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两岸 陆外交官当台湾媳妇
联合报 记者陈言乔/台北报导
两岸交流中的婚配由原来的经济差距、年龄差距,逐渐成为平等的自由恋爱。台大法律系
毕业的徐彦与原本担任中共外交官的陆配袁晓丽就是一例。
袁晓丽从小生长在北京优渥的家庭,得到父母的娇宠,工作、生活又享有特权,她曾派驻
过巴基斯坦,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负责接待外宾,包括英国伊莉莎白女王、日本天皇、
美国总统克林顿等四、五十位国家元首、总理。
袁晓丽抛下众人称羡的工作,与台湾人结婚,如今两人拥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同时翻转人
生,以下是徐彦与袁晓丽的受访对谈。
徐彦:二○○三年我到北京旅游,透过友人认识晓丽。那几天的相处是我人生中的快乐日
子,回台前很难过,香港转机时我发短信给她:“我好像遗忘了什么在北京”,她装傻说
:“我帮你找找。”
袁:我因工作关系不能交台湾朋友,部里规定,不能搭华航、不能在台北转机。我告诉他
,我们不可能结婚的,单位(外交部)要政治审查,肯定过不了。他就说,你就写五个字
(老娘不做了)。但谈何容易,结果他电话更勤了。
悄悄结婚 被长官斥责
袁:我可能是外交部第一个与台湾人悄悄结婚的。部里人事处长得知徐彦是台湾人,斥责
我:“你怎么可以没报备就与台湾人结婚?”我硬著头皮说,我不认为台湾人有什么特殊
,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啊!处长说,部里要研究对你惩处。
徐:我劝她,就提出那“五个字”吧,大陆对工作纪律要求严格,你犯了“严重错误”,
即使继续工作,也无法回到以前状态了,好好跟我留在台湾把孩子养大。
来到台湾 被叫大陆妹
袁:这婚姻对我冲击比较大,我离开外交部,只身到了台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那时台湾对陆配很不友善,生活层面限制多,不能工作,身分证取得比外配多二年,父母
前六年不能来台探亲。还遇到一个用轻蔑语气叫我“大陆妹”的邻居,我好难过。
我极度痛苦,独自带着大女儿待在家里,就像坐监一样。那时我一度想带女儿回北京,但
徐彦红着眼说,“你要把我最爱的两个礼物全部带走”?我望着他眼里的泪水,叹了一声
气。
当年环境 不友善陆配
徐:我以前没注意台湾环境对陆配不友善,后来才知这是一个很不文明的政策,一个健康
、有自信的政府,是不应对另一个地方歧视的,这只是凸显自己的懦弱与无知。我就要晓
丽带孩子回娘家待一个月度假纾压一下。
袁:哪有一个月,才两周,就要我们赶紧回台湾了(两人笑)。徐彦曾说“任何对我太太
的不尊重,就是对我的不尊重”,这句话让我很温暖。
袁:我在家“坐监”了三年,○七年才接触台湾社会,我搭公共汽车坐捷运,带三岁幼女出门
,随时有人伸出援手帮我提婴儿车,连公共汽车司机都会下来帮我,才让我的心态有很大转变
。
袁:我因为嫁给台湾人,父母也开始关注台湾,尤其父亲比我更关心台湾,每天晚上八点
半准时看央视的海峡两岸。(徐:连台风要来,还是岳父打电话告诉我们要注意小心!)
相互理解 两岸都是家
袁:两岸都是我的家,我不希望两岸有紧张情况发生。两岸同文同种,不要那么排斥大陆
,尤其台湾若离开大陆,经济前景会更糟。也希望台湾善待陆配,很多陆配在台过得并不
好,她们只要求基本条件与外配平等就可以了。
徐:不管对哪个地方的人,都要从人性尊严角度去看待,相互尊重理解。人要活得平实一
点,政治上的独或不独,统或不统跟我们有何关系?我们教育下一代有温暖、有包容的心
,我们的社会就是和平、稳定且富足的。
https://udn.com/news/story/11528/274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