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Motu (BMotu)》之铭言:
: 安,如题
: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马可波罗等阿斗阿都有来过中原
: 第一次到他们土地的时候,是怎么学会当时语言的
: 又没有补习班,而在清朝不会一点Mandarin是很难在社会上面Walk and jump的
: 更别提利玛窦还翻译四书五经,另一个忘记是谁的还跟别人合译几何原本
: 有没有阿斗阿是怎么在古代中原学会Mandarin的八卦
: 阿当时的人看到这些白皮蓝眼的人走在路上又是什么想法?
这个我研究过 如果是刚开始 是真的很困难 有了经验之后就不是问题了
传教士都很聪明DER 以下说明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一位西方人去中国的时候 语言肯定不通
所以肢体语言变成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我们以马可为例 他约西元1300年从意大利探险旅行到中国中原甚至北京一带
语言不通个情况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他的外型与发色在当时的中国会被认为是鬼
马可:(心中os 你好) (微笑)
中国人:哎呀 这什么鬼阿 蓝眼睛黄头发 老头子啊快出来看看 有鬼阿~(惊恐)
马可:(&&*^)&) (用手笔划+微笑)
中国人:这鬼在笑阿~~ 娘子 快出来看有神仙阿~
马可:o*^&*?? 心中(这中国人反应也太大了吧) (继续微笑)
中国人:这人怎著? 只会笑 是白痴吗? (开始生气)
马可: *(&^&* 心中(这中国人脸上开始出现愤怒与惊恐) (继续微笑)
(手里面掏出意大利精品sit down please)
中国人:哎呀~ 这啥玩意儿? 要给我吗?
马可: (^&&* (微笑+捧著sit down please)
中国人:顺手强走之后就逃跑了
马可: 心中(干! 你他妈的那是珍贵的意大利金饰阿)
从这个过程 马可学会了如何应对遇到中国人该怎么处理
所以在那个时候 肢体语言非常重要
而且对不同地方的民族文化与禁忌都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 这些探险家 绝对不会去触碰人家的禁忌
久而久之 沟通就不会是问题了 只要表明来者无恶意 中国人很nice的
比如马可去餐厅用餐
马可:(微笑) (点头) (鞠躬)
中国店员: 恩 这个外国人很有礼貌 说吧你想干么?
马可: (手举起来 食指中指合并 在嘴前抖两下 示意吃饭的意思)
中国店员:哎呀~ 我们这不让(准)抽烟的 去去去 滚
马可: 心中(靠北看不懂) (五指并拢往嘴巴煽动 张口+吃饭示意)
中国店员:您很热是吗~ 我们这不提供免费冷气的 快走 去去去
马可: 心中(你他妈的我已经很努力的肢体语言了还看不懂是吧)
于是掏出意大利精品sit down please
中国店员:哎呀大爷 小的不识泰山 想吃什么随便点 来来来我给您介绍....
大致上是这样的
言归正传 其实当时西方东方语言差异甚大
但是交通不方便 语言在各地区也有所不同 借由时间以及地域性的结合
沟通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比方当时的蒙古语 就可能涵盖一些中原+中东语系
就这样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