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Bode123: 汉字对台湾人来说是外来的??? 08/06 11:53
→ Bode123: 甚至有人提出说上古汉语是台语.. 08/06 12:20
你以为台湾只有汉人?
面对现实吧,台湾是个多种族的岛屿
http://www.twmemory.org/?p=9601
1636年5月26日,台湾第一所学校成立
http://www.twmem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6/05/twmemory_010130.jpg
是荷兰人开设来教“原住民”的学校,当时岛上有很多平埔族,汉人很少。
然后这叫做“新港文书”↓ (右边是汉字)
http://i.imgur.com/9AHT650.jpg
同时用新港文和汉文写的文件↑
是荷兰传教士用罗马拼音,为平埔族原住民设计的,这时大概是1636年,够早了吧?
到荷兰人离开台湾150年后都仍看的到新港文写成的文件,毁灭于中国人的暴力迫害
“汉化”,以前课本说是汉文化强势,其实是迫害,才不是本身多优秀。
时至今日,台湾汉人(不算1949年后来的)大概85%身上带着13%~25%的平埔族基因,
平埔族事实上是融入汉人的血缘里面,普遍,但稀薄,然而这种跨种族的混血(还包括
跟其他很多地方混血,因为早年台湾极度缺乏女性人口,海盗人口走私又猖獗)
就是为什么台湾人的脸孔只要仔细看,就能发现和中国人不同。
噢,这边可能有人要跳出来说“有争议”,我们就来看所谓的争议到底是怎样的争议,
是“学术争议”,还是“政治争议”,争议双方的学术地位又差距多大。
《基因当然可能扩散而稀薄分布回应陈叔倬对〈没有唐山妈?拓垦时期台湾原汉通婚之研究
〉的评论》 by 黄树仁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以下为节录,原文很长,陈叔绰被批评的一蹋糊涂)
陈叔倬教授认为原住民基因在当今台湾汉人之间不可能广泛分布,理由是他认为原汉通婚
既然比例不高,则为数有限的原住民基因应该会透过漂变过程而无法广泛散布在汉人之中
。
陈教授对漂变的理解有两个误谬。一是选择性的理解漂变的概念,以及忽视样本规模。二
是将个别基因的遗传机制混同于族群遗传机制,以致于将不相关的漂变概念引用于讨论原
汉通婚的后果,徒然浪费力气。
为何陈教授会违背本行的族群遗传学基本逻辑,而否定原住民基因在学理上可能广泛分布
于今日台湾汉人?为何以这种研究没有意义为辞而拒绝研究当今台湾汉人带有原住民基因
者的比例?甚至错误的引用不相关的漂变概念与其他遗传学名词来进行无谓的争议?原因
在于,此一理应客观探讨的科学议题已经严重受到当今台湾的国族认同争议影响而导致两
极化情绪对抗。
如果今日台湾汉人普遍多少带有台湾原住民基因,表示我们与大陆汉人的基因多少有差异
。对于汲汲于主张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研究者而言,这证明了“我们流着不同的血液”,
正如林妈利的书名所示(林妈利2010)。但对于认同中华民族的研究者而言,地广人众的
汉人因为各自与不同的周边邻族通婚,各地汉人本就基因略有不同。台湾汉人与大陆汉人
略有基因不同并无特殊意义,我们仍是一个民族,这正是陈叔倬教授的立场(陈叔倬、段
洪坤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