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卦] 其实无罪推论就是个屁的八卦?

楼主: nfish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2017-05-05 00:25:52
其实无罪推论就是个屁 !!! 有没有这方面的八卦?
大家都喜欢 未审先判
因为讲 真凭实据 太累
凭空捏造 无中生有 看到黑影就开枪,大家一起喷墨汁这样最棒
苏建和算什么,江国庆被莫名其妙的枪决算什么,反正冤倒楣而已嘛
徐自强赔点钱给人家嘛
这就是台湾的民主法治精神 !!!
其实就是一个屁,实际上,就是讲人治
大家都不用证据,连立法委员都可以在节目上直接开炮
不用说,因为选举快到了
精神病患在刑事诉讼法中,因为有幻听,有幻觉的可能,他的证词
不是 100% 的可靠,更不用提,他写的小说,那只是小说
故事女主角并没有白纸黑字写出来,"陈星强奸我"
这个小说是不可能当证据的,竟然有人故意带风向,是工读生嘛??
八卦版就一堆傻傻的以为小说真的可以当据证..
再说刑事诉讼法第186条
证人应命具结。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令其具结:
一、未满十六岁者。
二、因精神障碍,不解具结意义及效果者。
故事女主角长期的重度忧郁症,而且自己都承认有幻听,幻觉
还有精神障碍,基本上,女主角就算活着写出的证词,都不一定可以具结了
为什么他的小说可以当乡民(键盘柯南)的办案证据??
再讲一个故事,记忆力是不可靠的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55
美国调查报告已证实坐过冤狱的无辜犯人高达300多名,调查人员分析后,发现近乎
四分之三的案例,起因于证人的不实指控。
为何证人会讲出从未发生过的事?如果这些指控并非蓄意污蔑,那么,造成误判的
最大可能就在于:证人的记忆是错的,但法官却采信错的证词,做出错的判决。
或许,每个人都有健忘的时候,对某些发生过的事失去印象是正常的,但很显然,
印象模糊并不会成为影响判决的关键。
2013上映的电影《谎言的烙印》情节,描述了无辜的人Lucas,因小女孩记忆被人
曲解,导致他被一口定罪的不幸遭遇。
片中的诡谲之处,在于大人们先入为主地认定小女孩因受到了创伤,压抑难受的
记忆,才不敢坦承被Lucas性侵的实情;然而在旁人推波助澜下,小女孩的指证定了
Lucas的罪,一夕之间,Lucas变成众矢之的的性侵犯,原有的安定生活全然崩毁。
电影反映真实,美国曾在九零年代发生不少性侵疑云,现实世界的案例竟与电影情节
有些雷同,崩毁掉无数家庭的情感与信任。心理学家Elizabeth Loftus研究“错误
记忆”的动机就起因于参与无数的冤案审理,开始了日后探讨错误记忆的先河,
并写下《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等心理学专书,为的就是要告诉人们
:记忆并没有想像中牢靠,因为它具有可塑性,就像维基百科,你能更改里头资讯
,但其他人也办得到。
不当的引导会导致记忆出错
七零年代,Loftus首度对记忆进行实验,实验对象分为参与意外事件的受试者与
目击者,她以两种方式分别询问目击者: “这两台车在发生碰撞(hit)时的时速
有多快?”“这两台车在猛烈撞击(smash)时的时速有多快?”
被问到“猛烈撞击”的目击者所认为的车速,要比被问到“发生撞击”的另一群目击者来
得更快。
以同样方式分别询问参与实验的受试者,Loftus也得到了两相回异的答案。被问到
“猛烈撞击”的某些受试者,甚至声称他意外现场看到了碎玻璃,但事实上,现场
根本没出现什么碎玻璃。
另一项实验则对受试者制造了些许压力,这次的实验对象是美国退役军人,他们曾
历经恐怖的操演练习,清楚如果成为敌方俘虏,将会受到被凌辱、挑衅的不堪下场。
在模拟上述情境后,实验团队要求受试者指出主导审问的指挥官是谁,并设法加入
一些暗示,从中让他们接收错误资讯。大部分受试者都受到误导,甚至错认了一个
相差甚远的人出来。
人会对从未发生过的事突然产生记忆?
到了九零年代,美国发生不少病患对从未发生的事突然产生记忆的奇怪案例。
Loftus发现,因为许多心理压抑治疗师深受佛洛伊德学说影响,使他们借由上述的
暗示方法试图引导病人“想起”过去,造成病人的记忆被严重误导。
在当时,有些人因长期饱受饮食失调或忧郁等精神疾病之苦,转而寻求心理治疗师
的帮助,希望回归健康状态;但接受治疗的病人在日后,却开始产生了种种奇怪、
甚至不真实的记忆。
Loftus怀疑,心理治疗师认定病人压抑了潜意识的记忆,便借由想像练习、梦境解
析、催眠、接收错误讯息等治疗方式,试图唤起那些深层记忆,然而,这却造成了
记忆被窜改的反效果。
她再次设计一些实验,假设如果使用上述的暗示方式,我们可不可能对他人植入
错误的记忆。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购物中心迷路实验。
Loftus分别从受试者的亲人那蒐集了三项确有其事的生活片段,并再加上一个捏造
出来的假片段──受试者有在童年时于购物中心迷路的经验,那时候很害怕,还
放声大哭,最后来了一位大人,帮他和家人重新团聚。
Loftus将这些经验写成四个记忆片段交给受试者,要他们自行补充四段记忆的
细节部分。
结果,竟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自己曾在购物中心迷过路,甚至还为这段假记忆
增添了不少细节。试验的最后,Loftus告诉他们:四个片段中有一项是捏造的。
然而,绝大部分的人仍然不认为迷路经验是虚构的。
除了Loftus的这项实验之外,世界各国的研究员也都做过相关试验。像是让受试者
误信自己小时候有差点溺死,再被人救起的回忆;或者认为自己曾遭受猛兽攻击;
甚至让人相信了看过邪魔附体等奇怪经历。
重新审视记忆的重要性
植入记忆,藉以约束他人行为的试验,存有不少道德与伦理上的争议,但相对地,
Loftus倒相信这项技术能将我们的生活品质变得更好。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这让你
对某些垃圾食物产生一些不好印象,你就不会想再吃这些东西,说不定还能帮助
我们下一代免于面对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因饮食习惯不良所造成的疾病危机。
当然,我们无法确定记忆被改变后,会不会对我们未来的想法、行为造成影响,
但记忆确实不能被轻易取代,因为它象征了身分,并为自我从何而来等问题,
下了情感认同的最佳注解。所以,记忆值得被好好珍惜,如同我们重视自由那般,
毕竟,记忆与自由都是如此脆弱。
作者: dreeee (Adieu chérie)   2017-05-05 00:26:00
4
作者: WeasoN (WeasoN)   2017-05-05 00:26:00
哈哈哈 上班囉
作者: muta2011 (Muta)   2017-05-05 00:27:00
读大叶,上大夜~
作者: jim12441 (地狱厨房)   2017-05-05 00:28:00
你讲这么多乡民也只是赏你一个工读生
作者: arrenwu (键盘的战鬼)   2017-05-05 00:29:00
你4ㄅ4工读生? 为什ㄇ要帮性侵犯讲话 0.0
作者: qekezfeed (Mars)   2017-05-05 00:30:00
讲这么多能改变什么侵你吗我老婆自己叫我上的
作者: CptHippo56 (河马队长)   2017-05-05 00:34:00
你太认真了啦
作者: oldbear (Ursus)   2017-05-05 00:34:00
反过来说,我说你有罪你就有罪喔,除非你证明自己没罪
作者: derringer   2017-05-05 00:34:00
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
作者: oxyu (oxyu)   2017-05-05 00:35:00
专业…
作者: derringer   2017-05-05 00:35:00
案件调查未终结 就未审先判说被告"梁姓小模无罪"叫人不要键盘办案 自己却未审先判 双重标准死不认错的人发言没说服力 认个错很难吗?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你"梁姓小模无罪" 那篇文先认错道歉
作者: logitech2004 (ddd)   2017-05-05 00:38:00
看来有人还是搞不懂无罪推定没证据前,就是无罪,没有中间情况这才是真正的保护
作者: zebra7   2017-05-05 00:40:00
楼上不就是问八田与一有没有嫖妓的9.2吗XD
作者: logitech2004 (ddd)   2017-05-05 00:40:00
楼上嘘的那种根本就是先把他吊起来了啊,因为还没判完有罪无罪都有可能?这就不是无罪推定啊
作者: zebra7   2017-05-05 00:41:00
听你道貌岸然的讨论无罪推定 觉得好笑XD
作者: logitech2004 (ddd)   2017-05-05 00:41:00
是啊怎么了?我还是认为八田有可能嫖过的说怎么了吗?好像没有关连捏?你也只能 笑 笑 喇
作者: husky5566 (哈士奇五六)   2017-05-05 00:44:00
你是工读生
作者: bj45566   2017-05-05 00:51:00
欧美日的刑事诉讼的确是蛮早就偏向于物证 > 人证;台湾也慢慢往这方向走...
作者: Zhenx20805 (未实现损益)   2017-05-05 00:53:00
本来就要物证大于人证了,不然被警察为了结案就安你一个强奸杀人的罪名,你要怎么办
作者: bj45566   2017-05-05 00:54:00
台湾修法前的刑诉竟然可以“共犯”的证词做为“唯一证据”来定罪(不知造成多少冤狱),后来也被大法官宣告违宪改掉了... @@某楼:台湾曾有蛮长一段是光靠人证就可定罪的黑暗时期喔.还好后来修法了
作者: tommy421 (tommy421)   2017-05-05 01:12:00
你太理智了 是工读生
作者: princessmake (座敷娃娃)   2017-05-05 01:25:00
乡民又不是法官 判什么判
作者: asiaking5566 (无想转生)   2017-05-05 01:26:00
精神疾病会用负面漩涡扭曲回忆 更何况是写小说
作者: CGZB (ZB)   2017-05-05 01:52:00
你知道罪这个词只有用在刑法上吗,而无罪推定只用在刑法吗?党产条例也是有“问题推定”而不是无问题推定啊而小模案,你的确可以说有罪推定,因为它涉及刑法啊!今天只要没人指涉老师犯刑法,那就不用遵守无罪推定啊我今天有足够的证据怀疑你有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我就可以评论
作者: happyjames1 (快乐詹姆士1号)   2017-05-05 01:54:00
一个人是否无罪 由乡民推文定之 乃无罪推定 ㄎㄎ
作者: CGZB (ZB)   2017-05-05 01:55:00
这是合理的判断。什么东西都要法院认证才怀疑他有问题?
作者: nakoki (水深危险)   2017-05-05 01:57:00
无罪推定是用在法官审案上吧 乡民可以判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