其实未必去到身体接触的层面。对心仪对象的过度的追求、跟踪等,可能
已经构成性骚扰,令受害人感到不安。针对这个情况,曹晓彤认为教会除了需要制定防治
性骚扰外,亦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可能加害者未必知道事情如此严重,以为这样做是好
的,对方就会喜欢自己,不知道界线有哪。”
“如果有这样多年青人返教会,很应该学习一下情感教育。”
《立场新闻》向本港多个主要的基督教宗派发讯,查询它们有否就防治及处理教内性暴力
制订任何的守则或指引,以及是否有保存教内性暴力个案数字等。浸信会、圣公会、宣道
会、中华基督教会均未有回复。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oo.gl/d3RPk2
5.备注:
连香港都开始处理教会性侵案件的整理和申诉
虽然跟国外比慢了很多
至少香港都愿意走出这一步
反观台湾 牧师神父 性侵的爽爽 却没人愿意跳出来
作者: EfiwymsiAros (認真發廢文)   2018-03-20 10:59:00
一神教怎摸还没死光R
作者: sorenhuang (Soren)   2018-03-20 10:59:00
以神之名 呵
作者: kaito1209 (小乌龟)   2018-03-20 11:06:00
异性恋
作者: LeoJhou (因京冢丈)   2018-03-20 11:06:00
八卦肥宅们看到新闻所以想要改行囉
作者: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18-03-20 11:08:00
立场新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