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7-10-19 17:50:19所谓本土化 白话讲就是指学术扎根在本国的体系之上
举例来说 台湾的医学界和科技业基本上常常用英文沟通
很多专有名词都是直接用原文 我本来也以为这才是常态
比如说你去医院 医师会诊讨论病情 用到原文名词是非常基本的
就连描述病症、疾患也常常用英文
科技业 很多讨论也是以英文为主
中国的翻译行业很发达 几乎西方一出新书和新论文 中国就有中译本
当然有些社会科学的如政治学会被中国审查,但自然科学类就比较没有这种审查问题
但我发现中国人自己玩起了自己一套 他们会用中文重新界定出一套自己的体系
然后直接用中文描述专有名词和现象 然后我们听不懂时还要去查一下原文是哪个
当然开国际研讨会他们还是会用英文 但私底下讨论就是以中文进行
这样的缺点是没有跟国际接轨(但他们发表在国际期刊还是会翻成英文)
优点就是进入门槛似乎变低了,使学术网络可以本土化
中国本身的市场与人口规模 似乎就足以撑起这样的学术体系 比如全中文发表的期刊
这样好还是不好呢?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