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赖揆:盼一例一休修法速审查通过

楼主: shinbird (爆肝就要喝愛肝)   2017-11-04 21:10:46
※ 引述《askaleroux (Falcon)》之铭言:
: 有进步的经济策略,才有进步的劳工政策
: 或者在说得更明白一点,真的有实力有竞争力不容易被取代的产业
: 这种产业下的劳工才能脱离这种血汗,收入才能跟上劳力的付出
: 夸张点来说也就是苹果跟鸿海这样的差别
: 今天民进党背叛劳工,或许从他的经济方向能看出一些端倪
: 现在大家都知道,民进党除了统独立场与国民党相异以外
: 在经济上跟国民党是同样的右派资方政党
: 经济套路走不出新自由主义的把戏,而对于实际的创新之上是策略贫乏
: 台湾两个最大的政党,似乎都没有能力带台湾走出困境,至少目前我看起来是没有。
: 例如所谓新南向政策,我一直在想过为什么不是新北向,新东向,而是新南向?
: 日韩市场不好吗?欧美人消费力不比东南亚吗?
: 日韩欧美有想说一定要往哪里发展才有出路吗?
: 有实力是全世界都能去,不只东南亚不只中国
: 原因很简单,所谓新南向政策,不过是要台商到东南亚设厂
: 用东南亚廉价的劳工,依循旧有的经济模式,去除的只是中国因素而已
: 政府说要南向,我还真不知道台湾往南有什么优势?肤色优势?语言优势?
: 日本在东南亚插旗不知道多久了,当新加坡还是其他东亚强国吃素的?
: 就台湾想要往南,别的国家都没来过,好像找到一块新大陆一样
: 如果实力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何必一定要往南。
: 然后期待签那几个FTA台湾就会一飞冲天
: 本质上也不会改变台湾的竞争力本身的问题,不过是向下竞争最后回到平衡
: 新自由主义本就是建立在强国对弱国的剥削之上,台湾是强国吗?拿什么跟人家谈?
: 竞争力不足的产业通常就是砍成本,第一刀就砍劳工薪水或增加工时
: 但因为制造业占台湾GDP之重
: 政府为了选票可能又要再给多一点补助,结果排挤其他产业
: 压榨更多劳力,换取那个能够选举时候拿来说嘴的GDP
: 而实际的竞争力完全没有增加
: 至于GDP的增加完全没有回馈到劳工身上,薪水不会涨,这又是另外一篇故事。
: 话说回来,个人觉得
: 台湾最大的经济困境来自于短视缺乏创新
: 以及在核心竞争力上长年缺乏累积
: 这个东西让台湾在各种领域陷入困境,不知道各位乡民同不同意
: 在电子电脑产业
: 除了IC设计公司与台积电的制程以外。
: 台湾身为后进国,企业多年来或是拼装
: 或是买技术买机台然后快速量产
: 这样的模式在中国崛起,快速复制,
: 且台湾的劳力与成本不再是优势之后受到严重挑战
: 但是大部分台湾的公司都在吃老本,走老路
: 希望过去的成功模式可以延续,而大部分也缺乏研发
: 台湾老板也不爱研发,尤其是前瞻的研发,
: 因为这种研发可能三五年都没有成果,最后可能会失败
: 但如果三年之内无法获利的东西,大概提出来都会被打枪
: 台湾某大厂的实验室只能拼装出一些自己都不想买的东西也不意外
: 就算研发了,也大多数是比较后期的研发,无法从源头拉开距离。
: 因为基础研究在台湾完全不受重视,导致在基础的竞争力上就被甩开数十年。
: 而基础研发强盛的国家,就是那些先进国
: 他们能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培育更多先进的技术
: 而台湾最后还是只能乖乖去买技术,买专利,受人牵制。
: 在全球的科技业分工体系之下,我们只能拿上游公司吃完的
: 而在体系中的版图正在一步一步被蚕食鲸吞取代
: 只有少部份的台湾公司真的做出创新
: 尝试做过去台湾没做的事情,而他们在这波全球化
: 当中没有落败,站了起来。
: 演艺产业拿韩国来看更是清楚,当韩国演艺产业已经全面升级
: 台湾的艺人好像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其他市场可以去,那些说台湾市场小人口少的人
: 始终无法解释为什么韩国演艺产业如此成功挥军世界
: 那些包装,行销,训练,都是长年累积起来的
: 尤其是电影的拍摄,在技术与累积上都已经是亚洲的前几名。
: 台湾的综艺还在谈话节目还在抄人家创新的东西,还抄半套
: 戏剧就算近年有些许佳作,仍然乏善可陈
: 游戏产业台湾曾经是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
: 结果两千年后停止研发一个疯狂代理,败掉所有优势跟竞争力
: 那些曾经的大公司,橘子,智冠,就是带头堕落的元凶,
: 让曾经会是台湾新星产业的游戏业在成长期就夭折
: 讲这些,大家都知道讲到烂了
: 那政府的责任在哪里?用一个公司的角度很难做出什么事情或是有什么巨大影响
: 这就是国家力量的重要,但政府要做的难道是给水电优惠给租税优惠这些事情而已吗?
: 政府最需要的就是订定方向用国家的力量往前推动
: 要推动适合台湾的产业,也不要让认真的产业单打独斗孤立无援
: 看到台塑在越南被罚成智障了吗?
: 这种对环境有巨大破坏的公司是这样,反观日月光呢?
: 对于亚洲水泥的作法,民进党是什么态度大家也已经很清楚了
: 如果经济的成长代价是永远的伤害与污染,没人想要,这种经济模式大家都想摆脱
: 结果台湾政府过去以来则是极力护航这些企业,拥护这种经济发展方法
: 亚洲硅谷是另一个值得说例子,整个案子讲得很漂亮
: 好像很会,在桃园又要大兴土木盖场馆。请问新创最需要的四本柱
: 资金、市场、技术、人才
: 到位了吗?
: 随便质询就破洞百出,为什么要叫做硅谷?
: 这亚洲硅谷是要吸引谁来投资?他们为什么要来?
: 定位又是什么?为什么不是深圳中关村当亚洲硅谷
: 为什么不是有Google育成中心进驻的韩国首尔江南区当硅谷?
: 忽略实际上硅谷之所以为硅谷,是因为硅谷的挑战文化,是美国的教育文化
: 是美国对先端基础研究的坚持,周遭大学的教育成功,才有硅谷的催生。
: 不去对教育的根本做改变,做好环境,鼓励投资,做进步的法规
: 鼓励先进研究,鼓励那些新创的公司,
: 结果只看到了硅谷成功的表象就企图从表象复制,缺乏事实的基础到最后还是会失败。
: 说到这里
: 我总觉得台湾就是缺乏那些产业文化的养成
: 例如德国的技职文化让德国的精密机械世界翘楚
: 美国的骇客文化,让许多软件方面新创的东西都从美国诞生,失败了再挑战
: 日本的职人文化,让他们想要把每个产业都做得尽善尽美(当然最近好像丑闻不断)
: 我们台湾好像没有类似这样的文化,好像只想抄别人家的东西
: 好像抄,复制,就是我们的文化
: 可惜那些东西是抄也只是抄到皮,最基本的精神没有学到,没办法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 发展出适合台湾不断深耕发展的产业文化。
: 或许会有人说,台湾就市场小人口少
: 但我不认为是市场不够,更不是人口太少
: 而是我们的能力不足以去开拓那些市场
: 北欧五国的人口总合
: 差不多也就是台湾的2300万而已
: 不过他们的诺贝尔得奖人数是多了个去
: 收入也不是台湾能企及,所以国家大小与人数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 只是为什么他们能够不断挑战过去不可能的东西
: 不只是过去长远的累积,更是信念
: 对进步价值的重视,例如环境永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劳工政策
: 对社会人文的关怀,等等
: 而对进步价值的重视也将带来对国家正向循环的创新
: 例如丹麦在反核与经济上的双赢,北欧四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外销都是值得台湾借镜
: 我在2014年投了民进党一票,那时候我在东京
: 蔡英文来东京演讲,说了很多创新的东西,要让年轻人找到回家的路,我相信了
: 所以长期我对民进党的期许是他能在基本的教育上着手
: 毕竟所有的问题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
: 人的问题要靠教育长期解决,解决了才有可能建立上面说的那些创新文化
: 结束短视近利的价值观。
: 僵化的考试教育体系与社会价值观
: 难以出现创新思维的人才,或是让真的人才被埋没
: 这样的现象显现在各种产业,包括体育在内。
: 短期我希望民进党能够支援鼓励创新,做进步的法规
: 创新并不局限于电子科技业,软件业,酪农,农业,服饰,影视音乐都是
: 大企业是很难创新的,尤其是台湾的老板,还要面对台湾的股东,过去曾经成功的包袱
: 此外还要鼓励基础研究,把钱用在刀口
: 别再像过去出一堆追求KPI实际只是追求指标没有实际影响的案子
: 用国家力量去推动产业最基本的东西,让产官学的落差缩小,
: 只是民进党在上述这些有什么具体明显的政策
: 我是真的还没有看到,总觉得是社会推一步,民进党才要走一步
: 而在劳工政策上面,民进党是真的没有想要让恶化减少
: 反而让这样状况继续恶化,甚至把加班当成是一种恩惠
: 民主进步党的进步二字,是当之有愧
: 一个有竞争力的公司不会亏待他的员工
: 一个有进步价值的政府不会坐视那些无良的公司压榨劳工
: 好吧,讲了那么多,好像很消极,关于台湾没有自主竞争力这块
: 积极的说法就是,至少从我们工作的场域开始做起,从自己开始做改变
: 或许有一天,这些小小的改变与坚持的力量聚集起来
: 会累积在某个时间点变成质变,毕竟也有很多台湾人正在打拼扭转困境
: 只是民进党现在让我觉得他们并不是上来改革
: 而是本身也是必须被改革的一群,或许台湾需要新的政治力量崛起
: 我个人不是什么经济系毕业
: 不过是个理工宅,说那么多就是来PTT找大神讨鞭讨论,希望台湾经济能够更好
: 个人认为台湾经济困境在于缺乏竞争力,缺乏自主能力
: 想走过去的老路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不做本质提升自我强化的可笑手段
: 在这种脉络下的民进党,跟大多数我们台湾人的通病一样,短视近利
: 短视近利的经济政策不会是进步的,要复制的是过去失败逻辑
: 没有进步价值的经济策略,本来就不可能有进步的劳工政策
: 甚至比国民党还退步,我想也不意外。
说真的很好,但其实这就是台湾的通病,
不,应该是大小企业甚至是政府的文化,
好像是认为只要打造一个计画,或是推一个人出来,
就可以扭转整个情势,而不是把游戏规则与走向制定好。
台湾喜欢代工文化,这其实也不能算是错,
只是代工的毛利永远不可能比得上自有品牌的利益大。
为什么?因为代工有被取代性,但台湾就是一窝蜂的只想走代工,
原因?进入门槛相对创造自有品来的低,时间短,投入金额短回收快。
台湾就是爱赚快钱啊。
但要作代工其实也是可以,那你要走的方向就是要很明确,
代工你就是要作到你的取代性很低,
有不可被其它代工厂抢单的技术或规模,
人家品牌商只能下单给你,但台湾有吗?
台湾人最坏的就是急性子,觉得输在起跑点就是输了,
结果我们一开始把韩国巴假的巴到后面远远的,
但后来他们根柢打好了,就换我们看不到人家的车尾灯了。
现在想要迎头赶上也不可能,除非他们摔倒。
当然一定会有人说,你这些都是讲干话,
老生常谈,谁不会讲?
干,提出方法来解决啊。
我还真的有办法可以解决,但我的方法都是短期无法见效,
而是要像韩国一样看长看远,可能要二、三十年,
甚至半个世纪,一个世纪后才会见效的。
那就是想办法打造让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为这片土地耕耘的环境,
建全劳工资度,让年轻人能够买房生儿育女,看得到未来,
有前景有念想。
然后慢慢建全我们下代的德育、美育等,因为未来文化输出强的国家
才会真的强盛,就像美日中韩无一不在打造输出他国家自己的文化,
这就叫文化产业冲击。
然后这样还不保证一定能成功喔,因为台湾已经起步太慢,
人家的基础都打好了,除非他们再摔跤,不然我们不可能超过他们。
那干嘛还要拼,还要转型?
因为现在不拼不转,台湾就准备等著被泰国、印尼等国家超过去吧,
到时候换我们输出年轻人去给人家当台劳、台佣了。
不过也不一定啦,以台湾目前的生育力来看,大概也没得输出了。
作者: IHD (终于要等到时空变异了吗?)   2017-11-04 21:12:00
有吧 台GG不就是代工吗? 还不是被文组看不起 士人为王啊
作者: ian90911 (xopowo)   2017-11-04 21:14:00
可是不是全台都能进台gg啊
作者: IHD (终于要等到时空变异了吗?)   2017-11-04 21:17:00
当然啊 能当士人 谁要当台GG 这是文化的问题啊 无解 奴才组啊
作者: zanns (苞可摸 GO)   2017-11-04 21:21:00
你虎烂的吧?韩国年轻人痛苦指数有比台湾低??
作者: IHD (终于要等到时空变异了吗?)   2017-11-04 21:25:00
台湾又没差 有自助餐 就不需要看生育率了啊 不是一样 平等吗?韩国不是不敢吃这道自助餐吗? 没有也是正常 哪来的少? 没少啊
作者: lucifer648 (超杀路西法)   2017-11-04 21:26:00
老板表示:关我屁事 台湾烂了我就去国外投资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