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陆蝴蝶兰出口美国 成台湾竞争对手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06:36
开头先附上我自己的温室里面的状况给大家瞧瞧
http://i.imgur.com/HdvQDEt.jpg
http://i.imgur.com/2nlg6Ob.jpg
http://i.imgur.com/gRVv9f0.jpg
http://i.imgur.com/L0jnMFu.jpg
http://i.imgur.com/rnhDnt0.jpg
http://i.imgur.com/eUVx2by.jpg
前面四张有想到要附个id才不会被质疑是抓来的图片
后面两张懒得再重拍,请见谅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状况给大家,让大家对一般兰园有初步的了解
小弟不才,目前拥有的温室面积为1200坪,温室内实际坪数为1100坪
其他的为工作区等等的区域,这个温室刚盖起来到这个月月底就满一年了
先说说营运这个的温室所花费的部分好了
光是盖这间温室起码就花了2000万,这个只是硬件部分
由于小弟不是白手起家,只是从一个旧温室换到一个新温室
所以里面的苗不用再另外花钱,是本来就有的
如果说完全白手起家的话,每1坪大概要花5000-10000上下来填满这个空间
这要看每个人的操作模式而有所不同,我大概算一下1坪的兰苗价值大约是落在1万
所以如果我是白手起家,光苗+温室就必须花个3000万,还没计算到耗材及货车的部分
先说小弟的温室是有输美认证的,不是一般的简易温室
再谈谈外销这个区块
若是要能独自接单出货柜的级数,起码你所拥有的温室坪数起码要5000坪
不然就是要有非常强大的采购能力,四处买苗以满足你的客户需求
一般来说,能自己接单的人,本身的温室面积是有一定程度的
像小弟这种面积大多是帮人代工,或者是与一些大厂长期配合
暂且先介绍到这边
如果有私下想了解更多的,可以水球我,非常欢迎来我的温室参观
这样我想我应该有资格算是业者来指出这篇有哪些错误的地方了吧!?
================================正文开始================================
※ 引述《ga037588 (丹枫)》之铭言:
: 这篇文章会很长,但是关心台湾的产业发展者或许可以稍微读一读。本文章虽然是在讲蝴
: 蝶兰,此产业却是能够当作一个缩影,映照出台湾某些产业之所以起,之所以落的原因。
: 如果你想知道,为何台湾在国际竞争力之下,败给荷兰实在不冤。台湾的蝴蝶兰产业是如
: 何自弃先机,如何一步步丧失大好机会,以致于现在陷入莫大的困境,将蝴蝶兰王国的名
: 声,拱手让给声名狼藉的海盗国家荷兰。还有中国紧追在后,在未来五到十年间可能慢慢
: 造成威胁。这篇文章会告诉你这些故事。
: http://imgur.com/hchcH0u 荷兰某种苗公司内部一景
: [正文开始]
: 一、强大竞争对手是荷兰,中国目前不足为惧,技术也非偷自台湾:
: 台湾的蝴蝶兰产业,一直以来最大的竞争对手都是荷兰。不能说是中国。过去是这样,现
: 在是这样,至于未来会如何?没有人知道。严格说起来,中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并非是台
: 湾的威胁,但却是大陆市场的竞争者。
: 目前会把中国当成威胁的只能有两个理由:
: 1.你要把蝴蝶兰卖到大陆。然而大陆兰业已经在2012年习大大的禁奢令之后, 内需市场
: 萎缩,严重过度饱和,加上中国政府大力补助自家企业,台湾蝴蝶兰行销至大陆已没有赚
: 头。
很抱歉,小弟温室内大大小小的苗株加起来有30几万棵,没有一棵是要往大陆销售的
再者,我身边有在生意往来的业者,几乎没有卖苗给大陆的
有生意往来的为瓶苗母瓶与子瓶较多,卖任何尺寸过去的我还没听过
: 2.你的市场不在大陆,但品质跟他们一样不怎么样,大家都是不怎么样,但是对方国家补
: 助款多到可以乱发。台湾兰若品质差不多,当然无法竞争。
: 目前,中国的蝴蝶兰取样前10%的技术水准,其平均品质已有台湾前40%强之水准。五年内
: ,很有机会发展成前面30%强者,追上台湾前面40%的水准。
: 如果你目前把中国当对手,只能说是堪忧。说其堪忧并不是瞧不起中国兰业水准。而是在
: 这残酷的国际竞争舞台上,如果你的水准无法超过中国的平均水准,你的蝴蝶兰必定会在
: 红海中杀得血流成河,惨遭淘汰。
对,我的市场不在大陆,但是我的品质并没有跟他们一样,"不怎么样"
如果附图还不足以采信的话,可以亲自来小弟的兰园看看
我的温室里面的苗都是出口导向,所以出给客户的苗就是能外销的等级
那些跟我买苗的客户本身的品质自然也有一定的水准
所以你这边说的不怎么样的品质实在令人无法苟同
: 至于前文很多人谈说台湾人把栽种技术与品种带到中国,导致中国成为台湾竞争对手。这
: 个状况在蝴蝶兰产业上,其实不太符合。因为台湾与中国的气候差异化不小,台湾的品种
: 与栽种经验在中国几乎派不上用场,用旧有的观念来种植,反而会造成严重的障碍。此外
: ,中国市场卖的火红的大辣椒与光芒四射等品种,根本不是台湾的品种。
大辣椒及光芒四射都是台湾的品种,你错的非常离谱
大辣椒在台湾还是非常好用,光芒四射早早就下课了
: 然而,谈到中国的前10%水准者,几乎可以说都是系出于台商S公司之培养。有趣的事,台
: 商S公司在200x年登陆接管失败的兰园,几乎没有栽种经验可言。但也是因为没有先入为
: 主的门户之见,其所有的栽种技术之原理可说都是从台湾某网站自学而来,自己努力依据
: 中国当地气候进行调整变化,进而获得成功。眼见事业愈作愈大,S老总却在2015年被自
: 己最信任,跟了十多年的第一个一齐打天下的中国人背叛。对方虽吃掉大多的公司资产,
: 但没掌握关键的技术。
: S公司的故事不是本文重点,日后再提。
让我来告诉你大陆的威胁是什么,以下为我所了解的部分
若要能更透彻的话,就必须由兰界的老前辈来为大家说明,我只发表我所知道的
1.假设大陆的前50%的品质都追上我们了
那他们的东西往东南亚国家走的成本会低于我们
这个会是其中一个威胁,价格方面我们会输得很惨
2.现在大陆的输美通过了,据我所听闻是,大陆政府补助他们每出一棵大苗补助1美金
试问若我们的起始成本没有少他们1美元以上,我们是不是又输到脱裤?
这是建立在他们的平均品质在一定水准之后会带给我们的冲击
比起输美,第一点所提到的才是更令人担心的,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 二、蝴蝶兰全球市场需求与势力情势,台湾兰业的艰困现实:
: 让我们先从目前全球市场的需求分布讲起,下表是2017年全球势力情势,以下数字单位都
: 是万。因为兰花产业在花卉市场并未透明,已下为估计值且不含特殊品系2吋小小花。
: http://imgur.com/WbCjksp
: 蝴蝶兰从组织培养到成花,因为技术与品种的差异,差不多至少要三年半到四年。台湾的
: 栽培方式可以粗分为几个阶段:
: (1)组培苗 (2)小苗 (3)中苗 (4)大苗 (5)抽花梗苗 (6)开花株
: 而荷兰的栽培方式为5个阶段:
: (1)组培苗 (2)小苗 (3)大苗 (4)抽花梗苗 (5)开花株
: 其中开花前的阶段,生长的最佳化环境与技术各有不同,每个品种又有差异,可说是一门
: 技术门槛非常高的产业,足以做为现代高成本、高技术、高经济价值的经济作物代表。
: 在目前全球化竞争之下,已经演变成兰业者供应兰苗,运送到地方兰园培养成开花株后,
: 由产地价销售给通路商贩售。根据不同的栽种技术、气候条件与运输成本等等,地方兰园
: 根据需求,向兰苗业者下单非开花株的种苗类。台湾与荷兰的国际竞争,都是在卖种苗上
: 抢单决胜负。
: 台湾在2015年之前,全世界的订单大概拿了有4500-5000万棵的供苗,荷兰则差不多拿了2
: 亿左右,其中以F种苗公司居最大,全球供应约1亿苗左右。而台湾近期每一年生产的苗数
: 约达6000万棵。
http://imgur.com/a/m5zd1
这个是我从TOGA,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所发行的台湾兰讯所找到的资料
光是植株部分,我怎么加都超过1亿棵,不知道你的4500-5000万棵是怎么来的
荷兰的部分小弟就比较不了解,下面回答有关荷兰的部分
我就只回答我所知道的,不知道的我就不乱扯了
: 2015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蝴蝶兰在全球的市场需求量已经差不多底定,新的市场
: 难以开拓,荷兰与台湾几乎瓜分了全世界市场的八成之多。如果不算中国市场,两者占了
: 九成以上。其中这九成里,荷兰占80%,台湾占20%。
: 这一年,台湾蝴蝶兰在欧陆遭逢毁灭性的溃败,彻底退出被荷德吃好吃满的欧洲市场。维
: 持住屹立不摇的日本还有还算稳定的新加坡。台湾原来要卖到欧洲的种苗量只能硬填到美
: 国与东南亚,造成市场价格冲击,从此一年比一年艰困。2015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后
: 面再谈。
居然说日本是屹立不摇,可见你对台湾兰业的了解真的是非常外行
你可以告诉我最近的日币汇率如何吗? 我现在看到的是0.26
不知道你写文章的时候日币的汇率是否有超过0.3
这种惨烈的汇率导致近年销日本的兰园都不是很好过
这个不用小弟多解释吧? 日币换回来怎么算都不比从前了
怎么会说日本是屹立不摇,不解
: 换言之,2014年以前,台湾每年生产6000万,全球卖了4500万,剩下1500万苗,平均良率
: 我很友善地来个宣称有七成左右好了,也就是成功成为开花株的大概1000万,内销算起来
: 刚刚好。
: 2014年11月开始,世界蝴蝶兰开始供过于求,在那之前,台湾的兰苗可以说是几乎都卖得
: 出去。2015年后,欧洲市场尽墨,多余的台湾兰苗只好在世界上到处找寻新处销售,卖不
: 出去的滞销囤积,2016,2017两年愈囤愈多,现在大家手上有多少苗,由于官方没有统计
: 数据,各兰园也没有彼此互通声息,所以资料未知。至于外销数据,因为各国与台湾海关
: 报关收税,因此都有清楚的资料作为评估。
请问这里指的官方是指? 如果是政府的话也可以不用讨论了
政府哪管我们种花的人死活
题外话,我们TOGA内部已有开始在收集一些相关数据了,政府不做的我们业者自己做
还有互通声息的部分也是好笑,像我这种必须配合大厂的人
我能不种人家所需要的东西吗? 我能不去问人家要什么吗?
蝴蝶兰这种成本这么高的东西,能整间种出来都别人不要的东西吗?
除非你非常有钱,不然你的员工不用发薪水? 你自己不用吃饭?
在兰界要生存下去,掌握讯息比你在家工作一整天还要重要
: 三、美国市场群雄割据,是现在的主战场。带介质输美的优势与迷思:
: 中国蝴蝶兰能带介质进美国,前几篇新闻会报那么大,是有原因的。只是新闻内容有错的
: 地方不少,我不刻意更正,只详写其中状况。
: 美国市场需求已经饱和,每年大概是3800-4000万棵开花株的需求。由于美国的主要花卉
: 消费市场集中在三大都会区,东北,加州与芝加哥。占了2000万左右的需求量。其他则零
: 散分布于全美,由各州在地的兰园供应。占了1800万的需求。
: 台湾自2004年打开美国市场后,一直是美国市场的最大海外种苗供应者,目前已成长到每
: 年2000-2200万棵的供苗量。荷兰种苗业者,自2007年始便透过卖苗给GreenCirle公司进
: 入美国,到去年为止,每年供应600万棵。而中国今年第一次叩关入美,荷兰业者估计3年
: 之后顶多300万棵入美,品质较低,因此尚不足为竞争对手。
: 蝴蝶兰是气根植物,不能种在土里,而是要准备介质让它攀附。台湾兰苗入美的大优势在
: 于能够带介质进海关,美国人介意里藏虫藏菌侵入本国,因此检疫非常严格。以前入美都
: 要拔除介质,非常容易伤到兰根,造成一成到四成的死亡率,使成本大大增加。台湾在
: 2004年通过美国认证,成为第一个能带介质输美者。
出货柜不是我接触的范围,这边就不多说了
: 中国裸根输美的死亡率高到令人发指,为了带介质输美,努力了七八年,每次都无法通过
: 美方要求,最后在政治利益的交换下,美国放行,中国成为第二个能带介质输美者。讲白
: 一点,台湾兰苗输美要经过技术检查,中国不用,就只是行政程序。这是国际形势的无奈
: ,但是中方的输美兰苗品质很差,目前影响不大。在中国,高品质的兰花若留到年节释出
: ,足以大赚一笔。单棵利润是输美的3~8倍,有竞争力的不会输入美国,因此对台湾目前
: 并无影响。
外销的利润绝对比内销还好,这个无庸置疑,除非你想走精品路线
不然有能力外销的厂绝对都是拿苗去外销,打下来的苗在国内处理就够了
: 但是,2017年在美国,荷兰敲下了另一个警钟:
: 荷兰自2014年开始,要想办法消化欧洲供应过剩的兰苗,在海外到处拓点。美国市场现在
: 是它们的第一主力。以F公司为例,该公司为K、P两家族合资之私人企业,现在第三代小K
: 亲赴美国北加开疆拓土。而由第二代老P坐镇欧洲总公司。
: 2017年,有别于过去,荷兰在美供苗量将增加500万。而更是供应双梗抽梗苗。2018年,
: 预计再增加500万,逐年增加。台湾的种苗在美国的竞争力弱于荷兰苗,局势十分不利。
: 为何弱于荷兰?我们晚点讨论。
: 至于可能会有读者好奇,为啥荷兰不能带介质入美,竞争力还是很强呢?
: 那是因为荷兰根本不想带介质进去,介质太重,增加空运成本。那会有人问,这样不是说
: 会伤根吗?
: 其实不会,因为荷兰用的介质是硬硬的树皮碎片,台湾跟大陆用的介质是软软的水草。树
: 皮很松散,抖一抖就脱落了,水草没办法作到。
: 那台湾为什么不也改用树皮呢?因为大家习惯了,不想改。很麻烦,不想研究怎么改。
: 理由很单纯,所以多讲一次,因为大家习惯了,不想改。很麻烦,不想研究怎么改。
: 因为大家习惯了,不想改,这个理由,在台湾的兰业技术上到处都存在,成为一大致命伤
: 。后面我们慢慢讨论。
你这段话必须跟台湾的业者道歉,什么叫做习惯了,不想改
你有去了解用树皮跟用水草还是其他介质的差异吗?
使用树皮的话几乎是要每天浇水,这意味着你每一天,整间温室每一棵苗株都必须要浇水
台湾的气候是属于较湿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
又必须每一棵苗每天浇水,温室里面的湿度每天都破表,包你病虫害治不完
再者,我前面提到经营一个像我这样小小坪数所花费的经费是那样了
除非有大厂开始研发一些新介质来使用,我们这种小咖才能跟进阿
每个月都在想要怎么把苗顾好,怎么把苗卖出去了
你他妈有钱有闲去改新介质来给自己找麻烦
这不是挖坑给自己跳不然是什么?
我X你的不想改,能改善的话我们业者们会不想,请你用脑想一想
: 所以,能带介质输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荷兰根据自己的情势,走出了自己的路。
: 四、台湾蝴蝶兰的三次危机,四次走运,等待未来的第五次奇蹟:
: 早期蝴蝶兰市场还未普及时,非常好卖。能种出来开花,就有市场与销路。早期的荣景使
: 台湾的蝴蝶兰业缺乏现代商业的市场概念。大家的想法非常直观,卖了有钱赚,种愈多,
: 卖愈多,钱愈多。赚了再扩厂,东西多就赚愈大。
: 上面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错,前提是市场需求是远大于供应的,一旦供过于求,所有的故事
: 就变了调。
: 第一次危机在1994年,台湾市场约100万株饱和。日本该年一下子来了近百万的单,顿时
: 舒解危机。
: 第二次危机在2001年,眼看日本与台湾的市场都饱和了,大陆市场开放,数百万的需求量
: 顿时涌出,好卖到只要一棵上面挂个三朵花,就能卖到100RMB。台湾那几年简直是卖到发
: 了。大家开始扩厂,增产。
: 第三次危机在2004年,前面文章有写到,蝴蝶兰从制作组培苗到卖出,最快须要三到四年
: 。蝴蝶兰自买了组培苗到种成开花株,至少也要18个月。2001年大量的业者进场,导致
: 2004、2005年供应量爆增。这个危机因为介质输美成功谈妥,打开了美国市场,大量兰苗
: 销美,危机消除。看准美国市场开放,前景一片,大家再度拼命扩厂。
: 在2007年时,04年入场的苗开始进入市场,没想到荷兰种苗大厂F公司的组培苗培养基出
: 问题,某个月的供应量500万棵苗全毁。整个欧洲陷入混乱,因为F公司当时一年的供应量
: 已达8000万苗株,约占全欧洲的六成。没有人知道这样的缺口会持续多久。
: 大量的订单涌入台湾,当年号称“只要种苗有两片叶,两条根就能卖”,台湾兰业把苗出
: 清出清再出清。没想到F公司一个月内便解决了问题,只损失500万棵的数量。台湾趁机大
: 赚了一票。
: 2011年开始,全球市场成长缓慢,到2014年11月完全饱和。台湾再也没有如同过去一样的
: 机会,找到新的市场销售过多的供货,兰苗滞销问题愈益严重。加上2015年欧洲市场全军
: 覆没,原本销欧的兰苗填入各地世界,连锁效应下,售价减少,兰界哀鸿遍野。
: 1990-2000年是台湾蝴蝶兰的成长期,大量兰园开始投入生产。
: 2000-2004年是台湾蝴蝶兰的赚钱期,更大量兰园开始投入生产。
: 2004年台湾政府进场,伸手进入蝴蝶兰产业。
: 2004-2010年是台湾蝴蝶兰的黄金期,美国市场的开拓,大笔大笔地赚。
: 2011-2014年,全球市场趋向饱和,开始感到压力。
: 2014年之后,....................................。
: 这十几年来,其实一棵兰苗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增加。因为薪水没涨,技术没太多革新。但
: 是售价已经大大不同。
: 我们只能期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火星人造访地球,降落在宝岛台湾,而非低地荷兰
: 。更期待他们见到美丽的蝴蝶兰喜不自胜,买走台湾多余的兰苗,成为第五次奇蹟。
: 五、从主战场美国来看现在局势:
: 我们可以从美国市场的数据来看这段时间的变化:
: 同样一棵花,2007年,美国产地价可高达19.99美金。
: 2016年,3.5-7美金。中间十年的价差是线性递减。
: 早期美国跟台湾买苗,海运货柜一开,100棵苗只要90棵是活的,钱照付100棵的价。
: →接着变成,100棵苗只要95棵是活的,钱照付100棵的价。
: →再下来,活几棵买几棵价。→种两个月后,活几棵算几棵价。
: →种五个半月后有卖出去,才算钱。
: 今年是2017年,美国需求差不多是4000万棵花,预计将有5000-5500棵苗在兰园里等开花
: 。其中台湾提供了2500万棵以上的苗(因为不顾成本价格倾销)。
: 在地兰园买台湾苗的成本为一棵5.5USD,平均良率80%。也就是买五棵,淘汰一棵,卖四
: 棵。
: 买荷兰苗的成本约为一棵4.65USD,平均良率99%以上。
: 至于买大陆苗,成本可能不到3USD,他们有国家大量补助,出苗成本很难估计,没补助的
: 话肯定赔钱。至于良率有没到40%,我们等著看即可。一般估计如果五成就是很不错了。
: 台湾的品质不够稳定,这是常让美方买家头痛的问题,买台湾苗除了较贵之余,风险也大
: ,许多兰园在近几年已逐步转向荷兰买苗。今年,台湾兰苗已经降价求售,否则美方不收
: ,降价后的售价低于己方成本,可说是卖一棵赔一棵。
说真的啦,你说的危机你有去了解是什么东西卖不出去吗?
这两年卖不出去的东西是白花,这个现象也不是近年才有的事情
已经持续好几个轮回了,白花塞完红花塞,红花塞完白花塞,周期长短的问题
那为何会塞车呢? 如果一种花色非常好卖,人人抢着要,你会不会想种?
十之八九是会的吧,人之常情,所以才会出现某花色需求量大增的时候
大家一窝蜂的去种,没有计画性的生产,导致的情形就是大家看到的样子
这只能解释前面是这样,以后会怎么样我不敢保证,毕竟现在没有人知道该种些什么才安全
: 六、台湾蝴蝶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为何竞争力输于荷兰?
: 台湾蝴蝶兰产业有三大致命伤:
: 1.品质不稳定,没有品管概念,这是技术问题。
你的没品管概念是指?
如果你每次出货都没有经过挑选就整批货交给你的客人,还卖公订的外销价格
我可以跟你打包票,出个一次人家就不会买你家的货了
毕竟客户要的是能外销的产品,不是垃圾
: 2.技术不革新,对旧经验非常依赖,不愿变通与使用科学方式研究,这是观念问题。
很抱歉,你讲的这种人很快就会被淘汰掉
: 3.差不多心态,作事不够讲究细节与严谨,这是民族性根本问题。
我只能说看你卖的货的等级而有所不同,差不多的心态就是卖差不多的人
: 换言之,荷兰兰花业者现在“根本不把台湾放在眼里”,因为他们有以下优势:
: 1.品质稳定,整齐划一。
: 2.用科学方式,使技术不断开发革新,与时俱进。
: 3.严谨与讲究细节,重视验收,接受并面对问题,研究如何改善。
同上,荷兰部分我不了解
: 当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就产生了以下的故事:
: 曾经有个美国客户与我无奈地表示,台湾的花是很漂亮,但是品质太不稳定了。他以V3大
: 白花为例,同一家兰园,同一个品种,同一间温室,同一批员工,同一个组培厂出来的V3
: ,可以一年良率95%,一年80%,一年不到70%。为什么会这样,他不知道,卖他苗的台湾
: 兰园也不知道。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台湾兰业没有品管概念,没有对每一道工序的生产流程最佳化与品管
: 概念。为什么没有?因为这是工业的东西。偏偏兰花是生物,生物有多样性,所有一点环
: 境因子改变就变了。我曾经参观某个兰园的温室,最前面最后面可以温差七度,这样的大
: 规模生长环境要说品质能画一,根据植物生理学原理,我看实在很难。但是业者们普遍没
: 有这个概念。
: 什么是良率呢?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比如情人节前夕)顺利抽梗开花,花朵数够,花的姿态
: 没有歪七扭八,长得跟型录上的一样可以卖,符合这样条件的花的比例。
: 台湾兰业在过去一直有一个迷思,就是重视分数但不重视良率,喜欢花费大量精力去种出
: 一棵尽量满分,能在比赛上得奖的花。追求花的极致能达到100分。
: 而荷兰的成品哲学就是,我不用追求100分,但是我追求所有的数量品质都85分,我必须
: 为了市场的喜好与变化而自我检讨,不断精进。消费者怎么想,我就要怎么作。荷兰花费
: 了无数心神,不断地精进检讨所有的生产流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力求品质画一,出货
: 准确。
开花能出问题有非常多的原因,花是活体,不是死的
你只能想办法降低它出问题的机率,没办法保证它不出问题
还是说你能保证这世界上的生物在正常繁衍下都不会出现畸形及缺陷?
如果不行的话你还要要求切出来的东西能不出问题?
: 以2015年为例,荷兰以F与A为首的二大公司,带领其他欧陆的种苗公司建立行规。如果卖
: 出型录上的花给地方兰园栽种,讲好良率是90%。只要你跟我买苗,照我的SOP去种,没有
: 出错。一年后开出来是70%双梗,30%单梗。当时如果双梗(3.8欧元),单梗(1.8EUR),那
: 我照差价价赔偿退钱给你。如果95%双梗,5%单梗,那算你赚。
: 换言之欧洲兰园跟荷兰种苗公司买1000颗苗,期望值算出来应该是
: 900*3.8EUR+100*1.8EUR=3600EUR。你种出来是700*3.8+300*1.8=3200EUR,那种苗公司
: 400欧元赔你。
: 这个行规一定下来,欧洲再也没有兰园跟台湾买苗了。台湾只剩下利润很薄的小小花,一
: 年约不到2500万棵还能生存。这是荷兰人嫌利润低所以放弃的一块。
: http://imgur.com/bSXrpOi 二吋小小花,图取自Mikoorchids 兰园。
: 为什么荷兰人敢这样玩?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品质稳定性非常有自信。也是因为看准最大竞
: 争者台湾的弱点,所以准备多年,在2015年发难。
: 良率对买苗的业者是非常重要的,有10%的折损意味着成本增加11%,有20%的折损意味着
: 成本增加25%。现在美国战局里,荷兰卖带梗苗给前端兰园,85分的品质良率几近100%,
: 而台湾卖的大苗良莠不齐,从50分到95分的品质都有可能,平均良率算八成已经是很爱国
: 的评估了。买台湾苗如同民乐透,人人有机会,半年后开出来都是惊喜连连。至于买中国
: 苗,只能说厂厂。
苗况不稳的话,客户有个一两次经验就会砍单了,还会给你在那边民乐透?
换做是你,你会持续的买这样的乐透? 厂厂
: 蝴蝶兰是个很出色的花卉作物,也是个最可怕的作物,因为开花见胜负。而从小生长点儿
: 到开花差不多要四年,从组培苗到开花要14~18个月,假设一路都没阵亡,开花出来都是
: 一长段时间后,结果如不如预期,那就完了。因为很难种死,但种好也很难,一旦环境因
: 子没控制好,很可能满盘尽墨。当初F公司在2007年只是因为培养基的成份工序出错一道
: ,万一没有即时发现问题,连锁效应下倒店都不无可能。
: 七、为何台湾蝴蝶兰业会有这样的致命伤:
: 台湾的业者相当依赖过去在台湾的种植经验、销售经验,只用小小的台湾环境看整个世界
: 。对于用科学方式理解与最佳化栽种、选种与对市场研究实在兴趣缺缺。这是因为在过去
: 的15年间,发生了四次奇蹟度过了三次危机,大家对市场过度乐观,对自己的实力过度乐
: 观,对媒体的宣染过度乐观。关起门来,自己捧自己。反正我种好了开得出花,自然有人
: 买。短短15年内,过去是人家捧著钱上门求业者卖苗,现在是主动卖苗对方还予取予求。
: 大陆在01年之后大量吸收台湾的蝴蝶兰品种与技术,造成许多血本无归的兰园。因为照台
: 湾的习惯盖温室,照台湾的习惯种稙,种出来的东西,能开花其实偷笑了,种死的不知凡
: 几。台湾的技术其实严格说起来是在消耗对方国力,反而不是偷学到多少。
: 我举一个气候差异势必使栽种技术重新开发的例子,台湾某兰园派出最强的阵容去美国加
: 州种蝴蝶兰,结果相当悽惨。因为加州该地平均湿度远低于台湾,过去台湾每八天要浇一
: 次水的经验,在该地会干死,须得要每两天浇一次水。
: 浇水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蝴蝶兰通常使用叶面施肥,所以浇水时习惯将肥料溶在水里顺便
: 浇施,浇水量乘以四倍,给肥量也给了四倍,偏偏蝴蝶兰非常耐苦,过了两个半月才显出
: 盐害问题,那批苗全毁了。诸如此类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光用经验已经无法应用变化,须
: 用基本植物生理原理研究下工夫才行,偏偏台湾兰业普遍不重视这块,还是习惯照经验来
: 栽培。
抱歉,你真的外行到不行,我目前为止看到的蝴蝶兰兰园,99%都是浇灌或淹灌
叶面施肥会是特殊情形下使用
还有,不会每次浇水都使用肥料,浇过几次肥料之后会使用清水淋洗
借此降低介质的EC质及盐分,才不会有肥伤的问题
如果不种视这个环节的话,我想苗都长不好了还能生存下去也是一绝
: 格外讽刺的是,在大陆获得成功的S台商,他是因为学工程出身,不是什么兰二代兰三代
: ,种花经验一片白纸。他从网络上大量收集各家栽培经验,把园区分块分别进行实验,很
: 快就找出了他觉得适用的栽种方式,加以研究改编,一方面努力到处请教科学方式,居然
: 在大陆闯出了一片天。
: 现在有许多业者心里其实在等待别人倒店,认为自己撑下去就能苦尽甘来,因为过去自己
: 就是这样挺过来的。但是他们忘了当市场规模有限,荷兰加入国际竞争的大战局,过去的
: 经验将被新的故事所改写。
: 台湾蝴蝶兰业本来有一个大机会,就是在2004~2010的七年黄金期,那时候各兰园实在赚
: 得盆满钵满,如果大家努力把多余的金钱拿来研究革新技术,降低成本,稳定品质与训练
: 人才,把每一道生产流程都努力检讨与最佳化,现在的故事一定将不一样。结果大多数人
: 把钱拿去扩厂,盖温室,买组培苗,增加产量。
: 当荷兰一步步从无到有地努力,把原本的小摊子不断转型弄成百货公司,台湾不少业者是
: 在占地抢盖,成了黄昏市场。
: 喜欢稳定是人的通性,求新求变拥有不少风险,麻烦费力,台湾人的差不多心态,无法居
: 安思危因为不了解市场变化,把奇蹟当常态,20年间便被荷兰从远远落后,迎头赶上,到
: 现在完全甩在后头。
: 我曾经问过台湾某家大兰园的员工:你们现在卖美国情况如何?对方苦着脸告诉我:卖一
: 棵赔一棵,但是不降价卖就是血本无归,多少卖一点止损。
: 我再问他:那你们园子里状况如何?他说:苗是满的,预计明年后年一批批出货。三四年
: 后的组培苗也正在生产中。
: 我有点愣住,问他:所以,你们认为情势会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卖一棵赔一棵,园子里继
: 续种?生产线没停?
: 他也很讶异,反问我:可是大家都这样阿,为什么不种?温室人力都现成的。
: 听他这样说,我没说话了。我写到这边,其实心里很难过。几度无法下笔。
最后你还是下笔了,失败
有时候是订单处理问题,协定的价位跟当时货品的价格有落差
会产生赔钱的状况,但是还是得处理,单子跑了,下次就换别人了
这个不会是常态性,赔钱的生意你会继续做下去吗?
如果你都不会了,那个大兰园的老板会? 厂厂
: 八、荷兰怎么看台湾蝴蝶兰:
: 荷兰人,根本把台湾兰业摸透了。学界、产业界、政界,只要相关的讯息,清清楚楚明明
: 白白。荷兰人非常重视台湾某位学者,将其研究成果当作圣典研读,甚至编入教学手册,
: 公认技术领先他们五到十年。
: 我曾有缘与荷人看重的学者全程参观整个F公司、A公司与H公司的所有内部状况,我还不
: 能算非常内行,半看热闹来着。在A公司与会结束时,送我们离开的司机是个小伙子,用
: 还算流利的英文与我们闲聊。
: http://imgur.com/JTcu5Yd A公司Show Room
: http://imgur.com/nlc4EMa F公司种苗室,多年后的现在,已非机密。
: 我笑着问他,你们老板竟愿意让竞争国的学者参观所有公司内部的细节,不怕我们回去告
: 诉台湾业者吗?小伙子年轻气盛,自信地说,他们公司完全不怕机密外泄的。因为一般人
: 他们只给看Show Room。今天是学者来,希望他能多多指导,所以才内部开放参观,参观
: 完后跟研发团队开会讨论相关问题。得到的一定更多。
: 小伙子很狂,他发表了自信的五部曲说法:
: 1.就算你们业者来看Show Room(展览室),我看你们也看不出门道。
你看不懂是正常,会去看的业者会看不出门道?
那还跑去看他的Show Room干嘛?
: 2.就算看出门道,育种、组培、栽种、抽梗、开花,再强的业者顶多看懂一到两个系统。
: 要全懂也不可能。
说真的,荷兰环境跟台湾环境差异很大,他们能用的品种台湾不一定行
反之亦然,你就算懂他们的系统也不可能复制回来用
再说,蝴蝶兰没有你想的复杂,对我们业者要全懂不是难事
: 3.就如这位教授一样全看懂了,还能指导我们,但他回去讲你们国家的业者也没人听得懂
: 。
有时候学术界了解的东西在我们业界看起来就是无用的东西,不再赘述
: 4.就算贵国的业者听懂了,也不想改。你们空有技术,你们的业者没办法用,也不一定想
: 用,因为他们比较相信他们的经验。
根本狗屁,我们业者改进了些什么他有来了解?
: 5.就算他们想改,也不可能作到。因为你们已经输我们太多,赶不上了。
: 这是2013年的事,小伙子讲的一席话让我十分难过。他不是瞧不起台湾,他说的是事实。
: 为什么?
有没有输很多我不知道,我知道政府的支持与否是输到脱裤
: 1.科技研发基础已经差太多,观念差太多。老一辈观念跟现代工业化观念完全搭不起来。
: 荷兰人努力以科学方式研究每一个细节,建立模型与参数资料,勇于面对错误,坦然接受
: 与改善,台湾还在靠经验。光一个品管就天差地别了。但要作到品管,怎么作,这也不是
: 看看就会的,要全面革新才能作到。
你不知道现在开始有很多第二代已经开始接手及改进了吗?
: 2.管理制度差太多,市场销售概念差太多。台湾人十分缺乏现代工业化管理与现代市场行
: 销概念。
就我自己看来,我们本身是有在进步的
人家有政府扶持,我们业者只能自立自强,长久以来都是大厂带头冲的,不是政府
有时候不是不做,是没能力做,懂吗?
: 3.人才与人才的培养。台湾没有能与之竞争的人才,有人才也留不住。在荷兰,农业公司
: 的研发与管理人员薪水比照科技业,他们自己就觉得自己是科技业,只是在种花而已。这
: 岂是台湾能够想像的?没有能与之竞争的人才能进行科技研发、施行管理与市场销售与研
: 究,如何与荷兰竞争?
我所知道,台湾还是有很多人才的,没有能与之竞争的人才有点言过其实
: 4.民族性上,企业文化的灵魂差太多。我用两个例子当对比:
: 荷兰人在2009-2010年时,发现苗的供应量多出市场需求15%,这是因为2007年F公司组培
: 苗危机,各家公司纷纷增产之故,现在那些多出来的苗将投入市场。十大兰花公司,签下
: 减产协议,率先一起减产15%,自毁报销种苗后。再以此召集其他次小的90家兰花业者,
: 协议他们减产10%。荷兰人签约后确实落实,业者彼此监督。
: 无独有偶,类似的故事,在2012年习大大上任后颁布禁奢令。中国内需市场一下从8000万
: 左右狂跌到3500万,每年的产出却有6000万苗。2013年春节后,一片惨然。某台商在该年
: 四月于上海召集几乎中国全国的蝴蝶兰业者,倡议大家联合减产。
: 大家此起彼落地宣誓减产,我有幸与会见证此历史大事,会场上慷慨激昂,仿佛人人为了
: 民族大义,国家荣景,甘愿自毁财富,减产报国。“中国人大团结、中国人民站起来啦”
: 的口号与掌声此起彼落地响起,让我顿时有种中国人民真有十分情操的错觉,好像刷新了
: 自己对新中国的认识。
: 没想到,一年多后这批苗成为开花株出来,6000万苗变成7500万。这是何故?因为A家明
: 明自产250万苗,宣誓自己今年800万苗,自愿减产一半,签下产出400万苗之故。B家300
: 万,宣称1000万减产成400万等等。反正大家都没有统计与透明数据,你报多少便多少,
: 签了大家气氛热烈,彼此开心。反正别家减产,自家不减,到时死道友不死贫道,不亦乐
: 乎。
: 中国人实在是聪明过分的民族,聪明到贫道全成了道友,一起手牵手入火涅槃。
: 九、台湾兰业的未来与反思:
: 台湾仍有少数业者有坚强的实力,站稳在世界舞台上,只要有固定的信用与客户市场,有
: 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比如销日本与新加坡者,又如销欧洲之小小花者。日后台湾将是在
: 荷兰的势力夹缝下努力求生存,过去的荣景已难再现。
: 这是一个残酷现实的时代,要在商业竞争下杀出一条蓝海之路,只能强过其他对手,是无
: 比严肃的事情。我们当然可以说不是台湾太弱,是荷兰太强。荷兰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
: 实事求是,不是靠气势与自我感觉良好。荷兰之所以强,是因为害怕被淘汰,所以无所不
: 用其极地在进步。荷兰之所以强,已经是灵魂深处与观念的差异。
这个部分我也没太多了解,一样不评论
: 台湾是个岛国,荷兰是个低地国,两国面积差异不算太大,台湾人口是他们的1.4倍左右
: ,荷兰可以作到,为何我们作不到?本篇文章是我从小参与此产业二十年,所知所见的个
: 人经验,已提出很多案例,希望可以给读者们作一个参考。
: 不管是在产业,是在个人,如果能接受与拥抱自己的不足,认清现实,努力改善求进步,
: 并且踏实与务实地实事求是,我相信日积月累之后,必有可观。台湾的未来系在我们这一
: 代身上,如能多一个人努力,多一个人实事求是,多一个人愿意居安思危,自我成长与投
: 资,我相信未来台湾必然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我诚挚地希望。
你全篇大概只有最后这段我能认同
整篇文章的导向好像所有的错都是我们业者造成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想跳出来回你
当然我也不是要指责政府,我们业者也不会浪费时间去ㄍㄧㄠˇ政府
相反的,把我们自己的本业做好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好了
至于还能提升到什么样的境界,我本身也有一些想法
想结合业界志同道合的兰友一同努力,让台湾的兰业能再更加强大
谢谢指教!
作者: ewqazxs (oops)   2017-07-15 23:09:00
改种大麻赚比较快啦
作者: MEKURUMEKU (122国民男友)   2017-07-15 23:09:00
长知识
作者: sdolphinyo (史哆芬喔)   2017-07-15 23:12:00
作者: Francix (Hypnagogic)   2017-07-15 23:13:00
专业农夫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17-07-15 23:13:00
你缺女友吗 我可以夹起来 XD
作者: imCess (Cess)   2017-07-15 23:16:00
专业推
作者: jfw616 (jj)   2017-07-15 23:17:00
他说的是你的买家..有钱不拿钱研发支持你们
作者: max60209 (人參無長)   2017-07-15 23:17:00
作者: kudo0930 (我最喜欢小安宝)   2017-07-15 23:18:00
感觉原po是业界的人,原原po是学术界的人
作者: just5566 (就是56)   2017-07-15 23:19:00
作者: FBMaster (FB 大師)   2017-07-15 23:19:00
我觉得你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业者,自然觉得没那么糟但没有竞争力的业者恐怕才是多数
作者: giorno78 (天晴)   2017-07-15 23:20:00
专业推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22:00
这个行业不持续壮大就会倒退,有竞争力的业者还是很多
作者: da1234527123 (帽T苍蝇男)   2017-07-15 23:23:00
推加油
作者: good5755 (竹子)   2017-07-15 23:23:00
专业推XD
作者: majx0404 (等生命中的一个人)   2017-07-15 23:23:00
难想像吗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23:00
Will 我明天再慢慢回你吧,就我的看法,你的问题也不少先不讲你温室的问题 光是文句解读的问题便误解了
作者: icyplum (冰梅)   2017-07-15 23:24:00
长知识 这就是学界跟现实业界的差别吗?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24:00
1.我讲中国蝴蝶兰的竞争力分析 说明为何我认为目前不是威胁 因为没赚头 当然目前不会有业者卖过去
作者: gtfour (朱兆兰)   2017-07-15 23:25:00
推 实务派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26:00
2.如果你的品质没有不怎么样 那当然不怕 所以我不太明
作者: zx3017 (okj)   2017-07-15 23:26:00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27:00
白 你针对这两点提出的见解 跟我的想法有啥差别?
作者: chjanaa   2017-07-15 23:27:00
专业推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7-15 23:27:00
所以有在研发吗 有要进外劳吗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28:00
3.你把台湾人跑去中国指导育种出的中国兰种 说是台湾的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7-07-15 23:28:00
原来文章的标准示范 台湾人就是讨厌乌鸦不想面对现
作者: majx0404 (等生命中的一个人)   2017-07-15 23:28:00
发展几十年的产业还跟政府要补助?政府钱多可以到处补?
作者: fantasibear (布谷熊)   2017-07-15 23:28:00
推推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17-07-15 23:29:00
实 而且鸡同鸭讲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29:00
你育的种,品种归属在对方手上,你说这是台湾的品种。
作者: fantasibear (布谷熊)   2017-07-15 23:29:00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7-15 23:29:00
欧洲都退出了吗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30:00
我认为没这种道理,你今天台大毕业去东大发论文,发的论文就是挂东大,岂有挂台大理由?
作者: uyn (小欣)   2017-07-15 23:30:00
好文推
作者: majx0404 (等生命中的一个人)   2017-07-15 23:30:00
景气不好没钱升级,阿景气好的时候勒?
作者: avans (阿纬)   2017-07-15 23:31:00
推!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32:00
4.你引用TOGA的资料,人家是所有兰花的统计,不止蝴蝶兰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32:00
我很肯定的跟你说,景气好的时候政府也没给过我们什么
作者: maxn86   2017-07-15 23:34:00
推个
作者: yuinghoooo (KiXeon)   2017-07-15 23:35:00
Kevin!
作者: mynewid (before sunshit)   2017-07-15 23:35:00
快战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35:00
5.说日本屹立不摇,因为那是台湾最稳最早的外销点。
作者: m9o2o   2017-07-15 23:35:00
作者: a04775 (a04775)   2017-07-15 23:36:00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36:00
过去对日本市场兴趣缺缺,但最近有了变化,这涉及商业机密,恕我不能多提,因为荷人之战略不能公开讨论。再者,比较日本市场与他方市场,已经算是勉强可以了。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38:00
http://imgur.com/9RVnSS8很抱歉图片引用错误,来个正确的,也不是你指出的数字说真的,你的文我转给很多业者看,他们连看都不想看
作者: Dogfight (木头)   2017-07-15 23:40:00
原po应该是卫星兰园的业者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40:00
我身边很多做日线的每个都唉唉叫,你可以说看看你的稳定是稳死吗?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0:00
关于你的新图:1.我的统计数据就讲了,这不包括小小花
作者: Dogfight (木头)   2017-07-15 23:41:00
原原po是陈加忠老师的公子吧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1:00
2.你也应该照一下2014年的图,2014年11月之后,国际市场
作者: kphamels1235 (开瓶哥)   2017-07-15 23:42:00
作者: TWLAB (AlphaGO)   2017-07-15 23:43:00
不ey n年前就有台商送技术了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3:00
整个混乱,加上囤积与降价出清,15,16,17三年不好估。
作者: lyu0001 (乡民1号)   2017-07-15 23:43:00
作者: wj06   2017-07-15 23:43:00
好像有代工到你们的瓶苗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4:00
我列的这张图一开始就说,这是一个估计值,不包括小小花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44:00
我懒的跟你战了,你就秉著这样的想法下去吧
作者: victoryman (圣立祐 彭马利哥)   2017-07-15 23:44:00
推 有趣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5:00
或许我的数据真的不准我也不会推托,所以我写得也保守,
作者: william7713 (..)   2017-07-15 23:45:00
市场VS学术 不同调不意外
作者: cat380015 (涂哥)   2017-07-15 23:45:00
作者: jaguars33 (要改变的太多了 就变天吧)   2017-07-15 23:45:00
系列文有深度 收获良多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45:00
我只能说你没做过你根本不懂,何不去银行贷个2-3000万下海玩玩?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6:00
什么好说的。 我的文章业者不想看也无妨,这只是我个人
作者: Oxhorn   2017-07-15 23:46:00
请问你的兰花是不是卖给美国的凯文GTO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46:00
不是 = =
作者: adipot   2017-07-15 23:47:00
推农业达人,厚植台湾竞争力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7:00
至少在一些文字理解上,我觉得我写得很清楚了,不见得是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47:00
我最气的是你讲的与实际业界的情形差距甚大
作者: inspire0201 (鲔鱼肚的猫)   2017-07-15 23:49:00
呃,你要不要回一篇比较整齐?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49:00
光是这点就值得我佩服,我不想作风险那么大的产业,所以也只能打打嘴皮子,你们这些业者辛苦这是事实,光这点就赢过我太多了,或许我们看法不同,但我无意得罪,就事论
作者: ohmylove347 (米特巴爾)   2017-07-15 23:51:00
好猛喔!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51:00
事而已。
作者: jasonchangki (阿特拉斯耸耸肩)   2017-07-15 23:53:00
理论说书的跟实际打拼的,我比较相信后者
楼主: KevinJames (Kevin)   2017-07-15 23:54:00
我再补充一下,以前一包水草300多块,现在一包好的大陆水草要740块,水草就是我们用最凶的东西,末端售价也没有因为水草涨价而涨价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54:00
其实你这篇文章还是有很多问题,像你应该是不了解中国市
作者: C6H8O7 (柠檬酸)   2017-07-15 23:55:00
怎么感觉学界和业界感情有够差的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55:00
场的。中国高端市场对高品质的蝴蝶兰愿意出高价,同样品质的蝴蝶兰在美方不可能卖到那样高价,所以不可能输美。目前输美者,就像你说的,中国政府有补助,但其实这最好
作者: DarkyIsCat (黑肉猫娘赞)   2017-07-15 23:56:00
作者: ga037588 (丹枫)   2017-07-15 23:56:00
是不要讲的。既然你讲了,那就来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