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ghm (夜猫)》之铭言:
: 更别说此地的自行车相关法令缺乏,自行车文化也不成熟。Obike目前只在亚洲风靡的主要原
: 因并非欧洲科技落后(正如我文中所说,2008年我就看过无桩公共自行车的运作),而是他
: 们认为这样大量投放,将管理责任单向推给政府与人民的无桩公共自行车不是“进步”,将
: 是“灾难”。
:
: 在中国,时而有人刻意破坏自行车,甚至把车子投入河里,搬回家里的报导。在都市市容上
: ,许多人骑到目的地的“最近点”,却不会把那辆车骑回去,导致自行车像个无主废弃物在
: 某个不会再有人租用的地点成为“化石自行车”。在东华文学院的侧门,就有一辆车停在楼
: 梯前面,至今已经两个月了,不移不动,等著台风来把它扫倒。可以想见,台风季一来,
: Obike将为台湾的“灾难景观”添上一笔。
:
: 这并不只是公民素质的问题,而是亚洲共享自行车营业者本身,就是以营利为主,无视城市
: 长期发展的商业人士。而毫无评估就盲从引入的地方政客(包括本校的管理阶层),则是
: 无严格规画与远见的短视者。
:
又是标准欧洲能亚洲不能论。自行车文化不成熟?你如果真想发展自行车文化,如果
连骑车的人都没几个你要谈什么文化发展或成熟?公民素养是训练培养的,请问
欧洲是等到公民素养发展好才开始各种新产业吗?还是边发展边管理调整?请问
你觉得台湾公民素养要进步到EU那样要几年?50年?那欧洲现有的跟公民素养有
相关产业我们50年内都不要做,是这样吗?
讲得像是产业都要靠政府评估引入一样,拜托搞清楚产业是自己看市场有需求他
有得发展才进入,如果企业觉得弄不起来,就算你评估好求他来他也不会来。鬼
岛人不知道是不是太习惯过去计画经济,以为好像什么都要靠政府才能发展一样
鬼岛很多人好像很爱做梦要等法规弄好配套做好才准开放,但请问是先有产业还
是先有法规?比方说第三方支付吧,国外行之有年,国外有了新产业法规很快跟
上去管理,结果鬼岛在那边为银行业挡了多久,最后逼不得已开放还不是得亡羊
补牢生出一个法规,结果你整个已经落后多久了?没有一个国家是法规先写好然
后等新产业出来啦,都是产业先跑了法规跟在后面管理限制
: 比中国共享自行车更早,欧洲的Dropbyke公司在2014年即于美国迈阿密和新加坡试营运,它
: 一样是使用GPS定位,并用二维码或发送PIN码解锁,它一样不用固定桩,但要求用户在结
: 束整个行程后,将自行车停到公共自行车停车位,并且必须拍照上传照片,以确定车辆在没
: 有干扰公共秩序下停放好。在《界面新闻》的一篇报导里指出,如果用户无法停回公共自
: 行车位,也可以结束行程的,但是你必须支付额外付的调度费,称为“flex-drop”。他
: 们也不像中国公司在上海一地就投入十万辆自行车造成淹没城市景观般的灾难,而是严格计
: 算适当数量,这便是企业注意到自身责任,法律也给予一定限制的具现。在巴塞隆那,截
: 至2016年底仅仅投入150辆(目标是一千辆)。这初期投入数目甚至低于东华大学校园内
: 的Obike。
:
: 类似Obike的共享自行车为什么要大量投放?除了扩大和消费者的接触点以外,它还预先收
: 取了九百块的押金。当会员人数到一定程度,这押金就像是公司从人民吸收来的资金,可
: 资运用。
:
: 大量毫无节制投车的结果不只造成都市景观的新混乱来源,也将造成巨大的闲置浪费,单
: 车在台湾的天候下健康停在那里的寿命不会太长的。中国目前已出现了废弃共享自行车的坟
: 场,这是以“环保”为名的铁马革命最大的讽刺。
这什么诡异结论?你前几段才说业者是营利为主(就算欧洲民营的还不是一样营利
为主),既然营利为主为什么你需要担心大量无节制的投车?投车或报废车就是厂
商的成本,厂商要控制成本自然得最佳化投车让闲置数量最少。怎么被你讲得像
是厂商又无良只想赚钱结果又矛盾地不计成本拼命烧钱?
现在刚开始起步投放当然很乱,这就是政府要介入纳管调整的地方,久而久之就像
Ubike一样每个点的适合投放量会越来越准确
: 我在共享自行车的事件中,看到的并不是“科技至上主义者”宣称的“进步”,而是短视、
: 贪婪与文化匮乏。也显示出台湾这么多年来心态上的脆弱点:我们对事物的“信仰”如此
: 薄弱,对适合自身环境的建设没有看法,一旦有新事物出现,就不顾一切地接受、投入,
: 并且表现出自卑。
咦,可是酸民一听到是新加坡企业又有中资的反应是鄙视可不是自卑阿XD
整篇在那边讲信仰讲进步这种高来高去的,其实很单纯就是新产业而已,重点不在
进不进步,就是新的产业主流,这些新产业彼此的概念或模式也是相关的。台湾不
是整天喊要推新创还做梦当亚洲硅谷?结果每个新创的来了结果反应是先挡再说,
科科
:
: 美国交通运输专家苏珊.杰林斯基(Susan Zielinski)曾说,自行车不只是交通而已,它
: 关系到城市生活的转变,影响居民的安全。自行车城市的概念,是“让街上充满眼睛,让人
: 流连街头,如此一来人们便可以参与城市。他们越是深入地接触,就越会关心这个地方。
: ”
:
: 像我这样长期做为一双眼睛在街头上,用自行车参与这个城市的人来说,我肯定不会希望有
: 一天这城市被以“共享”为名的“盲从”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