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奇摩新闻(信传媒)
2.完整新闻标题:
共享还是吸金?oBike押金无法可管 数千万的钱哪里去了?
3.完整新闻内文:
打着“共享”名号的无桩式自行车oBike进军台湾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无条件接受这样号
称“进步”的商业模式,开始引发讨论。除了无成本使用公共空间引起的争议之外,也
有愈来愈多消费者纳闷,这样的商业模式到底是“共享”,还是变相“吸金”?我们使
用者所预付的900元押金,到底又用去了哪里?要拿回押金,方便吗?消费者权益会不会
受到影响?
押金伴随高风险,中国大陆已有案例
在使用共享自行车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向业者支付一定的押金。以oBike为例,目前注册
的用户为50万人,即使这当中只有十分之一约五万人真正使用,业者少说也能收到4500万
的押金。随着市场逐渐扩大,这笔金额必定随着增加,这庞大的资金池根本已经像是个
“类银行”的功能,押金会不会变成变相融资的作用?
事实上,民众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看向中国大陆的经验,原先遍地开花的共享自行车已
经逐渐走入泡沫化,不少共享自行车业者纷纷倒闭。其中一家名为卡拉自行车的业者,更传
出投资者率先撤资,导致押金无法顺利退回的情况,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在台湾,提到交通工具必须支付押金的案例,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悠游卡,因为在
悠游卡实施实名制之前,民众购买悠游卡都必须支付100元押金,但你有想过,这笔由几
百万民众给付的押金所集结而成的庞大资金,之后到了哪呢?难道是进了悠游卡公司的
口袋吗?
其实目前包括押金以及后续的储值金,悠游卡公司今年都已信托给台新银行,由台新银
行负责管理这笔钱的汇入、退卡拨付和资产运用等等。金管会官员强调,为了保障民众
的权益,并且消除外界疑虑,在《电子票证发行管理条例》中有规定,像是悠游卡这样
的电子票证,都必须将民众的“储值金”交付信托。
台湾无法可管,资金用途成灰色地带
至于信托之后的这笔资金,只能用于“低”孳息的用途,像是单纯存在银行,或是投资
有良好信用评等的债券、国库券等,以降低图利厂商的疑虑。不过,必须注意的是,上
述规定其实都只针对“储值金”,换句话说,押金需不需要信托?其实并无法规明确规
定,一切由业者自行决定。
再者,上述法规只规范多用途支付使用的电子票证,如悠游卡、icash等。那么像是oBike
的押金使用,到底有没有法规来管理?
遗憾的是,由于oBike属于自行车租赁业,在现行法规“自行车租赁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
不得记载事项”中,并没有特别规范到押金的使用及管理。也就是说,oBike跟消费者收
取的这笔庞大押金,必须放在哪里?可以用在哪里?怎么使用?目前完全处在一个无法
可管的灰色地带中,就连记者询问若后续发生争议时该怎么办,交通部官员也只能苦笑
以对。
对此,oBike台湾区总经理王妍婷回应,押金是放在中信银的帐户进行信托,至于信托金
额有多大?真正的使用人数有多少?则都以“不清楚”或“商业机密”带过。
有了中国共享自行车泡沫事件的前车之鉴,对消费者来说,需要的是更清楚的保障,而主管
机关的监理制度,恐怕也得赶紧跟上脚步。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oo.gl/UbLNE9
5.备注:
oBike说他们押金是放在银行信托
不过看过另一篇用的词是托管
不知这笔钱是以怎样的形式放在银行
另外他是租赁业
法规也没在管他的押金
是不是他临时跟银行解除信托之类的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