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评审刁难街头艺人 老外目睹大怒:太

楼主: Dick2621 (Is that all right?)   2017-05-25 19:22:45
嗨大家好,
本人为今年五百多组考生之一,要打出这篇需要勇气,
不过也因为如此,才能更没有包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开始之前期望文化部与全台各县市文化局能够落实:
1.评审遴选方式制度化
2.开放户外街头打赏演出之权利
(文长)
最近大家转载的,就是源于国外艺术家William Lü的这篇文章:
原文连结:https://goo.gl/TpiHn6
中文翻译:https://justpaste.it/16ycf
大意是指,此次街头审查有特定某位评审态度不佳、且随意切断考生之演出。
我对这篇的看法,有部分是合理的,也有不尽认同的部分。
先讲结论,个人是支持街头艺人考照制度的,
前提是,必须有限制范围的使用,为什么这样说?
这要讲到远自欧洲中古时期,
就有吟游诗人的存在,在教会还在唱圣歌的时候,
他们就在街头唱歌,是真正的庶民音乐文化。
当生活周遭都有音乐,你才能说这个地区,是有音乐文化的。
可又有多少人,就在家楼下的公园,
能看到有人弹吉他唱歌,或吹奏乐器打赏,然后被感动呢?
现场演出就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是很难借由其他方式取代的,
有看过演唱会的应该都懂,
即使你看到的演出,是五音不全的胖虎,
但也许,他就是是下一个音乐天王,
需要磨练的机会,也需要舞台跟过活的打赏。
因为这在台湾不合法(可以演出不能打赏),
打赏本身是一个双方合意的行为,我认同你的演出,
所以给你我认为OK的小费,个人认为并无不妥,
但也有另一种状况,我打赏给你,不是因为表演得动人,
是因为你有残疾,所以可怜你,
虽说如此,但他还是贡献了他能做到的最好演出。
在台湾街头艺人制度会这么严,我想某部分也是台湾地狭人稠,
容易被投诉造成浪费警力,久了就干脆禁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这特别感谢三位勇闯各国的表演者提供的各国街演经验,
也请大家可以特别去看看Wanderlust Amber 安柏不在家的想法,或许跟我的不尽相同,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经验谈。
https://www.facebook.com/amberpunk/posts/1496964807014572
Wesley Lee
里地帰
那为什么没有废除街头艺人制度?
因为那代表着门面,让外国人或一般人看到台湾的音乐水准是到何处,
所以即使在欧洲音乐文化这么盛行的地方,还是不敢贸然的废除此规定。
所以台湾的音乐水准与文化,需要与素质较高的演出者做连结,
让他们可以在人潮众多的地方,如信义区、西门町、淡水老街等,
增加他们的曝光度,也能有效提升音乐环境。
举例来说,大家常常抱怨台湾乐坛没有优秀的新人,街头就是一个改变与曝光的管道,
周华健就是一例。(也是天字第一号街头艺人)
因为台湾的音乐环境,确实不如欧美日韩,需要有系统的培养,才有能大量的人才出现,
但这需要另一篇才说得完~
其实在欧洲各地多少还是保留着,只是普遍来说,难度与限制不会像台湾这么夸张严格,
大部分国家的证照都是好考的,也需要在短时间内缴钱换证,不然自动失效,
也能避免许多人考照不使用,让好人才无法被大家看见,是台湾可以效法的方式。
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只要是30分钟内的演出,就不会赶人,除非有证。
(所以有时会看到热门的地方,演出者会像篮球场一样play one的状况)
捷克布拉格的查理大桥,需要证照
英国伦敦柯芬园是很有名的街头艺人集散地,要证
不过地铁就有帮街头艺人划圈圈限制区域,也要证
香港也须付钱换证
澳洲每两个礼拜换一次证
韩国没照没看地点也会被赶
而东京,是少数热门地段比台湾还要管制严苛的地区
(地点少位置不佳 舞台区域较小 也不能放CD 同样不好考),
有兴趣可以看这里介绍地点:https://goo.gl/pm7gb3
即使如此严苛,但他们的公园依然是可以演出打赏的。
看完国外的例子,再回到台湾考照制度本身,
让大家最愤慨的,无非就是特定某位评审对于演出的各种不尊重,
与专业度的质疑,作为导火线。
但问题,真的只出现在该位评审身上吗?
这把火会烧这么大,也是因为长期下来对于各县市考照经验的不满,所导致下来的结果。
所以要让评审遴选制度化,选的人对了,才能够真正改善问题。
以这次台北市街头艺人评委为例,已经是少见专业度非常高的名单,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们
(为保护当事人,恕不公开名单,只能提示其中有评委是金曲奖得主,
就这点要给承办单位与北市文化局鼓励)。
那为何这次还是争议这么大?就要先从讨论度最高的评审时间、卡歌说起:
本次北市街头艺人考试大家都知道,有五百多组,是以往很难想像的状况,
最后扣掉休息时间、活动流程,所剩余的时间其实只有两分钟左右,
若是评审,真的很累,而且专业人士大概在四小节内,
就能听出演出者该歌曲风格的掌握度,而且因为他不是正式演出,而是考试,
所以被卡歌反而是评委对于该表演的认可,而非觉得不够好。
就以全世界最知名的音乐学院Berklee入学试为例
(就是王力宏与John Mayer等人读过的那间),
每位学生面试时间有限,教授会跟学生即兴,觉得你这程度OK了,就会跟你Jam更难的,
直到抓到你的程度在哪,这并不是刁难,而是测试每位学生的极限在哪,
若你第一首就不行了,教授就不会继续测试。
当然文化局有不对的地方,就是与审查规章上的时间不符,
没有在规章上告知考生实际状况,造成争议。
最后讲到评审专业度的重要性
(*以下仅为个人意见 如有不同意见可讨论):
一个好的街头演出是好的音乐、舞台表演、与群众互动,
没有一个表演者是十全十美的,其中一定有强弱项,
而也必须承认,艺术本就是主观,再专业的评审都无法避免,
只能用累积的专业尽量保持客观。
以音乐为例:
对于各种风格的理解与掌握度,世界上有各种风格的演奏家,
而评委的口味,决定了最终街头表演者的样貌,
大家是否很常在考试看到,演出者表演时代金曲或是当代金曲,
但有多少是因为演出者,是真的觉得那些曲目,最能让自己发挥实力,
又有多少是因为猜测评委与观众口味,而做出的节目,
无法让演出者表演自认最好的节目,最后做取舍,是否也扼杀了音乐的各种可能性?
也希望哪天能够像欧洲一样,在台湾街头就能看到各种风格的演出(如摇滚爵士世界传统音乐等),
最后再考虑艺术通俗化等课题。
对于一个城市,最重要也最在乎的,就是这个表演能不能为地方加分,带来活力,
让这城市能够随处都是艺术,带动人文风气,
也许能改变你的,就是身边那小小的惊喜。
http://cdn2.ettoday.net/images/2492/2492738.jpg
(图为淡水咪咪喵)
最后希望文化部与各县市文化局,能更重视街头演出审查这件事,
因为他是最能直接让观众接触艺文演出的方式,
也希望能够有更严谨的评审遴选方式,增加评选专业度(顺便少掉各种光怪陆离的考试刁难),
也能更尊重每一位在舞台上演出的考生。
期望未来能够:
1.评审遴选方式制度化
2.开放户外街头打赏演出之权利
(若连一般公园都不行,实在很难说服别人,台湾是自由民主、要发展文创软实力的国家。)
也谢谢各位愿意看完,让长久不变的制度能有改变的契机。
作者: paca0713 (帕卡鼠)   2017-05-25 19:24:00
帮你推再帮你推
作者: TMG5566 (5566)   2017-05-25 19:27:00
街头艺人考试根本就宽松到别太夸张就几乎全通过了
作者: elec1141 (木村拓哉)   2017-05-25 19:27:00
作者: TMG5566 (5566)   2017-05-25 19:28:00
音乐性的听完4-8小节已经是很尊重表演者 其实走过去的同时就知道对方斤两多少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