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都会〉南港阙家祖厝 登录历史建筑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04678
文资审议 阙家10余人到场陈情
〔记者陈纭甄/台北报导〕南港阙家祖厝德成居,是否登录为历史建筑,引起正反意见交锋。北市文化局昨日召开文资审议委员会,祖厝阙家十多位土地所有权人到场陈情表示,一旦列为历史建筑,土地财产价值将消失九十%,要求文化局不要登录为历史建筑,让阙家后代可以开发兴建。不过,文资委员指出,该闽南祖厝建于日治时期,并采日式建筑工法建造,技术细腻,且见证南港开发史,具有地方与时代性特色,最后决议登录为历史建筑,引起在场阙氏家族不满。
阙家祖厝坐落于南港研究院路一段一百二十号,地号共有十一笔。土地所有权陈情人阙陈娜妮指出,其中一笔地号的土地面积,市价约五亿元,划为历史建筑后,市价则降至五千万元,损失至少高达四亿多元。另外,德成居经专家鉴定为危楼,楼梯与连通道坍塌,房屋毫无价值。她说,希望祖先留下来的祖厝可以开发兴建,不要登录为历史建筑,留给他们一条活路。
会议出席代表在兴建开发与文资保存态度上,展开拉锯战。文资委员薛琴指出,德成居建于日治时期,当时阙氏家族建有砖窑厂,自制砖瓦并使用日式建筑工法打造,不论砖瓦的品质或是建筑的技术,“在台湾几乎都找不到”,肯定其建物具有保存价值。市议员阙枚莎则代表地主,向文化局呼吁要为居民权利着想。
都发局副总工邵秀珮表示,祖厝基地后方的保护区、防灾空间以及人行道系统皆要做保存,按基地图推测,撇除历史建筑的土地,可兴建七、八层大楼。但后续仍要画模拟图,了解法定容积价值。至于土地所有权人是否损失上亿元,她说,所有权人仅计算没有划入历史建筑的土地面积;做为历史建筑的土地面积,仍属土地所有权人,也应计算土地价值。
全区保存 仅南侧建物可开发
经文资委员讨论,南港阙家祖厝“德成居”决议登录为历史建筑,保存范围为全区;由于德成居南侧的建物较无保存价值,土地所有权人可将其范围纳入开发计画中。
阙家祖厝“德成居”建于一九二四年,由早期泉州南安阙氏家族打造,属闽南红砖合院格局;其正厅上方原是使用“茅草顶”,呼应风水上的“牛穴”,另配有池塘、稻草的设施,象征喂养后山牛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