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大纪元
2.完整新闻标题:
陆高铁外交受挫 英媒:取消总额是兴建两倍
3.完整新闻内文:
【大纪元2017年07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郭曜荣台湾台北报导)英国《金融时报》调查
发现,中国大陆以输出基础建设方式所做的“高铁外交”遇到麻烦,被取消的案件整体经
济规模远超过已开工者。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7/275630-450x272.jpg
学者表示,“一带一路”聚焦的国家,几乎都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下的“输家”。图
为中欧班列。(Getty Images)
《金融时报》与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共同开展一项研究,对象是
中国18个海外高铁专案,包括已完工1件、兴建中的有5件,以及12个对外公布的专案,总
价值为1,430亿美元(约新台币4.37兆元)。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7/275631-450x297.jpg
研究发现,中国18个海外高铁专案中,“被取消”的总值为475亿美元,而“兴建中”的
规模约249亿美元,相较之下,被取消的专案总值接近兴建中的2倍。(Getty Images)
报导提到,中国将铁路纳入经济外交被拿来与当年美国主导的马歇尔计画相比,当时美国
投入130亿美元,相当于今日的1,300亿美元。但据《金融时报》估计,中国在缅甸、利比
亚、美国、墨西哥及委内瑞拉“被取消”的高铁专案总值为475亿美元;而据CSIS估计,
在老挝、土耳其及沙特阿拉伯“兴建中”的高铁专案,加上伊朗在“兴建中”的2个专
案,规模约249亿美元,相较之下,被取消的专案总值接近兴建中的2倍。
陆成本优势消失 案件拖延变常态
调查显示,每个被取消的专案都是北京和当地政府公布协议后泡汤,取消的原因则包括当
地国家透明度不足、中国承建商的延误和民众的反对。
报导引述一份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这些专案是在中国具有成本优势的情况下遭取消,该
报告提到,2014年在中国兴建最高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成本为每公里1,700万~2,100
万美元,相同条件下,欧洲的成本为2,500万~3,900万美元,美国加州甚至高达5,600万
美元。
报导指出,该优势将被中国企业在陌生的政商环境中工作所导致的不利因素抵消,案件长
期拖延变得很常见,而这样的失败已打击中国工程技术和专案管理的声誉。
一带一路聚焦国 多为全球化输家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7/275559-450x301.jpg
政大经济学系特聘教授庄奕琦表示,一带一路面对许多困难与挑战,也因此迄今没什么经
济的亮点出现。(中央社)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学系特聘教授庄奕琦表示,“一带一路”之所以被视为东方的马歇尔计
画,主要是聚焦的国家几乎都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下的“输家”,不是被边缘化,就
是全球生产价值链中附加价值非常低的国家,或是被排除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之外。
因这些国家相对落后,所以如何去主导让他们发展起来,“不是没有机会,但是非常困难
”,除了隐含国际战略上强权的竞合关系(南海问题)以外,另一部分是参与的国家的经
常帐都是逆差为主,目前大陆在一带一路的大型投资和建设,几乎一面倒地增加对中国进
口,而出口到大陆的相对少,这将使他们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进一步恶化,而这些国家的贸
易赤字本来就很庞大,经济基础面也不佳,若中国再对这些国家提供融资,从另一角度讲
,也提高中国的金融风险。
经济水平相对低 实质利益计画少
庄奕琦说,一带一路的国家沿线非常长,路途遥远且地理环境恶劣,有些地方人口稀少,
“就算人口多,经济水平如市场规模和购买力也相对很低”;另外,这些国家还有市场经
济体制不成熟、行政效率差等问题,通关和营运成本相对高,更不用说地缘政治的不稳定
,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的盛行,这些都是一带一路的困难与挑战,也是为何一带一
路到目前没什么经济的亮点出现。
“真正有实质大的经济利益的计画,几乎看不到”,庄奕琦指出,这些国家一面倒地依靠
中国援助,或用援助的方式构建基础建设,但从签订的合约来看,几乎都是对中国有利,
这也是很多国家与中国合作时会产生疑虑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宇璇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7/19/n9438924.htm
5.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