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韩国研发的短道速滑技术:青蛙手套与葫芦型走位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8-02-13 21:29:55
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aspx?art_id=176737
韩国研发的短道速滑技术:青蛙手套与葫芦型走位
朴素滢 记者 | 2018.02.13 13:56
https://i.imgur.com/6p4gig4.jpg
图为韩国代表队研发的青蛙手套与葫芦型走位。
在召开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江原道江陵冰上竞技场,媒体区(混合采访区域
)最受关注的就是韩国国家队代表们。只要韩国选手们结束训练或比赛后走出场地,包括
韩国在内的美国、日本、中国、荷兰等国的记者就纷纷上前采访。不懂韩语的外媒记者在
结束采访后,会请韩国记者对选手们的回答进行翻译。外媒们如此关注韩国短道速滑的原
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韩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短道速滑水平。
从短道速滑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Albertville)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项目到今年的2月12
日,韩国在此项目上共收获了43枚奖牌(22金,12银,9铜)。在历届冬奥会中,韩国取
得的金牌总数为27枚,而其中有22枚是来自短道速滑,占比超过80%。
韩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擅长短道速滑项目,短道速滑原本在美国与欧洲最为发达。
2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杂志在平昌冬奥会特辑中刊登了题为《韩国的短道速滑成绩为
何如此优异》的文章。该文章中写到,在上世纪8、90年代寻找奥运会擅长项目的韩国选
中了新出现的短道速滑项目,之后在国家集中的赞助以及反复的军队式训练与战略研究下
,韩国在短时间内包揽了数枚奖牌。
由于需要快速转弯来展开排名竞争,因此短道速滑对柔韧性与爆发力的要求较高。与西方
选手相比,体型骨架较小的亚洲选手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十分有利。韩国速度滑冰项目国家
队代表出身的SBS解说员诸葛成烈(音)表示,“当时很多人对我说‘现在去短道速滑绝
对能包揽许多金牌’,劝我转行短道速滑项目”。
被称为韩国短道速滑先驱的金琪焄在1992年的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1000米、5000米接力项
目中取胜,让韩国在参加冬奥会的44年里首次将金牌挂在胸前。金琪焄研制出“葫芦型走
位”、“单腿走位”、“青蛙手套”等多种技术。葫芦型走位是指选手从直线跑道滑至内
圈又再次滑向外侧,以此来超越对手取得领先。单腿走位是指为了克服转弯时的离心力并
保持速度,仅用一只脚滑冰。他还发明了在手指指尖部位粘贴上环氧基树脂,以便在转弯
时减小摩擦的青蛙手套。
最早尝试先将脚伸过终点线方法的也是韩国选手。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1000
米决赛上,全利卿就是先将右脚伸过终点线继而取得胜利。当时在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决
赛中,韩国选手金东圣本来在李佳军(中国)后面,但其就是凭借先伸出脚而赢得了比赛

通过在冰场上一天转200圈以上的高强度训练,韩国选手积累了钢铁般的体力,而凭借钢
铁体力支撑起的“外圈超越”技术也不容小觑。外圈超越是指放弃竞争激烈的跑道内圈,
瞬间发力提高速度跑向外圈,但是在环绕跑道一圈时,外圈超越会比普通战略多跑5-10米
的距离。在2006年的都灵(Torino)冬奥会上,安贤洙与陈善有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战绩,
两人分别实现了男女三冠王。陈善有表示“想要实现外圈超越的话,力量与滑冰技术都要
十分优秀”。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 http://cn.joins.com/big5
韩语原文:http://news.joins.com/article/22367636
作者: zzzz8931 (肥宅)   2018-02-13 21:30:00
非核准媒体 88
作者: youkisushe (65454)   2018-02-13 21:31:00
卫生棉
作者: meatbear (肉圆熊)   2018-02-13 21:35:00
女子五百公尺韩国因为违规切道丢掉银牌资格今天的比赛
作者: KimSongI (金妹妹)   2018-02-13 21:41:00
今天的比赛很有趣 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