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指考生畅谈“亡国论” 阅卷师批:毫无

楼主: lunashining (asdfgh)   2017-07-17 02:36:28
人家就说数据了 数据哩?
下面说的问题都是马还在的时候就有了
科技业一堆公司都不行了 台GG一堆人想进 可是一堆人想出来
就因为现在换蔡上台有人继续提就反驳
跟教主说的一样 文组就是有你这种人才会整天被酸
这篇文章根本就是照妖镜
一堆人连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还能护航
不就只是因为杨是泛绿的网红
https://udn.com/news/story/6868/2442079
7大紧箍咒 国际人才来台就业难
根据国研院2017年3月公布的博士生出国意愿调查,就回收5,196份有效问卷分析,3成3的
博士生未来5年内有意前往海外工作,未满35岁的博士愿意出国比率更高达5成以上,其中
又以美国、大陆为最想前往国家的前2名。至于远走他乡工作的原因主要以“国内就业环
境不理想”与“海外高薪与优渥条件挖角”为主。
此趋势与主计总处在2017年所公布的海外就业统计相符。根据该统计,从2005至2015年10
年之间,台湾海外就业人口由34万人倍增至72.4万人,其中到中国就业占比仍最高,高达
58%。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在人口国际流动中呈现“高出低进”现象。其形成的主因之一就是台
湾10多年来薪资没有成长,甚至呈现“倒退噜”,这让台湾优秀人才想出去,各国也不约
而同积极挖角。
另一个原因则是政府为保护本国劳工,透过就业服务法及相关子法与行政命令,收紧外国
专业人士来台的工作许可。据统计,持有效聘雇许可在台工作的外国专业人士到2015年首
次超过 3 万人。由于流出者众、流入者稀,白领人才赤字难以避免。
相对于外国白领阶级引进的困难,台湾却引进大量蓝领外籍劳工。据内政部统计,在2015
年6月底在台外籍人士(不含中国人士)共计77万5,000人,86%来自东南亚国家。其中,
外劳57万9,000人,占总数74.7%最多,尚未归化取得国籍的外配则有5万1,000人,占6.6
%次之,两者合计占我国外籍人士的8成1。到2016年底,外劳在台总数达到62万4768人,
比台湾原住民人口54万人还多,可见问题严重。
大陆薪资涨势超越日本
中研院长廖俊智在2016年底接受联合报专访时说,台湾揽才常遇薪水太低、退休年限等问
题。若以特殊待遇延揽人才,如特聘、特聘讲座等,常被指控为肥猫。因此他建议台湾揽
才须提供诱因,不能以愿者上钩的方式处理。
台湾在国际人才争夺战中屈居下风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薪资与法令。首先就薪资而言,根
据主计总处历年受雇员工薪资变动情况调查,在1987-1996年间,台湾年平均薪资增幅达
9.3%,若扣除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幅的3.2%,实质成长率仍高达5.9%。但从1997年
开始的20年,台湾薪资成长率开始呈现停滞。在1997-2006年的10年间,薪资平均成长率
为1.7%,若扣除CPI的0.8%增幅,实质成长率已低于1%(只有0.9%)。但是2007-2016
年的薪资年平均成长率更差,只有1.3%,若扣除CPI的1.2%增幅,这十年年平均薪资实
质成长率只有0.1%。
而日本产经新闻2017年4月报导,将购买力因素考虑进去的大陆高级白领月薪近20年大增
近20倍,已超过日本。产经新闻引用日本综合人才服务业者保圣那公司在2016年针对
1,313家在大陆投资的日本企业问卷调查指出,大陆近年薪资上涨快速,其中2012年的涨
幅高达10%,之后虽逐年降低,但2016年仍有6.79%的水准。该公司预估2017年大陆薪资
成长幅度仍可达到6%左右,此种薪资增幅以台湾目前难以跟上。
7大紧箍咒 国际人才就业难
台湾人才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法令问题。退休法规只是冰山的一角,台湾若要引进优秀国际
人才,诸多不合时宜的法规与制度必须有所调整。
国发会在2015年针对在台外籍人士进行“外籍人士国际生活环境满意度调查”取得1,200
份左右的问卷。分析后发现外籍人士在台面临的问题均与法规制度有关。
1.签证取得困难
由于就业服务法之限制性规定,以致我国对外国人来台工作签证管制严格,外籍人才来台
申办工作签证等相关作业流程不但繁复,还须亲临3个政府机关办理;相对于各国为便利
外国高阶人才提供特别签证,如新加坡“个人化就业准证”(PEP)”、英国“卓越人才工
作签证”、美国H-1B签证,台湾则完全不提供外籍人士长期寻职签证了。
2.工作上的障碍
目前就业服务法仅准许取得永久居留之外籍人士可直接向劳动部申请个人工作许可,也可
自由转换工作无须经雇主申请,但其余外籍人士一旦离职,寻职及转换雇主仅有6个月之
宽限期,这些限制也造成外籍人士转换工作的困难。此外,自由艺术工作者无法申请工作
签证、外籍人士配偶取得工作签证不易、外籍人士无法教授“外国语文”以外之技术补习
教育、以及缺少单一平台提供就业媒合服务与相关就业资讯等,也都困扰外籍人士。
3.居留与入籍的限制
根据入出国及移民法规定,外国人在台合法连续居留5年,每年居住183日以上,得向移民
署申请永久居留。但纵使取得永久居留权后,该法仍要求应每年在台居留达183天以上;
即使外籍人士取得居留证,其子女也无法长期在台居留,当外国人要求申请归化我国籍时
,必须放弃原有国籍,也是困扰之一。
4.金融服务的提供与利用。
在台湾,外国人申请信用卡常遭拒且贷款不易。此外,网络银行功能及接口不友善,金融
英语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让外籍人士无法轻易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
5.税务问题
台湾个人所得税率高达45%,若加计健保附加,更高达47%,与新加坡、香港等竞争对手
相较明显偏高,不利吸引高阶人才。此外,台湾与外国所签订的租税协定较少,无法有效
排除双重课税问题。纵使外籍人士在台纳税,在申报所得税时也无法与台湾民众享受到相
同待遇,例如子女教育费用无法列入所得税扣除项目等。
6.退休与劳健保限制
除了65岁强制退休的规定外,对于外籍人士,欲加入台湾健保有 6个月等待期的限制,纵
使已合法居留之外籍父母在台新生儿也须等 6 个月始可纳入,来台工作的外籍人士也无
法加入劳退新制。
7.整体国际化环境不足
台湾对外国学校限制严格,以致欠缺外籍人才子女双语教育资源、英语环境不够友善(如
:各地路标及地图未能采用与国际一致的音译方式、各项申办作业缺乏外语服务)、申请
手机需缴纳保证金并限办1组号码、未能提供外籍人士有关政府部门及台湾即时资讯等问
题。
打破保护主义
早在1960 年代政府为鼓励外商来台投资,订定侨外投资条例后就有外国专业人士来台工
作,并在台湾经济迅速发展后劳力短缺,从1980 年代后期开始引进蓝领外劳来台工作。
例如:就服法第42条就楬橥“本劳优先”原则,明确规定“为保障国民工作权,聘雇外国
人工作,不得妨碍本国人之就业机会、劳动条件、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除本法
另有规定外,外国人未经雇主申请许可,不得在中华民国境内工作”(第43条),凸显该
法以保护台湾人就业为主轴。
其中与外籍人士来台工作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第46条。其明文规定雇主聘雇外国人在中华
民国境内从事之工作,仅以该条所规定的11种类型为限,其中最为国人所熟悉的就是外国
语文教师(第四款),运动、艺术、演艺(第六款),以及家庭帮佣及看护工作(第九款
)。
但是该条也有多款涉及外国专业人才(白领)聘雇的类型,包括:专门性或技术性之工作
(第一款)、华侨或外国人经政府核准投资或设立事业之主管(第二款)、公立或经立案
之私立大专以上校院或外国侨民学校之教师(第三款第一项)、为因应国家重要建设工程
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工作(第十款)、以及其他因工作性质特殊
,国内缺乏该项人才,在业务上确有聘雇外国人从事工作之必要,经中央主管机关专案核
定者(第十一款)等。
对于中国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或商务等活动,陆委会则另外订定“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
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及“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商务活动许可办法”加以规范。对
于在台设有营运总部的台资跨国企业,则订定“跨国企业内部调动之大陆地区人民申请来
台服务许可办法”,允许这些跨国企业得调动企业内部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服务。
现行外籍人士来台工作的法规制度而言,除了就服法之外,还包括其他法规。有感于规范
僵化,政府改以政策推动,例如:行政院在2015年通过“创业拔萃方案”,采行“创业家
签证”,希望以法规松绑及提供较其他国家便利之居留条件等诱因,吸引国外创业家来台
创新创业。
由于“人才为兴邦之本”,若无优秀人才,不论企业与国家均无从发展。欲吸引外籍人士
来台工作并非易事。在各国竞逐国际人才、国内人才外流,人才赤字日趋严重下,除推动
修法外,政府各部门应采行较创新的措施来改变目前态势。例如:科技部2017年4月公布
“海外人才归国方案”,对45岁以下博士级人才返国除提供科学园区提供、协助子女就读
双语学校外,最高每年将提供5万美金(约150万元台币)补助,若将此方案扩大至国际人
士更佳。唯有法规松绑与政策鼓励双管齐下,否则无法因应目前人才高出低进所带来的严
峻挑战。(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
※ 引述《despairF (オタクペンギン)》之铭言:
: 先放个网址:
: https://www.facebook.com/PTT.TU/posts/10155059285851137
: 我文组,我认为杨教授讲的很有道理。
: 她所言并不只是针对考生写了什么,同时也谈到原因之一:主流媒体只会一再唱衰,
: 而平常课堂上的教学不会主动去谈这些议题,通常没有人引导高中生去对媒体(甚或
: 任何资讯来源)做出思辨,于是对主流媒体的信赖,就变成了照单全收。
: 这题给的题目是什么?国际人才流动。要谈到国际人才流动这种双向的议题,当然不该
: 只有单向的片面评断。另外则是,这题目出的是国际人才流动,难道台湾人的国际观就
: 只有美国、中国和台湾而已吗xD 英国脱欧可能造成英国民众失去在欧盟工作的资格算不
: 算?日本为了解决老年化跟少子化且为吸引人才而放宽了永住权资格,这算不算?中东
: 石油国家为了吸引人才,提供大笔经费广邀有能力的高中生及教职人员前往当地大学,
: 这算不算?
: 好吧讲那么多,我们就谈台湾就好,确实台湾的人才不断流往世界,但这并不是从现在
: 才发生,而是长此以往的现象,以前“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的口号喊到都变
: 成历史课本的名词。所以在人才外流是普遍现象之下,台湾能做的是什么?一则是直接
: 留住本土有才能的人,但这诚如前述,颇难;一则是让国外的人回来,用他们的经验再
: 拉拔后进。
: 在讲亡国论之前,有关注过现在台湾有多少人愿意放弃海外高薪而归国进一份心力吗?
: 新闻其实就很多吧?最近的就譬如批踢踢创世神跑回来弄了AI实验室,而上面一开始贴
: 的影片就是台湾软件人在产业会议上的发言,精简版的,非常值得看完。或许有人已经
: 贴过了,但我觉得跟这议题也是蛮相关的,于是再贴一次。
: 个人的意见是,高中生接受的资讯片面无可厚非,我当年还以读陈文西为荣。但乡民不
: 知道是反串还是真的不知道台湾人才回流以及民间所做的努力的状况(何况这例子还是
: 理组的东西欸),就急着酸文组的教授,坦白说我是觉得对事物看法的片面性,多个几
: 岁却也没比高中生好到哪去啦。正反面的讨论都该存在,认知是这样。
: 这篇新闻的回文已经够多了,再加上本鲁是文组,我想应该也不会有人认真看这篇。总
: 之最低期待是点开最开头的网址就好,这些前辈才真的是字字珠玑。
: ※ 引述《Kaoos (卡欧思)》之铭言:
: : 指考生畅谈“亡国论” 阅卷师批:毫无论述根基
: : 2017-07-16 18:20联合报 记者吴佩旻╱即时报导
: : 106年大学指考已结束,负责阅卷的东华大学教授杨翠日前在脸书上发文,指出今年“国际
: : 人才流动”的论述题,有高达9成学生都以台湾为负面材料,谈到台湾人才外流、锁国,甚
: : 至有人说“亡国危机就在眼前”。杨翠表示看完将近700篇的“亡国论”,只见考生毫无论
: : 述根基,却说得“台湾岛上一片乌云”,仿佛是岛民不证自明的共识,此文一出,马上引起
: : 网络一阵热烈讨论。
: : 杨翠指出,她参与指考国文科阅卷将近750份,阅完走出闱场,感到精神疲惫,原因就在于
: : 其中一题关于“国际人才流动”的论述题,虽然题干并没要求谈台湾,却有9成考生都以台
: : 湾为反面材料,包含台湾锁国、故步自封、不愿开放自己、不知引进国际人才,导致竞争力
: : 降至最低点,从而诱使国内人才大量外流,人才不愿留在没希望的台湾,甚至有人说,亡国
: : 危机就在眼前。
: : “没有任何一位考生提出任何一个数据,证明国际人才进不来,国内人才流光光。”她认为
: : ,考生并未提出任何有效论证,却说得台湾岛上一片乌云。好像这是一种常识,是定律,是
: : 不证自明的岛民共识。她表示这种论调连看三天,被洗脑700次,走出闱场,像她向来正面
: : 思考的人,都觉得台湾真的快亡国了,没救了。
: : 杨翠认为,台湾真的没那么差。2017年的台湾,也绝非历史低点,问题应是出在媒体总是传
: : 递负面消息,同时她也认为题目出得不好,考生与阅卷者都是无辜的。文章一出,涌进大量
: : 网友在下方留言,有人为考生缓颊,认为指考当下不能翻阅资料与文献,该如何分析政策背
: : 景、提出数据佐证?也有人认为与其怪媒体,不如怪考试政策有问题。
: : 对于论述的内容,有人认为外国条件比台湾优渥、中国以数倍条件聘请台湾优秀人才都是事
: : 实;有人则自认运气很好能生在台湾,因为台湾的治安好、人民友善;也有人认为,每个人
: : 实;有人则自认运气很好能生在台湾,因为台湾的治安好、人民友善;也有人认为,每个人
: : 都有各自的观点,即使不认同,也必须尊重别人的想法。
: : 对此,台大校长张庆瑞表示,最近几年,的确常有教师聘了没报到,或是因人生规划提早离
: : 开,或多或少能感觉到人才外流。他认为关键在于台湾的产业缺乏完整性,而薪资低迷也是
: : 原因之一。
: : 他回想,早期197年代,台湾的发展还没起飞时,人才外流得最严重,但是到后来台湾经济
: : 繁荣之后,许多人才都回国了,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大环境能不能与其他国家相较,他认为,
: : 人才流失是短期的现象,要看的是长远的发展,若人才有流出与流进,最后能学程经验归国
: : ,反而是一件好事。
: : 他认为,台湾目前的半导体与生医产业都还有发展的空间,建议科技部与教育部要共同研议
: : ,找到年轻人的未来定位,才能让人才走出适合的路。张庆瑞说,对于目前师资外流的情况
: : ,目前已请各学院统计,预计再2至3周可有初步结果。
: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586776?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作者: drigo   2017-07-17 02:37:00
某些驻板文组记者也是, 喜欢上班时间跟人推文对干, 讲不过
作者: ImBBCALL (抠机)   2017-07-17 02:37:00
他有觉醒啊,赞
作者: drigo   2017-07-17 02:38:00
就要人拿出数据
作者: NCKUFatPork (成大肥宅悲歌)   2017-07-17 02:38:00
文组大绝 1.凭感觉 2.以偏概全 3.逻辑跳针
作者: iwannashot (奶油會飛)   2017-07-17 02:39:00
叭叭 超过250字 0分
作者: k9966809 (jimmy luo)   2017-07-17 02:42:00
哪里复制贴上
作者: a94037501 (dumbfounded)   2017-07-17 02:44:00
台湾人经济水准大概就跟斯洛文尼亚捷克差不多世界银行算得https://goo.gl/6bydN1
作者: cindy3589 (霎时心中一片空荡荡地)   2017-07-17 02:56:00
贴这篇也是文组写的文章是在讲4楼
作者: lapetos (latt)   2017-07-17 03:06:00
2015~2015是谁执政,让人才一直外流阿?是谁一直让人才外流严重的,该骂的应该是他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