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陈博志:前瞻4200亿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

楼主: middlebear (中年熊)   2017-05-31 11:51:16
信传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4056
总统府资政陈博志:前瞻4200亿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
张瀞文2017-05-31 10:00
蔡政府提出八年8800亿元的前瞻公共建设计画,引发在野党和外界的争议,这当中又以几
乎占了一半经费的轨道建设所受到的质疑最多。不过4200亿元轨道建设这大一块,目前看
起来似乎也是府院高层目前“守得最紧”、“立场最坚定”的一块。
日前因为前瞻特别条例在立法院卡关,行政院副院长林锡耀以及政务委员张景森曾亲自到
立法院沟通寻求支持,根据当天在场的蓝营人士转述,张景森当着国民党立院总召廖国栋
的面说:“前瞻建设其他的内容都可以调整,就是轨道的部分都不能动!”至于为什么“
不能动”?张景森并没有说。
眼看着攸关台湾未来30年的前瞻计画就要在7月立法院临时会过关了,台湾智库荣誉董事
长、也是总统府资政的陈博志教授,在《信传媒》几度邀约下,终于愿意打破沉默,谈一
谈他对前瞻计画的想法。
陈博志说,为了改善生活品质和产业发展环境所做的公共建设,首先要注意的原则是国家
发展策略,也就是要先想清楚现阶段要把国家建设成什么样?以及追求什么具体目标?但
前瞻计画的先后顺序以及轻重缓急似乎搞错了。
尤其在轨道建设的部分,陈博志认为,Uber、特斯拉电动车、人工智能无人车等新技术一
直在进步,但是现在的政府官员却一再地缅怀一百多年前的欧洲日本大量铺轨道的方法及
技术,“真的是不够前瞻,这个4200亿元的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他说。
陈博志主张,政府是可以通过一个八年提升台湾竞争力的公共建设方案,金额也可以框
8800亿元,但是方案里面的每一个项目都要拿出来讨论。至于要怎么讨论?他建议一项一
项都要做精细的审查,而且要逐项审查。
尤其是轨道建设,他认为前瞻当中的轨道计画必须一件一件仔细评估,每一件轨道工程,
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目的何在?效益何在?都要说清楚。如果逐项检讨且最后评估
结果效益不大,那这样的轨道建设就不需要做,因为对资源有限的台湾来说,现阶段唯有
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才能解决低薪的问题,而这些比盖轨道重要多了!以下为《信传媒
》专访整理摘要:
前瞻计画与十年政纲关系不大,唯一的“轨”字是与国际接轨
问:行政院跟国发会陆续提到前瞻计画是从《十年政纲》衍生出来的,请想问教授,你是
《十年政纲》起草人,两者到底有什么关联性?是当时小英基金会就讨论出来的东西吗?
答:如果是当时就讨论出来的东西怎么不一上任就做?而是拖了一年才开始做?
早上我翻了一下《十年政纲》,这两者应该没什么特别的关联。
如果硬要把《十年政纲》跟前瞻计画扯上关系,那仅有的一点点相关,就是能源建设的部
分。《十年政纲》当中提到如非核家园、输配电、用电效率改革等这些,前瞻计画里头都
没讲,这次前瞻计画,并没有特别提到重大的能源政策,仅有推展绿能这一项有略提而已

另外,《十年政纲》里头有提首都圈轨道的发展,但是并没有提到要在首都圈之外去发展
轨道建设。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十年政纲》当中唯一提到的一个“轨”字,就是台
湾要与国际接轨的“轨”,轨道建设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可以很确定的说,《十
年政纲》里头并没有提到要在首都圈之外去发展轨道建设。
先后顺序错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应优先于改善生活品质
问:前瞻计画推出后,引发不少争议,就你来看,这次前瞻计画的问题出在哪里?
答:政府做任何重大政策或是重大公共建设之前,一定要把目的想清楚,就我来看,任何
重大公共建设有三个最重要目的:一、改善生活品质,二、改善投资环境,三、提升产业
竞争力。由于前瞻计画规划要做八年,所以应该不是为了短期的提振景气。
所以就长期来看,政府要重视的应该是这个政策做下去之后,人民的生活品质或是台湾的
产业竞争力能不能提升,进而让经济蓬勃发展才是重点。
那我们来检视目前政府提出的前瞻计画,似乎是花比较多的功夫在改善生活品质。但就当
前的台湾来讲,到底是改善生活品质比较优先?还是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比较
优先?这问题见仁见智,不过以我接触到的民间普遍的声音,我的研判是大多数人还是认
为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应该要比较优先。
问:为什么你会说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先于改善生活环境?难道前瞻建设的
优先级放错了吗?
答:这几年台湾薪资停滞不前,青年低薪问题很严重,大部分台湾人现在的心情,大多是
希望我们能够提高所得,能够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台湾现在面
对的威胁,主要来自本身的产业竞争力不够,于是台湾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一路在往下降。
当大家的所得相对在降低,甚至薪资绝对金额以及实质金额都在降低,这是我们当前最大
的危机,这是当务之急,一定要优先改。
陈博志认为,台湾的产业竞争力不够是当前最大危机,政府如果真要前瞻,优先项目应该
是改善台湾的投资环境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
生活环境虽然很重要,但台湾现在的生活环境还没坏到让人们住不下去,我们生活环境虽
然不够好,但是就大多数台湾民众来讲,还可以接受,而且一个人如果所得提高之后,想
要改善生活环境也是比较容易。所以如果真要前瞻,那台湾的投资环境以及产业竞争力要
优先改善。
改善生活品质应以房价、长照、幼托优先,不是盖轨道
问:如果政府真的就是要把生活环境列为重点,你认为现在前瞻计画列出的项目适当吗?
答:如果真的要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那可以问问我们的民众,觉得自己现在生活环境当
中最糟糕的是什么部分?我想你出去路上问一下,很多人会告诉你是:“房价太高”。所
以政府如果真的要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那房价是最重要也是让民众最有感的,那现在政
府要做大规模公共建设,为什么不以这个为重?优先以降低房价、提供社会住宅为主。
另外,我们生活环境还有一个也是很糟糕的,那就是老人照护以及小孩子幼托照护,而这
些都是蔡政府在选前提出重大政策,那为什么前瞻计画里头都没有提到这些东西?
换句话说,会让大家最有感,也是蔡政府选前重点政策的地方,现在在前瞻计画里头都没
有看到...然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部分,除了绿能以外好像也不多。
问:你说《十年政纲》里头并没有提到要在首都圈之外去发展轨道建设,那你怎么看这个
轨道计画?
答:从前瞻计画当中与轨道相关的项目来看,花最多钱的项目应该是铁路地下化的工程。
以预算接近千亿元的桃园铁路地下化来说,桃园铁路地下化可不可以改善桃园的生活环境
?可以。但我们应该想一想,桃园铁路地下化之后,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
桃园铁路地下化,所能帮助的主要是住在那边的人的生活,住在哪边的人生活环境改善,
然后当地的地价就上涨了,就这样而已,那一个地方的生活环境改善对台湾整体来讲,影
响并不大。
政府想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也应该要有优先级,譬如台湾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自来水
可以喝,大家还在饮用有重金属的地下水,这个政府应该要优先改善,很多地方空气污染
很严重,会让住在那里的人生病,这些都是政府应该优先改善的部分,至于全台湾各地的
铁路地下化,真的没有那么急迫,没那么优先。
现在交通部有一个讲法,说发展轨道建设是希望把台湾变成以一个轨道建设为主的一个地
方,我是认为,这些轨道建设应不应该做,需要一项一项去检讨,除非轨道建设花的钱不
多,而且产业效益很大,不然就不需要做。
轨道建设不是最迫切,铁路地下化金额高仅能嘉惠少数人
问:你刚刚提到高达4200亿元的轨道计画当中许多没有那么优先那么迫切,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想法?
答:我们出国到欧洲、日本,看到人家的轨道建设很方便,我以前也曾有过这种理想,那
就是“我们做更多的轨道建设,然后台湾会变得很方便”。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要做这
些轨道建设,政府要检视自己有没有那么多钱?还有汽车产业以及科技的进步也应该考虑
进去。
如果我们仔细看台北的捷运,用国际标准来看已经够密了,台北捷运已经构成一个路网,
从头到尾都能坐捷运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台北还是一大堆人骑
车,可见得连台北都没办法用大众运输去取代开车或是骑机车,因为在台湾开车或是骑车
还是有它的方便性在,在这样的环境里,轨道建设如果要做非常困难。
另外,轨道运输是大规模,比如一辆捷运或是火车,车上人可以坐得满满的,他的效率就
比汽车高,但是如果坐不满、空空的,哪轨道就会比汽车还浪费,过去大家想要盖轨道,
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塞车的问题,但是台湾未来的发展以及新科技的诞生,都让轨道的优势
逐渐在下降当中。
少子化以及 Uber 、电动车、无人车等新科技,让轨道优势逐渐下降中
问:怎么说轨道的优势在下降当中?
答: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台湾的人口已经不会再增加,甚至还会再减少,换句话说,我
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都会未来都不会变得更大、人口变得更多了,所以现在应付得过去的公
共交通,其实未来一定应付得过去,所以不需要在大兴土木盖下去。
第二个就是科技互联网结合汽车技术的进步,我去年去了一趟 Uber的总部参观,发觉到
未来 Uber 这类汽车共享方式,以及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车的发展,将可能会使汽车更方便
、有效率。
过去大量发展轨道运输,就是因为汽车污染高、轨道污染小,但是电动车如特斯拉等的发
展已经越来越成熟,这些新科技结合汽车的发展,不仅降低汽车所制造的污染问题,也会
大大降低轨道运输的重要性。
至于 Uber 这类汽车共享方式,可使汽车运输的方便性提高,在路上跑的空车减少,让运
输变得更有效率。所以轨道的优势就只剩下超长程的运输了,那在台湾超长程的运输我们
已经有高铁,未来只要以高铁为台湾交通的主要动脉,搭配台铁捷运化,再加上用互联网
来串连汽车的共享方式及搭载,就可以解决下高铁之后需要再到其他地方的交通运输。
过去轨道的好处在于大规模经济,汽车在于小规模的灵活,但是现在科技进步,让汽车更
灵活、更有效率,所以如果是短程运输,轨道将会逐渐会失去它原有的竞争力。
陈博志建议,如果真要前瞻就应该把水湳园区打造成智慧城市和产业 4.0的示范区,至于
花大钱的轨道建设应该缓下来再讨论。
一个轨道建设要做到形成路网,大概需要30年,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人工智能、无
人车都已经出来了,20年后的汽车还会跟现在一样吗?新的技术一直在进步,现在的政府
官员怎么会一再地缅怀一百多年前的技术,缅怀欧洲跟日本的铁路多方便呢?真的是不够
前瞻啊,这个4200亿元的轨道建设一定要缓下来。
轨道计画不够前瞻宜先缓下来
问:你的意思是要先暂缓轨道计画?
答:对,就是说,并不是前瞻计画当中所提到的每件轨道计画都一定要去做,这些轨道计
画我们必需要去想,必须一件一件的仔细评估,每一件轨道工程,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
来?目的何在?效益何在?都要说清楚。
问:如果铁道建设要先缓下来,那你认为前瞻的重点应该摆在哪里?
答:在国家财力有限情况下,做事情一定要有重点和优先级。但公共建设或公共财在经
济学上的一个重要特质是:若要相关人民自己付钱建设,大部分人都不愿出钱,而若由中
央政府付钱,则即使利益很小的建设项目各地也抢着要。
所以由中央政府出钱的公共建设不能用声音的大小和选票的多寡来做选择,政府要有整体
可行的发展策略来指导。
各界要讨论前瞻计画或政府要强推前瞻计画,应该要讲清楚整体发展策略,并针对发展策
略先做讨论。
台湾现在最差的是经济环境不是生活环境,是缺少给新产业和新企业家能够兴起的创新、
创业环境,政府愿意在每年已很高的公共建设经费外,再多花八千多亿来增加公共建设,
但是要协助创新、创业的国家投资基金却只有区区一百亿,其中六成还要由民间募资,政
府花钱的重点似乎有甚大偏差。我是认为,不如把其中的一、两千亿建设经费拿来投资新
兴产业。
先把水湳园区打造成智慧城市和产业 4.0的示范区
问:哪些是前瞻计画应该要优先解决的问题?重点的新兴产业又是哪些?
答:现在政府不是说要大力发展 5+2 产业,产业界现在也很担心水电供应不足的问题,
前瞻的公共建设应优先解决这些生产方面的障碍。
例如有些火力发电厂若能更新而改用新技术,发电量可以增加而污染反而降低,但连执政
党自己的地方首长都带头反对。有策略的公共建设应 把这种发电厂的新建改建,和改善
当地生活品质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公共建设绑在一起,以取得居民的同意。又如 5+2
产业其实也需要一些公共硬件建设的配合。
例如 Google 要和多伦多市合作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新市区,台湾若要强力发展智慧城市
和产业 4.0,最好也该有一个全新市区的建设来让国内外企业展现和实验他们的新构想。
若是在限制极多的老旧市区勉强做智慧化,很可能只能做一些小的改善,很难和外国竞争
。因此政府可找像台中市水湳园区这种政府拥有广大土地,而又紧靠既有都市区的地方,
建设可以领先世界的智慧城市,才是配合国家发展策略的公共建设。
前瞻计画内容应该做更精细的逐项审查
问:你建议现在的政府应该要怎么做?
答:我的主张是这样,我同意未来这些年我们做比平常更多的公共建设,但是这些公共建
设必须一项一项去仔细讨论,每一项都要符合国家发展策略,而政府应广征各界的意见,
找出目前可以快速配合国家发展政策。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机会的政策,不要只由地
方政府和个别部会,用一种未考虑国家发展策略的观点来提计划。
问:现在政府整个案子都已经底定,就要送立法院,应该7月中寻就会过关了,现在要怎
么促使前瞻的内容仍然能够调整以及讨论呢?
A:那就是朝野要各让一步,各让一步的方法就是先让特别条例通过,至于7月马上就要
通过预算以及项目,那是不行。
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一个八年提升台湾竞争力的公共建设方案,就框八千八百亿,但是
这个方案里面的每一个项目要拿出来讨论。至于要怎么讨论?我建议一项一项都要做精细
的审查,而且我主张逐项审查,但不是交给立法院审查,而是最好有一个更高的、专业的
先做评估。至于为什么要一项一项来?因为如果整个绑在一起,就会很难跳脱那种各地区
强调的“公平性”。
我们现在并不是很有钱,做事情得有优先级,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还去举债8800
亿元,那这笔钱一定要用在优先性,这个优先性怎么评估?中间一个很大的考量就是:这
笔钱投资下去是要会帮我们的未来赚钱的,(轨道看起来不会啊),也就是说,这个做下
去不仅建设本身的回报,还会带起台湾更多新兴的产业,提升台湾的产业竞争力,那样的
效益才会更大且可长可久。
作者: formatted (ゴミ丼 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6-05-31 11:51:00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tml7415 (演員)   2017-05-31 11:52:00
国民党闭嘴啦 干 就只会拖垮台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