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抢救流逝的家乡文化 大叔里长催生风土志

楼主: FuyumiIrisu (入须冬実)   2017-05-17 11:57:38
抢救流逝的家乡文化 大叔里长催生风土志 联合报 记者潘欣中╱即时报导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466721
屏东县恒春镇龙水里因有天然涌泉,过去有“恒春谷仓”美名,也是“总铺师的故乡”;国中毕业外出绕了台湾一圈的张清彬,中年回到家乡当上里长,惊见家乡文化正点滴流逝,5年前展开抢救行动,透过县文化处、屏科大里山公司和垦管处等公私部门协助,恒春半岛独有的龙水里风土志今天出炉。
龙水里古名龙宣水,地势低洼且位于龙銮潭边,早年以栽植稻作而闻名,是恒春城外最富裕的庄头;庄内的信仰中心宝灵宫供奉灶神,是第一代总铺师张谨发愿建庙,为地方孕育出许多优秀的餐饮人才;10年前恒春镇农会辅导推广有机稻米,栽培出香Q的“有机瑯峤米”,5年前垦管处委托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陈美惠团队协助社区,推出米食文化相关的生态游程,名气渐响。
“祖先的祭祀、神明的千秋和传统的祭仪…,过去习以为常的生活和文化,正点滴流逝中!”58岁的张清彬中年返乡后选上里长,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忙碌,包含祭仪等传统文化,有的已消失,即便没有消失也日益简化,甚至不懂意涵,他把文化传承视为当务之急,自认是“粗人”的他向陈美惠求助。
龙水里去年获县府选为“屏东彩稻生活节”活动场域,让恒春半岛展现海洋之外的大地之美;陈美惠建议县府,如嘉年华般的活动过后,可构思有别于热闹活动的方式,挖掘出在地深层的文化底蕴,呈现在地方住民或是来访的旅人眼前,文化处找被喻为“常民文化旗手”的刘还月,花了年余时间采访撰写。
作者刘还月提到乡野传说虽然看起来荒诞不可信,却是进入田野现场重要的线索,他从传说进入并探索活泉的由来和它生养的人民,让人了解过去传统的仪礼、节俗;另外,县文化处也委托里山生态公司,透过风土志结合在地龙泉国小推出4套乡土教案,达到文化传承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